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漫画题上课2015课件
语言表达之 图文转换题 (一)从所供材料角度分为: 1、 图文转换题(会徽、方位图) 2、 漫画类图文转换 3、 表(格)文(字)转换题 漫画的特点 多取材于社会现实和热点问题,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和现实性 漫画类图文转换 一幅漫画主要由标题、主体、注释三部分构成。 标题即题目,往往告知人们漫画的主题思想,有的虽没有标题但一定有鲜明的主题; 主体是画面各“因素”构成的情景; 注释是对画面情景的文字提示或注解。 通过对这三部分的仔细阅读,就能从整体上概括其寓意。一幅好的漫画,在给人们带来愉快的同时,也给人以思考和警示。 做题方法步骤: 一、审题干(不漏一字) 这是对漫画主体的解读。用说明或描述性的语言把画面的内容描摹出来。 仔细观察下图请用简洁的语言描述这幅漫画并揭示寓意。 (6分) (一)、如何说明漫画内容 1、抓住特征说明,客观描述画面。 不可超越漫画所给图文信息进行添枝加叶,不可用主观想象代替画面中并不存在的东西。 2、 注意说明的顺序 在整体上要做到“总──分”,即起笔一句点明介绍对象,然后依次介绍画面内容(先背景后人物)。或从左到右,从上到下。 介绍人物时,可按照“穿着(从上到下)──动作──神态”这样的顺序进行说明,自然主次分明、条理清晰。 3、写出漫画标题(或人物语言)。 4、语言要简明、准确。 (2006山东卷)请说明漫画的画面内容。 内容:这幅名为《砍》的漫画中,有许多树桩,一个没有脑袋的人脚踏在树桩上,站立着。他一手 拄着一把大斧,一手摁在抬起的腿上。 用概括性的语言,揭示漫画主题,指出漫画的弦外之音,概括漫画给人的思考和警示。 仔细观察下图请用简洁的语言描述这幅漫画并揭示寓意。 (6分) (二)如何揭示漫画的寓意 (2005年湖北卷) 仔细观察下边这幅漫画,按要求作答 练一练 请描述下面漫 画的画面内容,并 写出它的寓意。 (2005年高考天津卷)(4分) 描述画面 标题是漫画的眉目,它有揭示漫画寓意或揭示讽刺对象的作用。 首先要弄清漫画讽刺的主体和漫画的主题 然后可围绕讽刺的主体或主题拟加标题。 拟题可直接以讽刺主体命名。 如2005年高考湖北卷: 观察这幅漫画,请描述画面内容,语言要生动,并给这幅漫画拟一个标题。(注:讲课的是鸡,听课的是鸭) 公益广告词的基本特点: 以理服人。 以情动人。 以创意吸引人。 内容上: 指向明确;用语温馨。 表现形式上: 多用修辞;力求简洁; 句式多样;讲究押韵。 仔细观察下面一幅标题为“新增展品”的漫画,体会其寓意,写一则公益广告词,要求不超过30字,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4分) 漫画写作 在以下三幅图中任选一幅图,先描述画面,写出漫画蕴含的寓意。 再根据漫画给你的启示,任选角度,写一篇800字左右的作文。 体裁不限,诗歌除外。 10. (示例)画面内容:一位倒在地上的老人正在被一本写有“技术指南”的书拉起,道德倒在地上呼喊“谁来扶我?”。(2分) 寓意:一个社会沦落到需要技术层面来支撑道德底线的时候就非常危险了,全社会必须高度重视这个问题,并尽力解决。(2分) 11.阅读丰子恺的漫画,回答问题。(5分) (1)简要说明漫画的主要内容。(3分) (2)这幅漫画蕴含了什么样的道理? (2分) 11.(1)漫画描绘的是一个行路人跌坐在地上,(1分)包裹(行李)和雨伞放在旁边,(1分)漫画右上角题有“跌一跤,且坐坐”等字。(1分) (2)示例:在生活中遇到挫折后,(1分)应该从容淡定。(1分) 12. (1)示例:①模仿 ②有其父必有其子 (2分) (2)①告诫人们要文明旅游,(1分)②告诫家长:自己应该以身作则,为子女做表率。(2分) 13.阅读下面的漫画,根据要求回答问题。(5分) (1)简要说明这幅漫画的内容。(3分) (2)用简洁的语言揭示漫画的寓意。(2分) 13. (1)漫画有上、下两幅。上幅是一位领导坐在前面讲话,说“公鸡能下蛋”,后面有三个人坐着听。下幅是领导坐着;后面三个人站着,张大嘴喊“我们亲眼见”。(3分) (2)讽刺了社会上一些人不讲原则地迎合领导(他人)的错误意见的现象。(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