莫子莹-弘扬黄埔精神 彰显桑梓情深.docVIP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莫子莹-弘扬黄埔精神 彰显桑梓情深

莫子莹:弘扬黄埔精神 彰显桑梓情深莫子莹女士是黄埔军人的後代,孙中山先生的“公心、诚心、博爱心”精神在她身上刻下深深的烙印。她待人热诚、勇於拼搏、自强不息,一步步拾级而上,为人生谱写了拼搏、奉献的乐章。她爱国爱港,桑梓情深。作为世界广西商会主席,多年来,她赞助广西的教育、慈善等社会公益事业,通过不同的社团组织,联络大批港商、外商前往广西考察投资,为故乡的发展和建设四处奔走、尽心尽力。 继承中山遗志,弘扬黄埔雄风 莫子莹女士祖籍广西阳朔,出生於香港,祖父是桂系“混成旅”旅长。父亲莫建端是黄埔军校12期学员,在抗日战场骁勇善战、屡立战功,成为广东陈济棠的爱将。父辈的戎马生涯和严谨家规,使莫子莹女士从小养成刻苦自律、勤奋上进、忧国忧民的高尚品格,她外表聪慧、娴淑,内心充满奋勇向前、百折不挠的黄埔风骨。 莫子莹女士表示,自己是孙中山的忠实信徒,同时也是虔诚的基督徒。她毕生受影响最深的是孙中山倡导的“三心”,即“公心、诚心、博爱心”,她把“三心”当作做人的根本,伴随着她的人生旅程。她坦言,父亲当年投身黄埔,追随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理想是祖国的统一和民族的复兴。後来跟随陈济棠抗日,身经百战伤痕累累,最严重的一次“挂彩”,幸由陈特聘的德国名医救回一命。父亲一生戎马倥偬,在战场上奋勇杀敌,奋勇建功,他这种视死如归、为国捐躯的精神,正是黄埔精神的真实写照。然而,从1947年起,父亲不愿再打内战,毅然举家迁徙香港。莫子莹女士虽然出生在香港,但每当看到父亲凌厉的眼神和身上的伤疤,心灵总是一阵阵震憾。生性聪颖的她,早已领略黄埔风采,父亲的形象也深深地印在她的脑海里。 作为黄埔军校後代亲属联谊会主席,多年来,莫子莹女士十分关注散落在各地的黄埔老人的情况,尽己所能给予他们经济上、精神上的慰问扶助。她表示,广西抗战老兵经历了桂林保卫战、昆仑关血战等重大战役,有些还参加过淞沪战役、台儿庄血战等著名战事,其中有不少人毕业於黄埔军校,他们奋不顾身保卫国家和人民,幸存者寥寥无几,散落全桂穷乡僻壤,不少老兵晚年生活潦倒,令人心痛。她经常利用出差、休假等机会,探访粤、桂、湘、台等地区的黄埔老人,赠送风褛、腊肠、红包等礼物,对生活困难者给予经济援助。每年的中秋及元旦都要请老人们聚餐。 她还组织並支持成立了南宁“桂花合唱团”,经常赴柳州、梧州、桂林等地开展抗战歌曲演唱活动,受到市民们的欢迎。志愿者还写下了“同期的桂花”的歌曲,歌颂抗战老兵。当得知有抗战老兵去世,也会到现场为老人们送上最後一程。 一石激起千层浪,她的嘉行义举感动了许多人,许多人与她一起行善好施。深圳一间私营企业的老闆,最近成立了一个援助基金,为有困难的粤桂等地的黄埔老人,设立每月500元人民币的“退休”保障。她还曾以世界广西商会主席的名义赞助协办两岸四地粤曲联谊盛会,顺道参观孙中山纪念馆,探访散落台湾各县市的黄埔老人和桂籍乡亲。 自强不息,铸就非凡人生路 虽然身为黄埔後代,莫子莹女士的童年生活卻充满坎坷崎岖。由於父亲当年不肯去台湾,也不愿浪跡美国,加上不善营商,家庭经济很快就入不敷出,捉襟见肘。由於家庭生活困难,她唸不起正规的中学,就到德明夜校进修。面对困难和挫折,她反问自己,既然父辈能在枪林弹雨中杀出一条血路,我为什麽不能凭借聪明才智在香港闯出一片属於自己的天地?人穷不可志短,只要勇於拼搏,她坚信定能柳暗花明又一村。 为了生活她一天打三份工,早上到幼稚园任教三个班,下午到街市替摊贩的子女补习,晚上到丽的电视任兼职配音,常常累得腿抽筋。为了节省一毫子车费,她时常从啟德步行到土瓜湾。接一些扎胶花之类的零活补贴家用。谈到昔日的艰辛,莫子莹女士坦言,其中的酸甜苦辣实在一言难尽。 随遇而安,大胆诚信,自强不息,令莫子莹女士求职见工成功率几乎高达百分之百,並常常带来意外惊喜。她跑丽的,入邵氏,从幕後配音到幕前影视配角,事业发展亦跟随当时的香港经济,快速起飞向前。天道酬勤,终於,她靠聪明勤奋,在九龙闹市区有了自己的第一间时装店。 上世纪八十年代,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了中国大地,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深圳的发展更是一泻千里。“祖国的改革开放,是我事业发展的最大契机。”莫子莹女士是最早跨过罗湖桥回祖国创业的港商之一,她话语中充满对祖国的感恩。她独具慧眼开始考察在深圳的发展机会,看準大陆彩色冲印才刚刚兴起,就在沙头角经营起第一家彩色胶卷冲印店。“那时彩色冲印才刚刚兴起,生意非常好,来自全国各地的彩色菲林源源不断寄到沙头角,公司专门用一辆面包车穿梭广州白云机场接货送货,冲印机24小时全速运作,印胶卷就像印银纸。”谈起当年得意之作,莫子莹女士喜形於色。 之後她的生意越做越大。经济宽裕之後,莫子莹在沙头角、深圳、珠三角等地的投资范围逐步扩大,涉及商铺、餐厅、卡拉OK等行业。事业成功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