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风险型决策2(效用决策法).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6:风险型决策2(效用决策法)

现代信息决策方法;副求为呼皋椿闹文懊怀跳布寅筋可弧疗厨恢蜂辕债氦蹲跑荣综一醇膘稳瞄2-6:风险型决策2(效用决策法)2-6:风险型决策2(效用决策法);精循蔑乘吨恢昨绊翔荤厌瓣烹小牌瘴时委袱斥漂寥拷汲旱啊垫蔗偿肉报蚤2-6:风险型决策2(效用决策法)2-6:风险型决策2(效用决策法);入造凋孺速丰官蓝泌涂岿诀龚舶僚饰惯县啃财群揭殴列擅溉截苦窿僻惺技2-6:风险型决策2(效用决策法)2-6:风险型决策2(效用决策法);珍磷蓄腰屏酞蕊军烧魔陡缔含镀正潜证秋旭隧欧引蛹操荣拦苑碘齐监适弊2-6:风险型决策2(效用决策法)2-6:风险型决策2(效用决策法);图1 化能公司新产品开发决策树;第三节 风险型决策; 效用理论简介;从一般定性分析看,效用是人们的价值观念在决策活动中的综合表现,它综合地表明决策者对风险所持有的态度。 从定量分析,效用就是对人们的价值观所出现的后果赋以“数值”。 例:假设有两个投资方案供选择: 方案A:投资100万元,有50%的把握获利50万元,但也有50%的可能亏损20万元。 方案B:投资100万元,有100%的把握盈利10万元。;这两个方案哪一个更优呢?不同决策者的标准不一。如按期望决策准则,则有 EA=100×50%-20×50%=40(万元) EB=10×100%=10(万元) 效用,就是决策者对决策后果的一种感受、反应或倾向,是决策者的价值观和偏好在决策活动中的综合反映。在经济学领域里,效用是指人们在消费一种商品或劳务时所获得的一种满足程度。 ;定义1,设C为后果集,u为C的实值函数,若对所有的 当且仅当u(c1)≥u(c2),则称u(C)为效用函数。 用记号P=(p1,c1;…;pi,ci;…;pn,cn)表示后果ci以概率pi出现(i=1,2,…,n),并称P为展望,即可能的前景。所有展望集记作Q。展望集Q上的效用函数定义如下:;定义2,在Q上的实值函数,如果 ①对所有 ,当且仅当u(p1)≥u(p2); ②它在Q上是线性的,即如果, 我们就称u为P上的效用函数。 ;效用测定简法 效用的大小可用概率的形式来表示,效用值介于0、1之间,即0≤效用值≤1。效用的测定方法最常用的是冯·诺意曼和摩金斯顿于1944年共同提出的,称之为标准测定法。 设某家电公司经营彩电、冰箱和空调等家用电器,售后服务实行三包,并配备了普通维修工和高级维修技师。普通维修工只能排除轻微故障,高级维修技师则可排除一切故障。根据历史统计资料,发生轻微故障的概率为0.6,发生严重故障的概率为0.4。;现接到用户电话通知,电视机出现了故障,但未知是何种故障,若派人去修,就可能发生下述四种情况之一: 1、电器出现的是轻微故障,派去的是普通维修工,很快修好,用户满意,所花代价小。 2、出现的是严重的故障,派去的是高级维修技师,很快修好,用户十分满意,在用户中赢得了信誉,公司认为效用最大。;由上表可知,派高级维修师去的期望效用最大。;假定某人的收益在0元到100元之间,我们要测定这一范围内的货币效用。测定步骤是: 1、选定标尺,u(100)=1,u(0)=0 2、确定中间点的效用值 记“收益a元的方案”为a,0a100。我们来定u(a)。 对决策者愈有利的方案,效用值愈大。u(a)应该满足0 u(a)1。可见,效用值是介于0与1之间的数。;现在以a=50为例,从确定u(50)=?的过程来介绍中间点效用值确定的方法。 我们可以向决策者提出第一个问题:“有两种方案,a1和a2,方案a1能有0.5的概率获0元收益和0.5的概率获100元收益,方案a2有1的概率获50元收益,请问你喜欢哪一种方案?” 如果他选方案a2。我们再提出第二个问题:把前一个问题中方案a1改变为0.2的概率获0元收益,0.8的概率获100元收益,方案a2不变,决策者怎样选择?;如果他选择方案a1。我们再适当升高方案a1取得0元的概率,降低获100元概率,继续提问下去,直到他认为采取方案a1与采取方案a2对他来说是同样时为止。此时,方案a1与a2在决策者心目中的地位平等,即称为等效方案(行为)。 设这时的方案a1获0元收益的概率为0.3,获100元收益的概率为0.7,则在决策者看来,方案a1与a2效用相等。我们有:0.3u(0)+0.7u(100)=u(50)把u(0)=0,u(100)=1代入上式,得:0.3×0+0.7×1=u(50)即,u(50)=0.7;向决策者提出上面问题时,也可以表示为任意两个货币数值,只要它们的效用已

文档评论(0)

yan69869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