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电视新闻评论中古典笔法应用
电视新闻评论中古典笔法应用【摘 要】虽然新闻评论诞生于近代,但是在我国古典文学著作中却可以找到其源流。《史记》中的“太史公曰”、《资治通鉴》中的“臣光曰”、《聊斋志异》中的“异史氏曰”,这些都可以看做是我国新闻评论的源头。了解这些笔法在电视新闻评论中的发展和运用,对于新闻评论的发展是大有裨益的。
【关键词】电视 新闻评论 古典笔法
著名史学家司马迁在他的千古名著《史记》当中,以“太史公曰”的形式开创了史书文后评论的传统。司马光的《资治通鉴》中,也有类似的史评体系。与司马迁相距1700多年后的清朝,蒲松龄在文言小说《聊斋志异》这部与史书体裁完全不同的叙事文体中,以“异史氏曰”这一称谓再一次运用和发展了“太史公曰”这种评论方式。
这些“某某曰”的古典笔法,大多以事实为依托,以第三人称的方式对史实进行点评,虽然这些都不是现代意义上的新闻评论,但是在当今的新闻评论中,我们或多或少可以看到类似的笔法的运用。而表现最为明显的就是电视新闻评论。
电视虽然是近现代的产物,但是,作为声像结合的复合型大众传媒,电视却是相较于报纸、广播而言,对于古典笔法传承最好的媒介。这是由电视新闻评论的特点及其传播方式决定的。电视评论主要以叙事为依托,综合运用画面、音响、屏幕文字、解说等多种传播手段,对现实进行评说。它不要求受众要具备报刊读者那样的文字阅读能力,其声画兼备、视听结合的特点也使得其感染力和影响力远远超过了只满足人们听觉的广播。
本文以《焦点访谈》、《新闻调查》等节目为例,具体分析“太史公曰”、“臣光曰”、“异史氏曰”的古典笔法在电视新闻评论中的运用。
一、古典笔法的当代运用
1、“太史公曰”与“异史氏曰”
《史记》中出现的136次“太史公曰”,都是司马迁个人对悠远历史的深情咏叹。①他在每篇《本纪》、《世家》、《列传》的末尾,写上一段“太史公曰”,对文中记述的人物做了简要的评议。与司马迁一样,蒲松龄对正文之余的“异史氏曰”同样倍加重视,用“卷末缀小文”的方式“自觉地把他对人物的分析评论与形象自身的塑造区分开来”。②
“太史公曰”与“异史氏曰”,二者都附于文末,是对前文内容所发表的作者第三方的个人观点,这种评论模式类似于当今的编者按语,尤其是编后语。我国大多数电视新闻类节目,诸如《焦点访谈》等,都采用了这种做法。首先通过摆事实的方式,告知受众何事,在满足受众对基本信息欲知渴望的同时,在节目的末尾,由主持人概述式的点评,满足受众较高层面的获知欲。
以2012年3月21日《焦点访谈》播出的“黑色煤炭 绿色创新”为例,本期节目讲述的是冀中能源集团改革创新,将煤矿变成了旅游景点,改变了人们传统观念中的煤矿总是和黑、脏、乱这些字眼联系在一起。在结尾部分,主持人敬一丹围绕这个内容,作出了类似于“太史公曰”的点评:
采前要青山绿水,采后要绿水青山。用最少的生态代价获得最多的资源,用最小的治理成本再造矿区的生态环境,以这种绿色开采为代表的创新文化,让冀中能源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而这种发展思路的转变,不仅带来了一家企业的成功,还给所有矿业企业的绿色转型提供了样本,更为传统产业转变方式可持续发展探索了一条新路。
这种技法基本上每期《焦点访谈》节目内容播出之后,都会看到。这种点评有的是针对节目内容就事论事的有感而发,也有的是针对节目内容,由此及彼的进行深发,由一个典型辐射到具有普遍性的事件。这与“太史公曰”的古典笔法一致。其适用范围,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形:
首先,可以是配合节目内容需要,对前文所传递的事实信息,予以针砭或者弘扬,起到明辨是非、扶正祛邪的作用。其次,也可以对尚未造成影响、尚未产生后果的不良社会现象、潜在问题,或是尚未引起注意、尚未形成风气的新事物或新鲜做法,配合事实进行提醒、建议,以唤起全社会的关注。第三,电视台、编辑部对于某一社会现象、社会问题,表明自己的观点、立场,或是对某一观点、群体进行必要的声援、支持,通过媒体的力量,来维系社会各方面的平衡。第四,对于报道的中心思想、节目的宗旨,可以通过“太史公曰”的形式加以突出和强化,以引起受众的重视,并且还可以运用这种形式,将报道的思想从事实的高度上升到理论、思想的高度,帮助受众从更深层次上理解新闻、认识事物。
2、“臣光曰”
在《资治通鉴》中,司马光采用“臣光曰”的形式,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发表了不少自己的评价。据统计,《资治通鉴》全书共有史论218篇,其中引录前人所论99篇,司马光以“臣光曰”的形式所作自论119篇。③
2012年3月17日,《新闻调查》对归真堂活熊取胆事件做了一个题为“苦涩熊胆”的报道。节目中,就多次运用到了“臣光曰”这种古典笔法。
节目导视部分:
解说:这是已经流传了两千年的珍稀动物药材。
专家:熊胆是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浅谈冬季房屋建筑施工中关键技术.doc
- 浅谈冬季混凝土路面施工.doc
- 浅谈农村英语教学存在问题及对策.doc
- 浅谈初中数学中数形结合思想.doc
- 浅谈初中英语教学中应该注意几个问题.doc
- 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语感能力培养策略.doc
- 浅谈初中语文课堂中合作学习实效性.doc
- 浅谈剪力墙施工过程质量控制.doc
- 浅谈别墅庭院景观园林设计及施工.doc
- 浅谈加气混凝土砌块墙体裂缝施工问题及防治措施.doc
- 师缘主题课件最新完整版本.pptx
- 基于偏好MOEA_D算法的气发动机多目标优化标定研究.pdf
- 师范技能课件比赛一等奖最新完整版本.pptx
- 师范生初中美术说课课件最新完整版本.pptx
- 师范技能课件图片素材库最新完整版本.pptx
- Unit 2 Making a Difference Understanding ideas The Well that changed the world 教学设计-高中英语外研版(2019)必修第三册.docx
- 师范生技能大赛PPT课件语文最新完整版本.pptx
- 基于扭矩的双燃料发动机控制策略研究.pdf
- 1.2.1 等差数列的概念及其通项公式(教学设计)高二数学(北师大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二册).docx
- 师范文化课件最新完整版本.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