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别康桥》PPT课件概要.pptVIP

  1. 1、本文档共2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再别康桥》PPT课件概要

再别康桥 徐志摩 作者介绍 走近康桥 诗歌情感 徐志摩 作者介绍 作者介绍 徐志摩(1897—1931),浙江海宁人。现代诗人、散文家。1916年入北京大学法科,并于同年与张幼仪成婚。1918年赴美学习银行学。1920年赴英国剑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其间爱恋林徽因,并于1922年与张幼仪离异。同年8月辞别剑桥启程回国。历任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教授。1923年与胡适等成立新月社。1924年,印度大诗人泰戈尔访华,徐志摩任翻译。同年认识有夫之妇陆小曼。1926年10月,与陆小曼结婚。1930年秋,应胡适之邀,到北京大学任教授。1931年11月19日,从南京乘飞机去北平,途中飞机失事,不幸遇难,死于泰山脚下,时年35岁。 茅盾说他既是中国的布尔乔亚(资产阶级)的“开山”诗人又是“末代诗人”。他的新诗可称千古绝唱。他的行为与品格也同样受到同人、朋友、学生的赞赏与爱戴。他对爱情的执著追求虽为文坛风流佳话,亦留有诸多遗憾。但他那天真无邪,崇尚自由、平等、博爱的人道主义情怀,追求人生真谛的精神是惊天地、泣鬼神的。胡适说徐志摩的人生观里只有三个大字:一个是爱,一个是自由,一个是美。 代表诗集《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代表诗作《再别康桥》、《偶然》、《云游》等, 《再别康桥》是徐志摩最重要的代表作,是使诗人获得巨大声誉的诗作。 张幼仪 (1900—1988),名嘉玢,1900年出生江苏宝山,1915年与徐志摩结婚。1918年生下长子徐积锴、同年徐志摩前往美国读书,次年徐志摩则转往英国伦敦。1920年,张幼仪前往欧洲与丈夫团聚。此时的徐志摩与林徽因坠入情网,并于1921年要求与幼仪离婚。1922年张幼仪于柏林产下次子,并与徐志摩正式离婚。1926年返回中国,1927年在东吴大学教授德文。1928年担任上海女子商业储蓄银行副总裁、云裳服装公司总经理。1949年移民香港,1954年与苏纪之医师结婚。1974年苏纪之医师去世,幼仪搬往美国与家人团聚。1988年逝世于纽约。 二哥张嘉森,民国时期非常有名的政治活动家及哲学家。 四哥张嘉璈在其与徐志摩结婚时任浙江都督朱瑞的秘书,后曾任中国银行副总裁,主持上海各国银行事务。 “我应该感谢徐志摩,如果没有他的绝情,也不会有后来我的改变。” “你晓得,我没办法回答这个问题。我对这个问题很迷惑,因为每个人总告诉我,我为徐志摩做了这么多事,我一定是爱他的。可是,我没办法说什么叫爱,我这辈子从没跟什么人说过‘我爱你’。如果照顾徐志摩和他家人叫做爱的话,那我大概是爱他的吧。在他一生当中遇到的几个人里面,说不定我最爱他。” 1988年,她在纽约去世,墓碑上刻着“苏张幼仪”。 “媒妁之命,受之于父母。” “乡下土包子!” “你真是个土包子,什么都不懂,什么都不会!” “张幼仪真是一个有胆量有志气的女子,她真的什么都不怕。” 梁实秋回忆张说她“是一位有风度的少妇,朴实而干练,给人极好的印象。” 梁实秋:“凡认识她的,没有不敬重她的,没有不祝福她的。” 林徽因 林徽因的祖父是林孝恂,进士出身,历官浙江金华、孝丰等地。 父林长民毕业于日本早稻田大学,擅诗文,工书法,曾任北洋政府司法总长等职。 叔叔林觉民,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 林徽因(1904-1955),福建闽县(今福州)人,出生于浙江杭州。原名林徽音,其名出自“《诗·大雅·思齐》:大姒嗣徽音,则百斯男”。后因常被人误认为当时一作家“林微音”,故改名“徽因”。 中国著名建筑师、诗人、作家。人民英雄纪念碑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深化方案的设计者之一、建筑师梁思成的第一任妻子。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初,同梁思成一起用现代科学方法研究中国古代建筑,成为这个学术领域的开拓者,后来在这方面获得了巨大的学术成就,为中国古代建筑研究奠定了坚实的科学基础。文学上,著有散文、诗歌、小说、剧本、译文和书信等,代表作《你是人间四月天》、《莲灯》、《九十九度中》等。其中,《你是人间四月天》最为大众熟知,广为传诵。 林徽因不仅是男子心目中的理想人物,也是女子心目中的理想人物。 “我将于茫茫人海中访我唯一灵魂之伴侣,得之,我幸,不得,我命,如此而已。”(徐志摩) 林徽因于1932年农历正月初一给胡适的信 :“我永是‘我’,被诗人恭维了也不会增美增能,有过一段不幸的曲折的旧历史也没有什么可羞惭……” “每桩事都像是造物主的意旨,归根都是运命,……但我也疑问其间的排布谁是主宰。据我看来,死是悲剧的一章,生则更是一场悲剧的主干。我们这一群剧中的角色自身性格与性格矛盾:理智与情感两不相容;理想与现实当面冲突,侧面或反面激成悲哀。”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yaoce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