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课程什么知识最有价值——兼与王一军、解飞厚、吴杏洁商榷.pdfVIP

大学课程什么知识最有价值——兼与王一军、解飞厚、吴杏洁商榷.pdf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大学课程什么知识最有价值——兼与王一军、解飞厚、吴杏洁商榷.pdf

教学嘶毙 75 夷譬德程l许企釉瓿暴霜绛值 ——兼与王一军、解飞厚、吴杏洁商榷 杜志强 (南昌大学教育学院。南昌330031) 娜摩护峄庸。辟知辟。庸、-席-摩、.一番b芦k,嘻妒峥庐-辟。庸■廊_席.’一冒。庳_—b庐、一—、—毡.,彝-席。庸■届-犀、鼍,|~—、—^—垂-庸-席■冉。搏。庸-席b庸妒尊犀护q庸。庸。庸 【摘要】 高等教育从精英进入大众化时代,大学课程不可因强调个人知识的重要性而否认公共知识的价 值,不可因强调高深学问而否认通识知识、实用知识。大学课程一方面应从结构上把握公共知识的内在构成,实现 大学知识教学的内在价值,另一方面要从定位上与其办学类型相一致,满足多层次多规格人才培养的知识需求。 【关键词】 大学课程;高深学问;个人知识;公共知识 1003—8418(2012)02一0075一03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作者简介l杜志强(1968一),男,河南省许昌人,南昌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教育学博士。 一、问题的提出 二、质疑 早在19世纪中叶,斯宾塞提出了“什么知识最 (一)“王文”:当代大学教育哲学应由“高深学 有价值”这一经典的课程问题。尽管根据当时现 问”转向“个人知识” 状,斯宾塞作出了令人信服的回答:“科学”。但时 众所周知,公共知识是在历史的长河中沉淀下 代发展至今,斯宾塞功利主义价值观的弊病渐次暴 来的,是公共群体所共享的知识,是客观性的知识。 露。知识的相对价值又重新困扰大学教育,正如爱 公共知识是规范的、系统的,不像个人知识是零星 因斯坦所说:科学只告诉我们“是什么”,却不能解 的,被赋予浓厚的个人色彩;公共知识往往得到科学 决“应怎么样”的问题…。大学在有限的时间和财 的证实和检验,而个人知识背后的科学道理还不甚 力内,面对多方面的知识、知识的多方面价值必须作 明了;公共知识是稳定的、明确的,是能够复现的,而 出选择。 个人知识难以捉摸、含糊不清、没有定性;公共知识 容易被储存、理解、传递和分享,而个人知识则不易 《高等教育研究》2011年第4期发表王一军的 《大学课程:发展学生“个人知识”的必要与可能》一 保存、传递、掌握和分享。由此可见,个人知识的一 文(以下简称“王文”)心J,2011年第6期发表解飞个重要特点具有“非公共性”,不能以显性的常规组 厚、吴杏洁的《大学课程:高深学问与个人知识辨 织形式加以传递,甚至是一种或许连知识主体自身 析——兼与王一军先生商榷》一文(以下简称“解 都未必能够清晰表达的知识,自然也就不能在大学 文”)口】。王文认为:随着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时代 课程内容中充当主角。 并迈向普及化,随着信息高速公路进入普通家庭、 考察各级各类的学校课程都是公共知识与个人 学习型社会逐步形成,“高深学问”作为大学存在的 知识的统一,就课程内容而言,公共知识永远是第一 哲学基石和课程目标已经或正在失去其几乎所有的 位的。正如波来尼所言“宇宙的精确知识确实是我 支撑条件:垄断身份消解、合法地位转移、主体需求 们最重要的精神财富,我们甚至可以说,人们最杰出 丧失、制度环境恶化、机构功能分离。这些变化决定 的思想行为在于产生这种知识”∞o。因为公共知识 了当代大学教育哲学应由“高深学问”转向“个人知 是人类长期积累的成果,凝结了人们对于自然界认 识”【4J。“解文”认为:“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进入 识的成果,也绵延继承着社会文化传统。知识只有 大众化并迈向普及化时代,高深学问依然是高等教 传播、共享才更符合其本性、更具价值。就大学生而 育合法存在的基础,高深学问与个人知识是源与流 言,认识人类的成果是实现社会化的必要途径;就大 的关系。必须坚守高深学问在大学课程中的核心地 学课程实施而言,离不开公共知识,公共知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