漓江源地区少数民族生态保护习惯法调查与研究.pdfVIP

漓江源地区少数民族生态保护习惯法调查与研究.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漓江源地区少数民族生态保护习惯法调查与研究 袁翔珠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法律系,广西 桂林 541004) 摘要: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漓江源地区的少数民族产生了一整套保护自然生态的习惯法,以此制约着 人们对待自然界的行为,营造出一幅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丽画卷。这些习惯法包括保护森林、保持水 土、保护耕地和农业生产、保护野生动物等许多丰富的生态环境保护内容。这使我们认识到,民族文化传 统完全能够成为巨大的资源服务于民族地区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因此,重视总结继承漓江源地区少数 民族生态保护习惯法精华,发掘和吸收其所蕴涵的巨大价值和潜能,是我们在实现漓江风景区旅游资源可 持续发展亟待去研究和探讨的课题。 关键词:漓江源 少数民族习惯法 生态保护 中图分类号:DF28 文献标识码:A 一、漓江源地区少数民族生态保护的重要意义 漓江是世界上风光最秀丽的河流之一,也是桂林山水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位于华南广西壮族自治区东部, 属珠江水系,既是中国南方灿烂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也是地球上自然结构与地貌最为壮观奇特的地区之一, 属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公布的自然与文化遗产。漓江发源于桂林东北兴安县华南第一峰 越城岭的猫儿山,上游主流称六峒河;南流至兴安县司门前附近,东纳黄柏江,西受川江,合流称溶江; 由溶江镇汇灵渠水,流经灵川、桂林、阳朔,至平乐,汇入西江,全长437公里。从桂林到阳朔约83公里 的水程,称漓江。 因此,我们所说的漓江源地区,主要是指桂北地区的猫儿山山系和漓江上游及其支流所 流经的兴安、龙胜、资源、全州、灵川等县,从更广泛的意义上说,应当包括整个桂西北的三角形地带。 这里林丰木秀,山川壮丽,珍稀物种繁多,生态环境优良,众多少数民族杂居。漓江源地区的少数民族对 生态环境的保护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原因就在于: (一)漓江源地区的生态环境保护状况是漓江黄金旅游线路的命脉 悠久的古代文化、奇特的民族风情、多彩的自然风光使漓江风景区成为中国旅游业的一朵奇葩,漓江自桂 林至阳朔83公里水程,是广西东北部喀斯特地形发育最典型的地段。桂林市附近,河谷开阔、平缓,伏波 山、叠彩山、象山、穿山、塔山等皆平地拔起,四壁如削,奇峰罗列,气势万千。岩溶槽谷平原中,秀山 丽水相辉,景色清幽。桂林至阳朔之间,是岩溶峰林峰丛地貌,河流依山而转,形成峡谷,景致也最迷人, 尤以草坪、杨堤、兴坪为胜,有浪石奇景、九马画山、黄布滩等美景,倒影是漓江一大奇观。江水赋予凝 重的山以动态、灵性、生命,同时把人带进神话的世界。漓江兼有山青、水秀、洞奇、石美四绝,还有绿 洲、滩险、潭深、瀑飞之胜。漓江风景区所蕴涵的极其丰富的旅游资源为其旅游业实现跨越式发展创造了 优越的前提条件。但是,我们必须看到,漓江流域大量的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具有极强的独特性 和垄断性,这固然为其发展旅游业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资源条件,但漓江风景区旅游资源的特性及开发经营 的具体环境,决定了其较之其他地区旅游资源更为突出的可持续发展问题。目前漓江流域的生态环境非常 脆弱,旅游资源的开发经营极易陷入 “重利用、轻保护”的粗放型发展陷阱,此种苗头已经出现,尤其是 少数民族比较集中的源头地区,生态环境很容易遭到破坏,而一旦遭到破坏,要恢复十分困难, “百里漓 江画廊”的黄金水道将面临全面枯竭,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因此,我们有理由对漓江风景区的 “命根子” ——漓江源地区的生态环境保护状况表示忧虑。 (二)优越的生态环境使漓江源地区的生态保护成为漓江流域的 “重中之重” 猫儿山主峰海拔2141.5米,是漓江、浔江、资江发源地,是全国首批 “保护母亲河生态教育基地”自然保 护区,早在70年代就被广西壮族自治区划为自然保护区,是全国重点保护的林区之一,陆定一称其集 “泰 山之雄、华山之险、峨嵋之秀、庐山之幽”于一身。112种珍稀动物,1436种野生植物生活其中。珍稀的 古生植物林——铁杉林及世界罕见的高山原始矮林是猫儿山独特的高山景观。大批珍稀野生动物在这里繁 衍生息,其中有许多是国家一、二级珍稀动物和广西重点保护动物,例如娃娃鱼、巨蜥、黑颈长尾雉、藏 酋猴、猕猴和蟒蛇等。桂林市为了使漓江这条黄金水道绿水长流,历来十分重视漓江源头的天然林、水源 林和防护林的保护和建设。从80年代中期起,投资1亿多元在漓江源头18个乡镇完成造林55.3万亩,同 时实行限额采伐,推行超额采伐一票否决的目标管理体制。90年代以后,又严禁在林区打枝、放牧,林区 中开展改灶节柴活动,至今,漓江源头有林面积达到151.65万公顷,森林覆盖率达到了55.32%。龙胜县 竹木苍翠,牧草丰盛,梯田层层,是广西重要

文档评论(0)

ouyangxiaoxi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一线鞋类设计师,喜欢整理收集文档。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