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中政治课堂学生能力培养途径浅探
高中政治课堂学生能力培养途径浅探实践证明,高中政治课的课堂教学改革,要从学生实际出发,研究学生的需求,把提高创新能力的教学目的与学生的需要结合起来,政治课教学才能充满生机和活力。思想支配行动。实践上的创新,先要思想上的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应与思维方法的训练相结合,尤其要重视与创新能力密切相关的,如突破定势思考法、发散求异思考法、放胆猜测思考法、标新立异思考法、追奇创新思考法等的训练,只有充分发挥各种思考方法的威力,才能使学生的思维活动做到奇思妙计,有如泉涌,具有极大的创造性,并最终在实践活动中有所突破、有所创新。
1 拓展思维,培养创新能力
在教学中营造民主的学习氛围,对学生创造意识和主动思考的培养是至为重要的。心理学研究发现,一个具有创造性的人,一般具有独立性、自信心、自制力和恒心,在行为习惯上与众不同,具有强烈的、鲜明的个性。因此在政治课的教学中,教师应起到表率作用,对不同的个性、不同的声音,都应采取尊重宽容的态度,进而在教学范围内包括师生间和学生间都建立一种民主宽松和谐的氛围。这能激励学生积极思考与发言,利于学生建立学习信心,从而提高表现的积极性。在政治课中创设问题情境,能使学生认知的动力系统和智力系统处于兴奋状态,使学生的认识活动和意向活动全身心参与投入,在创设新环境中,能产生碰撞,开拓思路,这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在课堂教育上,由于思想政治课程内容相对而言比较枯燥,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可以灵活采用讨论式、演讲式、角色置换等多种方式结合,如笔者在一次公开课展演中发现一位老师将小品剧引入到课堂当中来,例如,在讲“改革开放巨大成就”时,简单的说教效果往往不好,教师首先要带领学生参加社会调查,然后进行课堂讨论,讨论中,学生对改革开放中的成绩和问题会产生不同看法。教师针对学生的分歧意见引导学生从自己家乡的变化,有的从报刊的数据事实,反复论证观点,经过一系列的分析综合的思维活动,学生对改革开放20年成就形成了比较统一的认识,在高二的“依法保护青少年健康成长”一课中,课前安排学生自编小品,把青少年依法受到的四方面保护以短剧形式生动演绎出来。这激活了课堂气氛,培养了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课堂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也体现了新课程中的创新精神。
2 注重实践能力培养
政治思想来源于社会实践,是社会实践的总结与思考,因此在教学中同样要体现出其实践的精神,要充分把政治教学与实践结合起来。在初阶段,教师可以引导式地创设问题情境,提出讨论主题,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引导他们对问题的思考。主题的提出依据可以多样化,教师可利用教材本身的内容、国内外发生的重大事件和社会热点问题、日常生活和学生身边发生的事例以及各种节假日喜庆活动等为课堂创设情境进行讨论学习。这种类型的情境教学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还培养了学生对现实社会的关注与思考,提高了对事物的观察与分析的能力。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就要与培养发现问题的能力、辩证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相结合。
思维是能力的核心,启发思维是政治教学中培养能力,发展智力,进而提高学生素质关键的一步。因此,在政治课教学中,创设情境主要通过设疑。设疑能使学生从原有认知结构中产生矛盾,激发思维的欲望,这不仅能使学生在兴趣和成功的喜悦中较好地掌握新知识,还能从中发展思维,培养创新能力,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方法。
进一步教学时,就可以给学生更开放的学习空间,倡导学生主动发现问题思考问题。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教师应立足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观察能力的培养是建立对社会实践的洞察上面,社会见识的开阔和观察的角度都是关键所在,因此在教学上,应带领学生,而最重要是培养学生主动去丰富个人的社会信息积累。同时注重激发发散思维,从多个角度看待问题,并能深入分析身边的小事小问题。在不断的动态观察与比较中,培养学生观世间风云、察万物瞬变的能力,可以增强学生的创新和实践意识。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认识活动的主体。只有学生积极地、能动地参与,凝聚于知识中的智力因素才能转化为个体的创新能力。
3 注重学生评价体系构建
在现时中学政治教学中对学生的评价普遍是运用终结性评价手段,即主要是对学生学习的结果(核心为考试成绩)进行评价。新课程评价改革的核心是“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因此评价体系应该一改单纯依靠考试成绩来作最后评定的模式,坚持评价的导向性与激励性的原则,要重视近期发展和长远规则,扎扎实实地达到新的目标,评价导向要从实际出发。建立一种激励改进的机制,增强学生的成功感和自尊心,激发学生潜能,满足学生发展个性的需要,使评价成为静态与动态相结合;坚持评价的主体性与多角度的原则,评价的主体是学生,最终使受教育者在德、智、体得到全面发展,重视对学生主体的评价,调动学生主体意识,促进他们生动、活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雷军-成功就是在对时间做对事.doc
- 雷克萨斯新款LS系列扛鼎之芯”.doc
- 雷士照明风波未平 施耐德强势扩张.doc
- 雷山县乌东苗寨经济发展模式变迁评析.doc
- 雷贝拉唑及奥美拉唑三联疗法治疗消化性溃疡临床效果比较.doc
- 雷贝拉唑四联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临床观察.doc
- 雷贝拉唑联合莫沙必利治疗胃食管反流病临床研究.doc
- 雷锋精神之渊源、嬗变及提升及其他.doc
- 雷锋道德关切及陌生人社会.doc
- 雪灾对湖北省经济影响——CPI及其结构角度.doc
-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重点达标名校2025届中考历史最后冲刺模拟试卷含解析.doc
- 2025届江苏省盐城市十校联考中考猜题历史试卷含解析.doc
- 广东省佛山市三水区市级名校2025届中考三模历史试题含解析.doc
- 辽宁省朝阳市建平县市级名校2025届中考生物考前最后一卷含解析.doc
- 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奈曼旗达标名校2025届中考历史模试卷含解析.doc
- 2025年春语文五四制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课件 21 三黑和土地.pptx
- 2025年春北师版数学八年级下册课件 第四章 因式分解2 第2课时 提公因式法(2).pptx
- 24秋-25春同步授课课件地理五四制鲁教版六年级下册 第十章第一节.pptx
- 2025年春语文五四制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课件 18 紫藤萝瀑布第二课时.pptx
- 2025年春语文五四制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课件 4 孙权劝学第一课时.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