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农村小学语文融写于读,读写结合策略研究》结题报告
一、课题的提出。
随着新课标对语文课程性质的重新界定,“语用”成为当下阅读教学的核心价值理念,“读写结合”便成为当下阅读教学的重要环节,虽然课标及教材都努力体现读写结合,但是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大部分教师往往只注重内容,忽视方法。积累指导偏重内容的扩充,忽视了自主积累意识、能力与习惯的培养,更缺乏方法的引导。读书面太窄,大多是比较浅显的童话故事,古今中外的经典作品读的较少;读书缺乏思考和体会;读书缺乏积累。更为严重的是读写脱节,只为读而读,或只为写而写,读写两张皮。
《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的基本理念”中提出了“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的课程总目标。古人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能吟”,那么如何在学生读书与写作之间搭建一座桥梁,使读与写能地有机地结合起来,如何让学生在读的过程中学习写呢?为开辟一条省时、快捷、易行的训练渠道,切实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和语文综合素质,让学生的作文达到“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的目的,我校语文教研组确立了《农村小学语文融写于读,读写结合策略研究》的教研课题,希望通过课题研究,实现学生“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的课程总目标,在阅读写作方面有较大幅度的提高。
二、理论依据。
1、《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达的过程。”小学作文的基本职责和主要任务是培养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小学生学习语言文字,主要是通过阅读和日常生活中的言语交际。著名特级老师丁有宽老师最早提出读写结合训练,强调读中学写,以写促读的思想,克服了长期存在的读写分离的弊端。
2、朱作仁教授在其著述的《阅读心理》中,曾把阅读定义为“一种从书面言语中获得意义的心理过程。”并指出这种“意义”,不但指阅读材料内说的“是什么”,对于学生来说,更重要的是作者是“如何表达的”,阅读不仅是自外而内的吸收过程,更是写作的基础。
??3、心理学研究还指出,阅读是内化的吸收,是对基础知识理解的过程;写作则是外化的表达,是对基础知识运用的过程。通过阅读记忆,积累了丰富的语言材料,同时,阅读还能为作文提供范例,提供技能模仿运用的直观形式。从这一意义上讲,阅读是作文的基础,作文则是阅读的发展和提高。当然,反过来讲,作文又可以激发学生产生模仿的心理需要,从而带动阅读、促进阅读。所以说,阅读与作文,两者是相互促进、相互补充、相辅相成的。读与写,确实存在着有机结合的客观依据。
三、研究内容。
1、五六年级语文教学读写结合点的选择。
2、读写结合训练的有效设计。
3、五六年级学生随堂练写应达到的水平的研究。即:不能停留在低年级和中年级的读写水平,要有所提升,有一定的难度。
四、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搜集阅读关于“读写”的研究性文献,了解“读写结合”的历史和现在的教学现状,充实自身的理论知识,为该课题研究提供不竭的源泉。
2、案例研究法。对课堂教学进行具体、科学地分析,进而不断总结、改进、提升。
3、个案研究法。选取不能层次的学生进行个案研究,对学生的读写水平在教师指导下发生的变化进行跟踪的研究,进而总结出适合不同层次学生的读写结合的设计方案。
4、经验总结法。根据教学实践,分析、概括、发掘现有的经验材料,并使之上升到理论的高度。
五、研究目标。
1、通过学习、探索、研究、实践,得出一种从内容上更具开放性、借鉴性;方法上更具灵活性和多样性;思维上更具自主性、创新性的读写结合训练方式。
2、这种读写结合训练方式缘于“读”,但又不拘泥于“读”,打破传统阅读教学只“读”不“写”的定式,以课文(文本)为凭借,以积累、理解、运用为前提,以对话、揣摩、品味、体验、感悟、探究为手段,用师生自己的心智和独特视角去积极发掘课文(文本)中的“写”(说)的因素,进行多方位多角度的“写”(说)的拓展、迁移与辐射,让学生在读写结合中升华情感,历练思维,学会阅读,乐于表达,从而达到读写结合、读中悟写、读中导写、以读促写的教学效果。
六、课题研究步骤。
1、准备阶段:(2012年3月---2012年6月)
2、实验阶段:(2012年9月---2014年12月)
3、总结阶段:(2015年2月---2015年7月)
?七、课题研究成果。
(一)阅读方法的探索与研究成果。
1、分角色朗读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表演课本剧,加深内心体验激发阅读兴趣。
3、朗读与默读相结合。朗读把目视和口读结合起来,听读并举,声情并茂有利于理解体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先进制造技术课程答题本教材.doc
- 先进轨道交通重点专项2016年度时速400公里及以上高速客运装备关键技术项目公开任务申报指南教材.doc
- 现场监理员考试试卷教材.doc
- 下载《实用药剂学》离线必做作业答案教材.doc
- 峡江实习报告教材.doc
- 系统解剖学知识点教材.doc
- 习水县世纪物业服务有限公司管理制度教材.doc
- 西交15秋《路基路面工程》在线作业100分答案教材.doc
- 西岩中学工会调研报告教材.doc
- 西安南郊变电站事故调查总报告教材.doc
- LCI Level-Up® Motorhome LEVELING用户手册说明书.pdf
- GT IRRI-GATOR SELF-PRIMING CENTRIFUGAL PUMPS INSTRUCTION MANUAL说明书用户手册.pdf
- ModusToolbox™ Segment LCD Configurator 用户指南说明书用户手册.pdf
- NetIQ® eDirectory™ 8.8 SP8 新功能指南说明书用户手册.pdf
- NLP Cell Installation Guide (Windows)说明书用户手册.pdf
- Trimble Acutime Gold GPS Smart Antenna 用户手册说明书.pdf
- Opal 4-Color and 7-Color Automation IHC Kits 使用说明书用户手册.pdf
- IN Carta分析软件SINAP使用手册.pdf
- VS 9 VS 9A VS 9C VS 8 VS 8A VS 8C Vital Signs Monitor Operator’s Manual说明书用户手册.pdf
- parameter map editor使用手册说明书.pdf
最近下载
- MCN机构运营与管理模式优化方案.docx
- AOP30使用说明.pdf
- 剪映操作教程.ppt VIP
- 伦敦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发展报告(2023年).docx VIP
- 天津华宁KTK101工作面及皮带使用说明书.pdf
- 8.2 重力势能 课件(共27张PPT)(含音频+视频).ppt VIP
- 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3 .pdf
- TIA博图软件培训(内部资料).ppt VIP
- Unit 2 Looking into the Future Using Language Should we fight new technology 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高中英语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一册.docx
- 中学生防拐防骗安全教育.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