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让课堂教学充满创新活力
让课堂教学充满创新活力[摘 要] 数学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主阵地。如何让课堂教学充满创新活力呢?本文是从确定创新性教学目标、诱发创新灵感、唤起创新欲望、鼓励创新等方面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 课堂教学 创新活力
21世纪已步入信息化社会和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其根本特征是创新。在信息化社会里,知识与资料人们可以通过互联网以及其他途径快捷地获得,因此,陈述性知识的学习已经不再那么重要。同时知识的全球化,使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成为影响整个民族状况的基本因素。所以,中国要想在未来全球日益激烈的综合国力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实现中华民族的全面振兴,就必须大幅度提高民族创新能力,培养大批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而民族创新能力的提高,大批创新人才的成长,离不开教育。所以,当今社会的教育必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所以,我们的课堂教学必须充满创新活力。
如何让课堂教学充满创新活力呢?本人结合教学实际谈谈几点体会。
一、确定创新性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起着定向作用,使教学中的师生活动有明确的共同指向。教学任务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手段的运用等等,都要依据教学目标确定方向。因此,教师在确定教学目标时,要挖掘教学内容当中的创新因素,确定创新性教学目标。
二、引导探索学习,诱发创新灵感
皮亚杰指出:“一切直理都要由学生自己获得,或由他重新发明,至少由他重建,而不是草率地传递给他。”因此在教学中,教师不应急于把结论告诉学生,而应当为学生创设探索学习的机会和广泛的活动空间,培养学生的发现意识和创新灵感。
(1)重视学生参与教学过程,提高学习能力。数学教学过程是一个在教师指导下,以系统掌握间接经验为主的特殊的认识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所要认识的数学知识虽然是人类已知的,但对学生来说却是新的、未知的,他们学习时仍然要经历一个由不知到知的认识过程。这不可能单靠学习现成的数学结论来完成,特别是其中蕴含的数学思想方法和数学思维品质,很难从现成的数学结论中获取。比如,在教倒数的概念时,首先设计这样一组题:6/7×○=8×○=3/4×○=1。这一问题激起了学生的好奇,纷纷跃跃欲试。学生尝试计算之后,教师又补充说:“谁会出这类题?你随时出完,我随时填完。”学生争着出题,全班学生达到了参与高潮。“老师为什么填得这么快呢?”这又进一步激发了学生求知的心理。这时,小组讨论、观察计算,最后终于得出:每组数的乘积都等于1,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以及倒数的求法。所以,在教学中要让学生了解所学数学知识的现实背景,感知知识的发生过程,掌握解决问题的思路,知道思路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的发现意识,提高探索学习的能力。
(2)留出思维的时间和空间,诱发创新灵感。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和形成,必须有其时间和空间。在教学中,教师必须给学生提供足够的思考时间和空间。教师提出的问题不能太简单、太直接,学生不加思考便可答出,而要有一定的思维空间。教师要有足够的耐心,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去思考和体验。学生感到困难的问题,教师不要直接予以解答,要尽可能启发他们自己来解答。非由教师解答不可的问题,也应立足于启发,即以启发的方式予以解答。要尽可能将一些知识的发生过程详尽地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共同参与这个过程,从中得出结论。只有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去思考,才能使其尝试着用自己的方法进行思考和探索,以诱发创新灵感。
三、运用开放性练习,唤起创新欲望
开放性练习能冲破传统的思维,具有开放性、灵活性、多样性,可以给学生创设一个更广阔的思维空间,以培养其思维的发散性,开发创新潜能。开放性练习可以从条件开放、问题开放、策略开放、结论开放四个方面进行设计。开放性练习要重视一题多解、一题多思、一题多变,诱导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思考和寻找答案,产生尽可能多、尽可能新、尽可能独特、尽可能简捷的解题方法。
四、实施科学的评价,鼓励创新
“赞许犹如阳光。”的确,每一个学生不论其个性品质好坏、成绩优劣,无不渴望得到教师的重视、肯定和鼓励。因此,教学中教师既要热情激励学习好的学生,更要想方设法对未成功的学生进行鼓励,决不能简单地批评责备,更不能把他们说得一无是处;应满腔热情地分析肯定其合理之处,以保持和激励学生的创造欲。
(1)“延时”评价。不轻易、草率地评价学生的发言和作业,而应适当延时,待信息一次反馈甚至多次反馈后再评价,这样有利于学生产生思维的触角。
(2)“激励”评价。对于学生的认识,正确的要充分肯定,有独特认识的要大力鼓励;错误的也不要直接否定,要在肯定学生积极思考的前提下,引导他再想一想或听一听别人的意见,使每一个学生在其最近发展区内得到发展。
[参考文献]
1.王丽杰 关文信《新课程理念与小学数学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