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慢性盆腔炎体会.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医治疗慢性盆腔炎体会

中医治疗慢性盆腔炎体会[摘要]慢性盆腔炎是妇科常见病、多发病。发病率逐年上升,病程迁延,缠绵难愈,成为妇科一大顽症,严重影响了广大妇女的工作和生活质量。用中医治疗取得显著疗效。 关键词:慢性盆腔炎;中医治疗 中图分类号:R71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8-0196-02 慢性盆腔炎是妇科常见病、多发病。以下腹疼痛或坠胀,痛连腰骶,于劳累、性交后及月经前后加剧,白带量多、色黄、味臭,月经不调,或低热,甚至不孕为主要表现,多为急性盆腔炎未能彻底治疗,或患者体质较差,病情迁延所致。但也可无急性炎症病史,病情较顽固,当机体抵抗力较差时,急性发作。近年来,随着婚前性行为的增多、流产率的提高、环境污染、工作压力增大等因素影响,慢性盆腔炎的发病率逐年上升,病程迁延,缠绵难愈,成为妇科一大顽症,严重影响了广大妇女的工作和生活质量。近年来,笔者用中医辨证分型、灌肠、外敷治疗慢性盆腔炎,获得了显著疗效。现汇报如下。 1 对病因病机的认识 中医认为,经期、堕胎、小产、正常分娩后,正值气血耗损,子门未闭,若此时外邪入侵,湿热毒邪下注,易客于胞宫、胞脉,伤及任、带两脉,发为带下。湿热邪瘀日久,脉络不通,瘀血内阻,阴液耗损,正气不足,致虚实夹杂,寒热错杂,或虚者更虚。证型单一出现者少,复杂多变者多。常见证型以湿热蕴结、气虚血瘀、气滞血瘀、寒湿凝滞、脾虚瘀浊多见。 2 辨证论治 2.1 湿热蕴结 证见下腹疼痛,腰骶疼痛,带下量多,色黄或黄白、质稠,可伴低热、口干、口苦、胸闷、纳呆、小便黄短、大便干结,舌黯红、有瘀点或瘀斑,苔黄腻,脉弦数或滑数。治以清热利湿、活血化瘀。方药:妇炎康复片(柴胡、黄芩、薏苡仁、败酱草、川楝子、元胡、 赤芍等)或止带汤(《世补斋不谢方》 )加减。 2.2 气滞血瘀 证见下腹坠胀疼痛,腰骶酸痛,带下量多、色黄或白,情志抑郁,善叹息,经前乳房胀痛,舌黯红、有瘀点、瘀斑,苔薄白、脉弦涩。治以活血化瘀、理气止痛。方药:膈下逐瘀汤加减。 2.3 寒湿凝滞 证见小腹冷痛,遇寒加重,得温痛减,腰骶疼痛,带下量多、色白质稀,形寒肢冷,面色白,舌淡黯,苔白腻,脉沉紧。治以散寒除湿、活血化瘀。方药:少腹逐瘀汤加减。 2.4 气虚血瘀 证见下腹绵绵作痛,痛连腰骶,带下量多、 色白,劳累后加重,可伴乏力疲倦、食少纳差,,舌淡黯、有齿痕,苔薄白,脉细弦。治以补气活血通络。方药:理冲汤(医学衷中参西录)加减。 2.5 脾虚瘀浊 证见下腹隐痛、坠胀,腰骶酸痛、劳累后加重,带下稍多、色白粘稠,神疲乏力,纳呆便溏,舌胖淡黯边齿、有瘀点瘀斑,苔白或腻,脉缓弱。治以健脾化湿、活血化瘀。方药:香砂六君子汤合桂枝茯苓丸加减。 辨证分型论治是治疗该病的主要方法,利湿药能提高机体新陈代谢,促病邪(湿热)自小便排出,活血化瘀药能促进组织血流通畅,改善组织营养,有助于瘀滞(粘连或包块)及炎性渗出吸收,使其局部症状也随之消失或改善。对体虚者,可加扶正药物,以增强机体抗病能力,鼓邪外出,充分发挥中药整体调节、扶正祛邪之作用。 3 中药外敷、灌肠 本人治疗慢性盆腔炎除予口服汤药外还常用中药外敷及灌肠治疗。常用外敷药:透骨草、艾叶、细辛、三棱、赤芍、丹皮、水蛭、威灵仙、土虫、红藤、白芷、没药、莪术、千年健、红花、川椒、路路通、皂角刺、石见穿、败酱草、青陈皮、刘寄奴、徐长卿、马鞭草、忍冬藤、白花蛇舌草,取上述药 10~12味,布包后蒸热,外敷腹部,每日 1~2次,1剂可反复蒸敷 10次。若有输卵管积水,还可用粗盐炒热,外敷下腹部。常用灌肠中药以红藤、三棱、莪术、柴胡、赤芍、败酱草、徐长卿、乳香、没药、青陈皮等加减,煎汤 100~150 mL,肛门保留灌肠,日 1 次,10 次为 1个疗程。经期停用外用药。 4 典型病例 患者,女,30 岁,2008 年 8 月 26 日初诊。 患者结婚 5 年未妊娠,曾做输卵管通液,诊断为双侧输卵管不通。近半年右下腹绵绵作痛,经期腹痛加重,腰痛,带下量多,色白质稀,乏力, 食少纳差,舌质嫩,苔薄黄,脉弦细。末次月经:2008 年 8 月20日,4天净。妇科检查:右附件片状增厚,压痛(+),左侧压痛(+)。诊断:原发不孕,慢性盆腔炎(双侧输卵管不通)。中医辨证属气虚血瘀。治以益气活血、祛湿通络。药用:党参 15 g,生黄芪 30 g,白术 10 g,茯苓 15 g,山药 15 g,薏苡仁30 g,当归10 g,川芎 6 g, ,败酱草 15 g,青陈皮 各6 g,石见穿 12 g,穿山甲 6 g,7剂。配合中药腹部外敷,药用:细辛10 g,赤芍1 5 g,白芷 10 g,没药10 g,红花 10 g,三棱10 g莪术10 g,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