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必修2导学案及教材汇编.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一语文必修2导学案 课题:《归园田居》 【学习目标】 1.了解陶渊明的生平。 2.学习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领会诗人的田园情怀,及追求自由的精神品格。 3.课堂练笔,再现陶渊明笔下的田园风光. 【学习重点】 1.背诵全诗。 2.领悟诗人厌恶官场,热爱田园,追求自由的思想。 【学习难点】 1.学习诗中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 2.通过学习本课,使学生对《归园田居》的语言特点有所了解。 3. 在记诵的基础上,用文字传达出自己对诗歌的理解和体验。 【学习方法】诵读法、探讨法 【学习方法】诵读法、探讨法 【学习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堂堂趣) 一簇簇幽幽香菊在院子里静放,娇美的蝴蝶在花丛中翩翩起舞,山涧清泉一直流过家院门口。早上,雾色渐渐散去。透过微薄的阳光,一位老人拿着锄头,提着竹篮,向院中走去。“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他吟唱诗句,步履悠闲地跨进了院子……他便是陶渊明。(《菊花人生》(2005年湖北高考满分作文片断))大部分同学为了使文章富有文采往往把诗歌嵌入文章当中去,那么你们知道诗歌还有一种利用的方式吗,那就是诗歌改写。一首诗歌,就是一个灵魂,一首诗歌,就是一段经历,一首诗歌,一幅美景,我们可以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巧用诗歌中的元素,来做一篇文章。陶渊明的诗歌就是一个不错的载体,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学习陶渊明的诗歌可以锻炼我们的写作能力,丰富我们的写作素材。 一、明确学习目标(板书,解读) 1.了解陶渊明的生平。 陶渊明:(365—427),名潜,字元亮,晋浔阳柴桑人。自号“五柳先生”, 谥号“靖节先生”。 他被称为“田园诗人”(开创田园诗一体)、“隐逸诗人”(41岁辞官归田) ,所以后世称他为“百世田园之主,千古隐逸之宗”。他是东晋最杰出的诗人,他的诗情感真挚,诗味醇厚,风格平淡,语言清新自然。 曾祖曾官至大司马,到他时已家境没落。陶少年代大有“大济苍生”之壮志。但是反动门阀制度却对他不利,陶曾祖是高官,尚被当时之人讥骂为“小人”、“溪狗”。到了陶渊明时,家世没落,自然更得不到社会的重视。陶到29岁时才出仕,不久又归隐。后又时隐时仕。 公元405年,在39岁时,陶渊明担任彭泽县令时,在官八十余日,郡督邮来县巡察,县吏告诉他,应该穿戴得整整齐齐地去恭迎郡督邮。陶渊明叹息说:“我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即日便辞官归田。从此过上隐居躬耕田园的生活并写下了许多优美的田园诗歌。死后,友人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 作品简介 陶渊明流传下来的诗歌大约有一百二十多首,另外还有散文、辞赋多篇。其中田园诗是陶诗的重要部分,内容描写农村生活、田园风光和淳朴的风俗人情。如四言《时运》、五言《归园田居》等。这些田园诗抒发了作者对宁静闲逸生活的衷心喜爱,表现了作者淡泊旷达、安贫乐道的品格。艺术上,他追求诗歌语言朴素明洁,平淡自然,使人感到像是从“胸中自然流出”,没有一点斧凿痕迹,这些诗歌多用白描手法,在田园诗平淡的描写中蕴含着陶渊明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热爱,表现出他美好的人格和崇高的理想。陶渊明开创了田园诗一体,为古典诗歌开辟了一个新的境界。被称为“田园诗人”。同时,诗人还写了一些咏怀、咏史的篇章,这些诗通过对自己一生经历中的种种感受、体验和对历史的缅怀,寄托诗人的社会理想,对黑暗的现实具有批判意义。与田园诗相比较,这类诗更富于政治性和现实性。陶渊明的辞赋散文 ,数量不多 ,但思想 、艺术上都有独特的成就。像《桃花源记》、《归去来辞》、《五柳先生传》,直到今天仍是传诵的名作。 陶渊明所处的时代正是中国历史上最纷乱的时期: 19 岁, 遭遇淝水之战; 21 岁, 司马父子擅权; 35 岁, 司马暴政引起孙恩十余万农民大起义; 38 岁, 桓玄杀司马篡位自立; 40 岁,刘裕杀桓玄, 弑晋安帝, 立恭帝; 56岁, 刘裕逼恭帝禅位, 篡而代之。各路人马无不是打着拥主护国的旗号,干的却是打家劫舍的勾当, 真是“ 乱看惯了, 篡也看惯了”。而且身在官场之中, 更需在纷乱的政局中见风使舵, 相机而动, 委曲求全, 这对于生性洒脱崇尚自由的渊明而言, 的确是一张压抑心志的大网。 2.学习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 领会诗人的田园情怀,及追求自由的精神品格。 3.课堂练笔,再现陶渊明笔下的田园风光。 二、看书做记号(堂堂问) (一)、1.思考:“归园田居”的意思明确告诉我们要回到园田生活,那么它的题眼是什么?这个明示信息下还潜藏着哪些隐性的信息和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 明确:、从何而归?、?为何而归? ???、归向何处??、?归去如何? 问题讨论(自由诵读,思考上面四个问题) ?从何而归? ??尘网樊笼 ??官场生活—喻??????情—厌恶悔恨 追问:为什么要如此比喻?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分析:“

文档评论(0)

aa15090828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