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重庆少数民族地区旅游产业发展战略探究.docVIP

推进重庆少数民族地区旅游产业发展战略探究.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推进重庆少数民族地区旅游产业发展战略探究

推进重庆少数民族地区旅游产业发展战略探究摘要:推进重庆少数民族旅游产业发展是体现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重庆的重要内容,是缩小三个差距、促进共同富裕的重要举措。从民族旅游的相关概念出发,通过分析重庆少数民族地区旅游产业的优势和现状,研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探讨在新形势下进一步推进少数民族旅游发展的必要性及如何突破产业发展瓶颈,提出推进重庆少数民族地区旅游产业发展的战略对策。 关键词:重庆;少数民族地区;旅游产业 近年来,旅游业作为一个综合性极强的产业部门,在重庆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日益凸现。旅游业对重庆城市经济的拉动性、社会就业的带动力以及对文化与环境的促进作用逐步增强。其中,重庆少数民族地区旅游因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悠久的人文历史和特色的民族风俗,而成为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一种实践形式和必然选择。推进重庆少数民族地区旅游产业发展,不仅有助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更有助于推进城市文化的繁荣发展,对深化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缩小三个差距、促进共同富裕都有着重大意义。 一、 民族旅游概念综述 根据国际著名的旅游人类学研究专家科恩(Cohen)的定义:“民族旅游是观光旅游的一种变体,其目标群体在文化上、社会上或政治上不完全属于他们所居住国的主体民族。他们由于自然生态和文化方面的独特性、差异性而被贴上旅游的标志[1] 。”换言之,民族旅游就是当地居民以自己的文化为主要吸引物,即把土著习俗、土著居民及其生存环境等包装成旅游商品以满足旅游者的消费需求,并直接参与的一种旅游形式,融合了自然资源、文化资源以及奇特的少数民族风情。民族旅游蕴含着极其丰富的社会内容和历史文化,是一种跨文化、跨民族的旅游交流形式,是不同民族在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地域所创造的,能激发旅游者旅游动机的,并能被用来规划开发成旅游产品的各种事与物的总和。[2] 二、 重庆少数民族地区旅游产业的优势和现状 重庆是我国唯一辖有民族自治地方的直辖市,既有民族自治地方,又拥有大量散居少数民族人口。现辖4个自治县,1个享受民族自治地方优惠政策的区和14个民族乡。重庆以汉族为主体,此外有土家族、苗族、回族、满族、彝族、壮族、布依族、蒙古族、藏族、白族、侗族、维吾尔族、朝鲜族、哈尼族、傣族、傈僳族、佤族、拉祜族、水族、纳西族、羌族、仡佬族等55个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人口197.36万人(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其中:土家族142.43万人,苗族50.24万人,回族等具有清真饮食习惯的穆斯林群众1.15万人,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市总人口的6.4%。[3] (一)重庆少数民族地区旅游产业的优势 重庆少数民族地区拥有天然秀丽的自然旅游资源和特色突出的人文旅游资源两大优势。 1.自然旅游资源优势 渝东南地区是重庆市少数民族聚居区域,主要包括4个少数民族自治县(石柱土家族自治县、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1个享受民族自治地方优惠政策的区(黔江区)和武隆县。该区域幅员面积1.98万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23.99%,属武陵山西部腹心地带,与黔东南、湘西北、鄂西南接壤,与张家界、梵净山两大旅游景区毗邻。境内有着山、水、林、泉、瀑、洞多位一体的自然景色,山川秀丽,风景独特。其中,不仅有位于彭水、酉阳境内的纵切南北的乌江画廊景区,还有位于黔江境内的有“深山明珠”之誉的小南海,更有位于石柱的被称为“重庆市最大的森林公园”的黄水国家森林公园以及位于酉阳境内的有“世外桃源”之称的大酉洞。除此之外,气质灵秀的先女神、绝景秀丽的武陵山以及原始幽深的阿蓬江更是别具风情,让人流连忘返[4]。 2.人文旅游资源优势 除了风景绝佳、风光独特的自然旅游资源外,重庆少数民族地区的人文旅游资源更是不可小觑。重庆的巴渝文化、移民文化、三峡文化和陪都文化本就博大精深、魅力无限,再加上少数民族地区纯厚古朴的民风民俗、独具魅力的民族歌舞以及多姿多彩的民间婚丧,更是让少数民族地区的人文旅游资源优势体现得淋漓尽致。 无论是建筑奇观 “一通天”——西沱镇云梯街,还是充满神秘的黔江汉砖悬棺;无论是历史悠久的龚滩古镇,还是地质奇观的濯水古镇;无论是巾帼英雄秦良玉陵,还是彭水的“寿”字石刻;无论是让人缅怀的酉阳赵世炎故居,还是充满民族风情的彭水苗寨,都让我们感受到博大精深的重庆少数民族地区旅游的历史资源。土家族的哭嫁、摆手舞;苗族的赶秋节、“芦笙舞”;秀山的民歌、酉阳的调调,都让我们感受到丰富多彩的重庆少数民族地区旅游的人文文化。 (二)重庆少数民族地区旅游的现状 近年来,在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全行业的共同努力下,重庆少数民族地区旅游业呈现出快速发展态势,旅游人次及旅游总收入都有明显提高[5]。 “十一五”期间,少数民族地区各区县政府已把旅游业作为新的支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