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川西北倒三角形断块东部区域强震带形成机制与地震活动特征
19 Vol.19 Suppl.
第 卷 增刊 地球科学进展
2004 6 Jun . 2004
年 月 ADVANCE IN EARTH SCIENCES ,
1001-8166 2004 -0217-06
文章编号: ( )增
川西北倒三角形断块东部区域强震带
形成机制与地震活动特征
1 2 2 2 2
,
蒋良文 ,王士天 ,李渝生 ,王运生
1. 610031
(铁道第二勘察设计院地勘分院,四川 成都 ;
2.成都理工大学工程地质研究所,四川 成都 610059)
摘 要:川西北倒三角形断块东部区域地处青藏高原东部边缘地带,地跨川西北高原及其与四川盆地
过渡带的高山峡谷区,属我国著名的南北向地震带的中段,因其特定的大地构造环境和强烈的现代地
A
壳构造运动,导致其在强大的近东西向构造应力场的驱动和平卧“”字型控震构造体系的控制下,沿
两侧边界断裂向东强力楔入,于“构造急剧收口带”之西侧形成了一个近SN 向地跨三大构造单元的
强震带,强震沿该带有规律的往返迁移和重复发生,且地震活动强弱具有较明显的分形特征。
A
关 键 词:地震活动;强震带;构造应力场;“”字型控震构造体系;川西北倒三角形断块
P315 A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
作用和影响,川西北倒三角形断块在强大的近EW
1 区域地球动力学环境条件概况
向区域构造应力的驱动下沿两侧边界断裂向东强力
川西北倒三角形断块东部区域位于我国著名的 楔入,因而作为其北侧边界断裂的西秦岭构造带南
“南北向地震构造带”的中段中北部,地处印度板块 缘断裂表现出以左旋走滑为主的现今活动性,而作
与欧亚板块相互碰撞汇聚形成的青藏高原东部边缘 为其南东侧边界断裂的龙门山断裂带则表现出以右
地带,地跨川西北高原及其与四川盆地过渡带的高 旋走滑为主的现今活动性。在该断块强烈向东楔入
山峡谷区。由南东侧边界断裂(龙门山北东向褶皱 过程中,地壳物质的运动在两侧边界断裂相向凸出
断裂带)和北侧边界断裂(西秦岭近东西向构造带 而形成的“构造急剧收口带”部位受阻,致使构造应
的南缘断裂带即南坪—文县、文县—岸门口等断 力和地形变在其西侧的岷山地区高度集中而形成近
裂)与断块内部近南北向岷山隆起断裂带的岷江与 SN 向展布的强隆起和强震活动带;与此同时,隆起
虎牙断裂带组合构成了本区由西向东逐渐收敛的平 区内的地壳物质在强大的EW 向挤压力作用下,除
A 1
卧“”字型构造体系(图 )。西秦岭近东西向构造 作向上隆起的变形外,还要向南北两侧挤出,致使两
带在其南缘南坪、文县、康县一带的构造线呈向南凸 侧与其相邻的边界断裂段因遭受强烈挤压而增强锁
出的弧形弯曲,且与属龙门山断裂带的平武—青川 固能力,并因此而成为强震活动段。于是,就沿
断裂形成武都、文县—平武、青川“构造急剧收口 104 E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