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缺血性脑血管多排螺旋CT血管造影在疾病诊断中应用
缺血性脑血管多排螺旋CT血管造影在疾病诊断中应用[摘要] 目的:探讨CT脑动脉血管造影检查脑缺血性病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美国GE公司Lightspeed 16排螺旋CT机,层厚0.625mm,层间距0.625mm,螺距1.0。CTA扫描从枕骨大孔至颅顶扫描。采用高压注射器,经肘静脉注入非离子对比剂(Ultravist,优维显300)100~120ml,速率3~3.5ml/s,延迟18~20s扫描。扫描所得图像经ADW4.2工作站处理,重建方法:容积再现(VR),最大密度投影法(MIP)。结果:CTA造影,左侧大脑中动脉及右侧大脑后动脉狭窄或者闭塞4例,右侧大脑中动脉及左侧大脑后动脉狭窄或者闭塞2例,左侧大脑中动脉闭塞或者狭窄20例,右侧大脑中动脉狭窄或者闭塞16例,右侧大脑后动脉狭窄或者闭塞6例,左侧大脑后动脉狭窄或者闭塞4例。其余8例未见明显血管狭窄或者闭塞。DSA显示脑血管分支较多,其显示血管狭窄部位与CTA基本相符,2例CTA示大脑中动脉轻度狭窄,DSA未见明显狭窄。结论:多螺旋CT甚至平板CT的问世和临床应用,将使CTA在临床的应用更加广泛,可以更加良好显示脑血管情况,CTA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关键词: 灌注; 脑缺血; CTP
中图分类号:R743.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10-0122-02
脑血管病是神经系统的常见疾病,其发病率和致死、致残率高,且有逐年增高的趋势,其中约有67%~80%为缺血性脑血管病。早期诊断对治疗及预后有重要意义,常规CT扫描是鉴别脑缺血性梗死和出血的重要工具,然而在缺血性梗死早期,其异常改变轻微或无异常改变。为及时筛选处于治疗时间窗内的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患者和制定恰当的治疗方案,临床医生需要获得患者的脑血流状况。随着脑血管病研究的进展,对溶栓治疗的早期诊断的早期治疗成为迫切需要。利用CT灌注成像技术,研究脑梗死超急性期的脑血流变化规律,根据脑局部血液动力学指标确定合适的治疗时间窗,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预测治疗结果具有实际的临床意义。本文应用多排螺旋CT对60例脑缺血患者进行检查,分析其灌注成像表现。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60例,其中男44例,女16例,年龄41~78岁(平均61.5岁)。主要临床表现:突发偏瘫、失语,偏侧感觉障碍,伸舌偏向一侧等。所有患者均行多排螺旋CT脑动脉血管造影检查,阳性中有20例并行数字减影脑动脉血管造影(DSA)检查,以作对照。
1.2 检查方法
采用美国GE公司Lightspeed 16排螺旋CT机,层厚0.625mm,层间距0.625mm,螺距1.0。CTA扫描从枕骨大孔至颅顶扫描。采用高压注射器,经肘静脉注入非离子对比剂(Ultravist,优维显300)100~120ml,速率3~3.5ml/s,延迟18~20s扫描。扫描所得图像经ADW4.2工作站处理,重建方法:容积再现(VR),最大密度投影法(MIP)。
2 结果
CTA造影,左侧大脑中动脉及右侧大脑后动脉狭窄或者闭塞4例,右侧大脑中动脉及左侧大脑后动脉狭窄或者闭塞2例,左侧大脑中动脉闭塞或者狭窄20例,右侧大脑中动脉狭窄或者闭塞16例,右侧大脑后动脉狭窄或者闭塞6例,左侧大脑后动脉狭窄或者闭塞4例。其余8例未见明显血管狭窄或者闭塞。DSA显示脑血管分支较多,其显示血管狭窄部位与CTA基本相符,2例CTA示大脑中动脉轻度狭窄,DSA未见明显狭窄。
3 讨论
脑梗死 由于急性脑梗死早期诊断和治疗可以改善其预后,而且溶栓治疗的发展、时间窗的限制使早期诊断成为迫切需要。脑缺血后,首先出现功能异常,随后才出现形态学改变。作为功能成像手段的一种,灌注CT可以早期显示脑缺血灶。有学者报道灌注CT最早可在症状出现30min后显示病变,异常灌注区表现为CBF下降;CBV正常或轻度增高,严重时下降;MTT基本正常或延长;TTP延长。普通CT则要到24h后才显示病灶。脑缺血早期阶段,CT灌注发现梗死和脑血流动力异常的敏感度约90%,明显超过普通CT[1]。目前有多项研究表明,CT脑灌注成像可通过CBF、CBV、MTT、TTP等指标分析了解急性脑梗死超早期的组织灌流情况,从而发现急性血管闭塞和灌注缺乏,进一步指导治疗方案的确定。但每个参数在显示梗死范围和严重程度方面仍有差异,而且缺乏严格的诊断性试验来确定各参数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因此每个参数的重要性仍有一定争议[2]。
缺血半暗带的研究 缺血半暗带(ischemic penumbra)是梗死周边的组织具有可生存能力的低灌注区,它位于正常区与严重缺血区之间及边缘带,是功能性电活动可恢复区,其结局一是恢复正常,一是发展成梗死或自发凋亡,但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