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诗歌鉴赏(三)语言(用)课件
古代诗歌鉴赏(三) 诗歌语言
诗歌是语言的艺术。鉴赏诗歌的语言,就是要了解诗歌语言的特点,并在此基础上调动想象、联想、比较等多种方法,领悟诗歌语言的精妙。对诗歌语言的鉴赏主要有两个角度:一是抓关键字词,炼字析句;一是品析语言风格。
考查题型
1、第一种模式:炼字型
2、第二种模式:炼句型
3、第三种模式:分析语言风格
(4)这个字与另一个字比较哪个更好?为什么?
提问方式:
(1)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
(2)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
(3)全篇的诗眼是什么?妙在何处?
例 (2015·湖北卷)劳 停 驿
欧阳修
孤舟转山曲,豁尔见平川。
树杪帆初落,峰头月正圆。
荒烟几家聚,瘦野一刀田。
行客愁明发,惊滩鸟道前。
【注】此诗为欧阳修被贬峡州夷陵令时作。〔劳停驿〕驿站名。
(2)简要分析第三联中“荒”“瘦”二字的妙处。
①从用字自然传神来看: “荒”“瘦”二字在诗中是“荒凉冷落”、“瘦瘠贫瘠”之意。
②数缕荒烟,几户人家,在暮色笼罩之下,尤显荒凉冷落;瘦野薄田,狭促如刀,瘦瘠之至。
③此处运用十分贴切,能传达出诗人面对“荒村”“瘦田”的第一感觉,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寄寓了诗人对山民的怜悯、关切,以及诗人被贬蛮荒的失意,极好地丰富了全诗的情感内涵。
【答题步骤】
语言表述:①该字的意思是……,②运用了……手法,写出了……,③表达了……感情
1.动词
动词具有凝练、形象、生动传神的特点,在勾勒人物形象、传情达意、摹写物态方面有着独特的功能。一些多义和“活用”的动词,是高考考查的重点。
练习(2016年高考全国卷3)
内宴奉诏作 曹翰①
三十年前学六韬②,英名常得预时髦③。
曾因国难披金甲,不为家贫卖宝刀。
臂健尚嫌弓力软,眼明犹识阵云高④。
庭前昨夜秋风起,羞见盘花旧战袍。
【注】①曹翰(923~992),宋初名将, ②六韬:古代兵书。 ③时髦:指当代俊杰。 ④阵云:战争中的云气,这里有站阵之意。
8.诗的颈联又作“臂弱尚嫌弓力软,眼昏犹识阵云高”,你认为哪一种比较好?为什么?请简要分析。(5分)
参考答案:观点一:作“弱”“昏”好
①“臂弱”“眼昏”表明作者承认自己已年老体衰的客观现实,但强调即便如此,也还是能够冲锋陷阵;②更强烈地表现出作者只要一息尚存,就不忘杀敌报国的刚毅精神。
观点二:作“健”“明”好
①“臂健”“眼明”表明作者认为虽然岁月流逝,但身体依然强健,当然还可以冲锋陷阵,为国驱驰;②表现作者心存随时准备杀敌报国的坚定信念,而忘记自己老之将至。
(2016年天津卷) 登裴秀才迪小台
【唐】王维
端居不出户,满目望云山。
落日鸟边下,秋原人外闲。
遥知远林际,不见此檐间。
好客多乘月,应门莫上关。
“满目望云山”句中“望”字一作“空”,你认为这两个字用哪个更好?请说明理由。(2分)
“望”:照应题目中的“登台”,引出后面描写的景物。
“空”:①营造空旷的意境;②流露出超然心态。
3、副词
副词是对动词进行修饰限制的词语,妙用副词可以疏通文气,开头呼应,悠扬委曲,活跃情韵,化呆板为流动。
例 (2014·四川卷)阅读下面的诗,回答问题。
秋暮吟望
赵执信
小阁高栖老一枝[注],闲吟了不为秋悲。
寒山常带斜阳色,新月偏明落叶时。
烟水极天鸿有影,霜风卷地菊无姿。
二更短烛三升酒,北斗低横未拟窥。
【注】〔一枝〕语出《庄子·逍遥游》“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老一枝〕意为终老山林。
简要赏析颔联中“常”“偏”两字的妙处。
“常”:常常,强调频繁,将随朝暮变化的山色写为常着落日之色;“偏”:偏偏,拟人,突出情态,将新月照落叶的自然现象视为有意为之。“常”与“偏”改变景物的客观性,为情造景,凸显诗人心绪与情感。
4.数量词
经过诗人精心选择提炼的数量词,往往可以产生丰富隽永的诗情。
例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别舍弟宗一
柳宗元
零落残魂倍黯然,双垂别泪越江边。
一身去国六千里,万死投荒十二年。
桂岭瘴来云似墨,洞庭春尽水如天。
欲知此后相思梦,长在荆州郢树烟。
赏析本诗颔联中数量词运用的妙处。
参考答案:“一身”概括了诗人孤苦零落的凄惨现状,“万死”运用夸张的手法,写出了诗人屡遭不幸的残酷人生;“六千里”从空间上高度概括了诗人屡遭贬谪的距离遥远,“十二年”从时间上高度概括了诗人屡遭贬谪的时间之长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公司“青年突击队”组建及实施方案.docx
- 沪发改投(2012)130号文.docx VIP
- 梵高——.ppt VIP
- 2025年山东黄金集团井下技能工人招聘(2025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10卷合集).docx
- 液压装配知识培训课件.pptx
- 安全文明施工的安全防护设施.pptx VIP
- 人教版高中英语选择性必修第一册UNIT1单元测试含答案 .pdf VIP
- 湖南湘西卫生系统招聘考试(护理学专业知识)题含答案2024年.docx VIP
- 建筑工程图集 07SJ504-1:隔断隔断墙(一).pdf VIP
- GB1094.7-2016 电力变压器 第7部分:油浸式电力变压器负载导则.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