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大学地质学基础——第一章 地球概述.pptVIP

石油大学地质学基础——第一章 地球概述.ppt

  1. 1、本文档共8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石油大学地质学基础——第一章 地球概述

3)地核 古登堡面至地心,厚度约3473km,体积占地球的16.2%,质量占31.3%, 密度约10.72g/cm3 。成分与铁陨石相当。根据波速变化特点(存在4640km、5155km两个界面)又分为外核、过渡层、内核(铁镍核)。 a.外 核:厚1742km,平均10.5g/cm3,横波不过,液态。 b.过渡层:厚515km,由液态-固态,波速变化复杂,可传横波。 c.内 核:固态,厚1216km,平均密度13.0g/cm3,纵、横波均有。 二、地球的外部圈层(外圈) 外圈是指包围着固体地球表层的组成部分,分为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外圈是一切生命活动必不可少的环境要素,也是外动力地质作用的动力来源。 1.大气圈 大气圈是包围着地球外部的气体,其总质量约为5136万亿吨,其中99%集中在距地面10Okm以内,这其中又有一半集中在10km范围内。实际上,大气圈的厚度有几万km以上,由于地球引力的吸引,大气密度以地表附近最大,随着高度的增加而迅速减小,最后过渡到星际空间。所以,大气圈没有明显的上界。 *大气圈的结构 对流层:平均厚11~13km,该层质量占总质量的70~75%,几乎全部的水气、尘埃,具对流运动,风、雪、云、雨等复杂的天气现象,人类影响最显著。 平流层:对流层顶至35~55km,该层质量占总质量的20%,水平运动为主,含多层臭氧层。不含水蒸气和尘埃。 中间层:平流层顶至85km。无臭氧,气温随高度增大而下降,至顶界-83oC~-113oC。 暖层:中间层顶至800km,空气稀薄,质量占0.5%,温度再次升高。 散逸层:800km以上,空气极为稀薄,温度升高,大气圈与星际空间的过渡带。 2.水圈 地球表面四分之三以上的面积被海洋、冰层、湖泊、沼泽、河流中的水体覆盖。地面以下的土壤和岩石缝隙中也充填着大量的地下水,它们共同构成一个连续而不规则的圈层,称为水圈。 地球上水的分布极不均一(见下图)。 水的循环动力主要来自太阳辐射能和重力能; 水圈是外动力地质作用主要动力来源。 3.生物圈 生物圈是地球表层生命物质(包括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组成的一个封闭圈层。 生物圈的总质量约为114800亿吨,其分布范围上可达大气圈内的10km的高空中,深可到地表以下3km深处和深海底部。所以,生物圈和其它两个外圈的界线并不是截然分开的。生物在地球上分布虽然很广,但大量的生物主要集中在地表和水圈中,特别是阳光、空气充足和温暖潮湿的地区。 光合作用(植物)、呼吸作用(动物)、微生物作用——生物地质作用,改变地壳表层的物质成分和结构。 第五节 地壳的物质组成 一、 地壳的化学成分 二、 矿物 三、 岩石 一、 地壳的化学组成 1、元素丰度(Abundance of Elements) 元素丰度是指研究体系中被研究元素的相对含量,用百分比或ppm(百万分之)表示。 地壳、地球、太阳系含量最大的元素,其丰度顺序不同—— 地壳:O、Si、Al、Fe、Ca、Na、K、Mg、Ti、H 地球:Fe、O、Mg、Si、Ni、S、Ca、Al、Co、Na 太阳系:H、He、O、Ne、N、C、Si、Mg、Fe、S 2、克拉克值(Clark Value) 是指地壳中各种化学元素的百分含量。实际上就是地壳的元素丰度值。 美国学者克拉克(F W Clark)于1889年首先提出地壳中50种元素的平均含量 ,后人称之为克拉克值。可表示为质量克拉克值、原子克拉克值等。 *地壳中主要元素的克拉克值 氧 O 46.95 钠 Na 2.78 硅 Si 27.88 钾 Ka 2.58 铝 Al 8.13 镁 Mg 2.06 铁 Fe 5.17 钛 Ti 0.26 钙 Ca 3.65 氢 H 0.14 元素 地壳 上地幔 地球 克拉克(1924) 苗松(1966) 黎彤(1976) 黎彤(1976) O Si Al Fe Ca Na K Mg Ti H 49.52 25.75 7.51 4.70 3.39 2.64 2.40 1.94 0.58 0.88 46.60 27.72 8.13 5.00 3.63 2.83 2.59 2.09 0.44 0.14 43.00 20.00 2.50 9.50 2.20 0.91 0.23 21.00 0.25 0.078 29.00 13.0

文档评论(0)

sandaolingcrh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