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高原地质与地貌实习报告.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鄂尔多斯高原地质与地貌实习报告

目录 目录 2 一、 实习概况 4 二、 鄂尔多斯简介(引自实习指南) 4 三、 地貌实习 7 1.河流地貌 7 1.1河流作用 7 1.2河谷地貌 7 1.3河床地貌 7 1.4河漫滩 8 1.5深切曲流 8 1.5离堆山 9 1.6牛轭湖 9 1.7河流阶地 9 2. 风沙地貌 10 2.1风积地貌 10 2.2沙丘 11 2.2.1新月型沙丘 11 根据沙丘移动性划分沙丘类型 11 2.2.2流动沙丘 11 2.2.3半固定沙丘 12 2.2.4固定沙丘 12 2.3沙漠 12 3. 黄土地貌 13 3.1沟间地貌 14 3.1.1黄土塬 14 3.1.2黄土墚 14 3.1.3黄土峁 15 3.2沟谷地貌 15 3.3黄土潜蚀地貌 16 3.3.1黄土碟 16 3.3.2陷穴 17 3.3.3黄土桥 17 3.3.4黄土柱 17 四、 地质实习 18 1. 地层现象 18 1.1晚第四纪岩石地层(以米浪沟湾地层剖面为例) 18 1.1.1大沟湾组 18 1.1.2城川组 19 1.1.3萨拉乌苏组 19 1.2沉积相 19 1.2.1沙漠相 19 1.2.2湖相 20 1.2.3河相 20 1.2.4沼泽相 21 1.3黑垆土 22 1.4古土壤 23 1.5冻融褶皱 23 2. 岩矿 24 2.1火成岩 24 2.1.1花岗岩 24 2.1.2闪长岩 25 2.1.3正长岩 26 2.1.4辉长岩 26 2.1.5辉绿岩 27 2.1.6蛇纹岩 28 2.1.7辉绿辉长岩 28 2.2沉积岩 28 2.2.1砂岩 29 2.2.2红砂岩 29 2.2.3褐铁矿砂岩 29 2.2.4石灰岩 30 2.3变质岩 30 2.3.1片麻岩 30 2.3.2混合岩 31 2.3.3大理岩 31 2.3.4糜棱岩 32 2.3.5变质花岗岩、变质辉长岩 32 四、 结语 32 实习概况 报告名称:鄂尔多斯高原地质与地貌实习报告 撰写人:陈琳 实习地点:内蒙古鄂尔多斯高原毛乌素沙漠东南部边缘的萨拉乌苏河流域 实习时间:2011年5月16日至26日 指导老师:李保生、王为、钟巍、边戈果、温小浩、黄伟波 实习工具:军用铲、直尺、笔、笔记本、罗盘、GPS 实习内容:1.地貌方面:河流地貌、风沙地貌、黄土地貌 2.地质方面:地层沉积、土壤、岩矿、化石 鄂尔多斯简介(引自实习指南) 鄂尔多斯高原,地处青藏高原外围的东北部,是我国中纬度脆弱生态地带的中间位置(图1),海拔高度1300—1400m,最高逾1700m。新生代以来受构造运动特别是喜马拉雅 图1 鄂尔多斯在中国北方生态脆弱地带的分布位置 运动第二幕的强烈影响,鄂尔多斯高原(图2)本身表现出整体抬升,而高原周边则发生差异性隆起或断陷,形成许多断陷盆地如汾渭盆地、银川盆地、河套盆地等,并在盆地中堆积了新生代以来的沉积物。 按中国大地构造单位,位于鄂尔多斯东南部边缘的萨拉乌苏河流域属华北台块之鄂尔多斯台向斜中部偏北区域,也即大致在该地块内中生代陕北台凹的中央地带。鄂尔多斯台向斜在中生代以前的发展历史与华北相似,中生代成为独立的由SE向NW倾斜的碟状盆地。萨拉乌苏河流域中生界有如这一台凹的其它区域,具有数千m厚的陆相碎屑与含煤建造,与下伏的二迭系呈连续堆积。此1基岩山地;2沙漠;3黄土;4河流;5冲洪积与湖积平原;6季节性河流;7戈壁;8湖泊;9长城 进入第四纪以后的一个非常漫长的时期,大约3000~220ka BP,这个在前期被准平原化的鄂尔多斯地台可能是新构造活动的一个相当宁静的时代。这一时期我们称之为以萨拉乌苏河流域清水沟湾命名的“清水稳定阶段”。其时,鄂尔多斯南部的黄土高原、中部的白于山普遍发育早—中更新世主要呈水平和近水平产状的黄土—古土壤序列。在相同时期,北部的鄂尔多斯高原则广泛发育主要呈水平和近水平产状的风成砂和/或黄土—古土壤序列而少见流水堆积。这种情形已分别由我们熟知的洛川、西峰、郭家梁和榆林等地层剖面的“层态”所证实。萨拉乌苏河流域这一时期的地层基本亦然,其中下游地区主要发育水平和近水平产状的风成砂和/或黄土—古土壤序列,但在靠近黄土丘陵—黄土高原,则风成砂显著减少而以水平和近水平产状的黄土—古土壤序列为其主要特征。其时包括萨拉乌苏河流域在内的鄂尔多斯地台的地形平坦,地表虽有湖泊河流,却多属浅薄者。在这个前期的准平原化的原面上基本上沉积发育且不断加积的是风成砂和黄土古土壤序列。这种现象说明,流域鄂尔多斯地台处在一种稳定的且极为缓慢的上升阶段。 图3 内蒙巴音浩特至陕西府谷横剖面地质图[据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1958)略作改编]1.河流地貌 河流作用于地球表面所形成的各种侵蚀、堆积形态的总称。包括沟谷、侵蚀平原等河流侵蚀地貌和冲积平

文档评论(0)

2017ll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