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表层沉积物铅的环境质量状况及其来源的铅同位素示踪.pdfVIP

南海表层沉积物铅的环境质量状况及其来源的铅同位素示踪.pdf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南海表层沉积物铅的环境质量状况及其来源的铅同位素示踪.pdf

维普资讯 40 1 地 质 论 评 GEOLOGICALREVIEW V0JlaIn5.4N20o0.81 南海表层沉积物铅 的环境质量状况 及其来源的铅 同位素示踪 尚婷¨,朱赖民¨,高志友 ,许江。 1)西北大学地质系,大陆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西安 ,710069; 2)成都理工大学,成都,610059;3)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福建厦门,361005 内容提要 :表层沉积物 中的铅除主要在河流的人海 口的浅海陆架区富集外,在深海 的中央海盆 区由于粒度效应 亦有一定的富集,火山物质的加入不是富集的主要原因。南海表层沉积物铅的背景值计算表明,陆坡区铅背景值 (21.18×10 士12.64×10 )与陆坡区柱样铅含量实测值接近,深海盆区背景值 (27.87×10 士7.82×10 )低于 深海盆区柱样铅含量实测值。陆架区铅背景值 (19.57×10 士19.95×10 ),低于中国海岸带铅背景值,全区铅背 景值 (22.87×10 士14.54×10 )与全球页岩铅的平均值接近,深海盆区的铅背景值 (27.87×10 士7.82×10一) 远低于现代深海粘土铅含量。南海沉积物铅的分布特征和背景值计算表明,南海沉积物铅含量变化总体处于 自然 变动范围内,除河流人海I=1出现异常外,大部分站位的铅含量均在正常范围内。地质累积指数法和富集 因子计算结 果表明,南海表层沉积物总体无铅污染,只是在近岸的珠江 口区和台湾岛西南部浅海区沉积物受到了轻度的污染。 南海表层沉积物的铅同位素在陆架区、陆坡区和深海盆变化趋势基本相同,指示南海不同海区沉积物中铅具有相似 的主体来源。南海表层沉积物铅同位素继承了扬子块体的铅同位素组成特征,其铅同位素处于在红河和湄公河河 流沉积物钾长石铅同位素值范围之 内,指示红河、湄公河和珠江等河流将扬子块体的陆源铅输入到了南海沉积物 中。 关键词:铅背景值 ;铅同位素;南海;表层沉积物 Pb和Hg、Cd、Cr、As一起被人们称为 “五毒” 发等,2006)。 元素 。重金属元素 由于其不可降解 ,而在人体 中累 南海作为一个独特 的边缘海 ,其沉积物物质来 积 ,损害人体的神经系统 ,生殖系统和 内部器官,造 源的确定是西太平洋边缘海陆一海相互作用研究的 成免疫力系统降低 ,并导致心脑血管疾病和癌症等 重点 内容之一 (刘 昭蜀等,2002;刘志飞等,2003; 疾病的发生 (Leeeta1.,2007)。近年来 ,矿石处理、 Mortoneta1.,2001)。过去多年来 国内外不少学 化石原料燃烧和汽车尾气排放等释放的铅已愈来愈 者对南海沉积物的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研究 (张宵 多的进入大气、土壤、水体 、道路尘埃、沉积物和生物 宇等 ,2003;古森 昌等 ,1989;张富元等 ,2004;李粹 体 中,并通过累积效应对生态环境带来严重影响 中,1987)。但是这些研究工作大多数局限于南海北 (Bollhofereta1.,2001;Bindlereta1.,2001;Liet 部、东北部部分海域 ,对南海沉积物地球化学研究, a1.,2000;林祖亨等 ,1995;Williamseta1.,1994;朱 侧重于部分海区元素地球化学和环境质量状况研究 赖 民等,2004)。海底沉积物作为海洋系统的重要组 (Mortoneta1.,2001;甘居利等 ,2003)。近 20年 成部分,是污染物质的归宿和滋生第二次污染的温 来 ,南海周边 的中国、越南 、马来西亚 、菲律宾和泰国 床。海底沉积物中的铅的分布、含量水平 的确定可 等发展 中国家经济高速发展,珠江、红河、湄公河等 为海洋环境监测评价 、环境管理和全球变化研究提 流域的城市化进程加快 ,由人类生活和生产所产生 供重要基础科学依据 ,对于环境质量变化及其预测

文档评论(0)

1827350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