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大一统”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pptVIP

“春秋大一统”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春秋大一统”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第3课 汉代的思想大一统 汉初的经济状况 一、西汉初的黄老之学 1、内容 2、背景\原因 (1)汉初经济残破,百废待兴 (2)吸取秦亡教训(暴政),实行休养生息政策 (3)黄老思想中的“无为而治”适应统治阶级的需要 汉武帝时的政治经济形势 1、原因/背景 (1)随着社会的稳定,经济的发展,黄老之学逐渐不能适应统治者强化中央集权的需要。 (2)儒家学说自我调整,整合出一套为中央集权服务的新的理论体系。 根本原因:新儒学有利于巩固国家统一 课堂总结 黄 老 之 学 练习: 1、西汉初年,统治者尊崇黄老之学的 根本原因是: A、适应西汉初年经济恢复和统治的需要。 B、儒学思想已经过时。 C、统治者对黄帝和老子的敬仰。 D、黄老之学的“无为思想” * * 儒家思想经历: 春秋时期,应运而生 →战国后期,蔚然大宗 →秦朝时候,遭到打击 →西汉初年,逐渐复苏 →汉武帝时期,正统思想 课程标准:知道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的史实。 汉高祖 汉武帝 董仲舒 内容:治身(黄帝)、 治国(老子)。 基础:早期道家理论,结合阴阳、儒、墨、法等各家学说。 核心:“无为而无不为” :“待时而动、因时制宜、积极无为” 一、西汉初的黄老之学 老:老子的学说 黄:黄帝的学说 经济残破、百废待兴 休养生息、轻徭薄赋 汉初,接秦之敝,诸侯并起,民失作业而大饥谨。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高祖乃令民得卖子,就食蜀、汉。天下既定,民亡盖藏,自天子不能具醇驷 (同一颜色的四匹马),而将相或乘牛车。 ——《汉书.食货志》 材料一: 材料二: (陆贾):“居马上得之,宁可以马上治之乎?且汤武逆取而以顺守之,文武并用,长久之术也……向使秦已并天下,行仁义,法先圣,陛下安得而有之? ” ——《史记·陆贾列传》 材料三: “秦非不欲为治,然失之者, 乃举措暴众而用刑太极故也。” ——陆贾《新语》12篇 陆贾 3.汉初实行黄老之学影响 至武帝之初七十年间,国家亡事,非遇水旱, 则民人给家足,都鄙廪庾尽满,而府库余财。京师之 钱累百巨万,贯朽而不可校。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 溢露积于外,腐败不可食。众庶街巷有马。阡陌之间 成群,乘牸牝者摈而不得会聚。守闾阎者食粱肉,为 吏者长子孙,居官者以为姓号。 ———《后汉书.食货志》 (1)使汉初社会迅速恢复了元气 (2)从汉高祖到武帝即位期间,黄老之学在社会上居于支配地位 (3)“无为”为汉武帝时期的“有为”打下基础 2、 对西汉初年黄老之学“无为而治”思想的理解正确的是 A.要求统治者以“清静无为”的方式稳定统治 B.要求统治者不要统治人民 C.要求统治者无所作为,享受荣华 D.要求统治者把人民的疾苦放在首位 1、下列观点与黄老之学相符的有 ①人只能顺从自然,无法发挥主观能动作用 ②倡导“待时而动” ③倡导“因时制宜” ④强调“无为而无不为” A. 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史海钩沉、慧眼看历史】黄老之学与儒学之争 景帝时,黄老学派与儒家学派发生一场大争论。儒生辕固生指斥老子为异端。崇信黄老的窦太后勃然大怒,命令辕固生去和野猪搏斗。幸赖景帝保全,辕固生才免于丧命。 武帝即位之初,丞相卫绾奏请罢免信奉黄老之学的人,也因窦太后反对,未能实现。直到窦太后死后,汉武帝“绌黄老邢名百家之言,延文学儒者数百人”。双方斗争终以儒家获胜而结束。 有人说,黄老之学失去统治地位,儒学的受独尊,与帝王、太后个人爱好有很大关系。崇信黄老的窦太后死了,黄老之学让位给儒学了。有道理吗? 思维方法:帝王、太后个人爱好只是黄老之学消失与否的直接原因,作为一种影响巨大的思想,它的衰落有着深厚社会原因 思考: 汉武帝为何要接受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 加强中央集权 经济发展 国力强盛 开发边疆 三击匈奴 出使西域 汉武帝,名刘彻,16岁即位, 一位雄才大略的政治家。 在他统治时期,中国以一个高 度文明、富强的国家闻名于世 中央:设内朝 地方:刺史制, 颁布推恩令 政治、经济上的大一统, 必然要求思想上大一统 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下列材料反映了 董仲舒什么思想观点? 学说之一:大一统→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学习重点、解析探究】 “《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

文档评论(0)

38169766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