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证据市场侵蚀了道德.PDF

  1. 1、本文档共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实验证据市场侵蚀了道德

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 9 月 2 日第496 期 B01 版 科学与人文 实验证据:市场侵蚀了道德 陈姝 随着我国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深入,食品安全 环境污染 医患关系等问题日益凸显。在 那些被披露的事件中,各个生产服务环节的人们为了追求自身的经济利益,俨然不失默契地 达成了损害消费者或社会大众的共谋。人们往往谴责这些不法分子的败德行为,进而愤恨于 世风日下,道德沦丧。但是,这些大范围共谋的所有参与者真的都如此泯灭了良知,以至于 不惜为了一己私利而损害广大同胞的健康和幸福吗?如果不是这样,那么这种集体性的道德 滑坡又为何会出现?最新一期 《科学》(Science)上的一篇文章为我们提供了启示。 这篇题为 《道德与市场》(Morals and Markets )的文章由德国经济学家Armin Falk 和 Nora Szech 所写。他们进行了一项有趣的经济学实验,让人们在一只老鼠的生命和一笔钱之 间进行选择。实验设计了三种机制:第一种为个体决策,即让被试选择得到10 欧元并杀死 一只老鼠,或是让老鼠存活但什么钱也得不到。第二种为双边市场,即买卖双方就20 欧元 的分配进行协商,如果达成协议,则按协议进行分配,但卖方所拥有的老鼠会被杀死;如果 达不成协议,则双方都得不到钱,但老鼠得以存活。第三种为多边市场,这种机制与双边市 场类似,只不过协商的形式是多个买方与多个卖方之间的竞拍。 实验结果显示,在个体决策下,只有45.9% 的被试愿意为了10 欧元而杀死一只老鼠, 而在双边市场和多边市场下,这一比例则分别为72.2%和75.9% 。文章认为,有三个原因可 以解释这种现象:首先,在市场中,保护生命的责任感和为了钱而杀害生命的愧疚感都因为 他人的分摊而减弱了;其次,有他人的败德行为作为先例,自己的逐利行为也会在心理上得 到宽恕;最后,市场交易的复杂性会让人们忽略交易本身的道德属性和负面后果。因此,在 市场机制下表现出来的道德水平远低于个体决策时表现出来的道德水平。此外,就双边市场 和多边市场来说,多边市场中责任感和愧疚感的分摊效应更为显著,因此在多边市场中,为 了钱而杀害老鼠的被试比例比双边市场更高。 为了进一步验证市场机制对道德的影响,文章还设置了一组对比实验。该实验操作与上 文基本相同,只不过将具有道德价值的商品(老鼠的生命)换成了道德中性的商品(优惠券)。 实验结果表明,面对道德中性的商品,三种机制并没有显著的差异。这说明,老鼠实验中个 体决策与市场机制的差异的确是由于后者侵蚀了人们的道德水平。此外,在多边市场中,老 鼠生命的价格随着实验轮数的增加而不断下跌,而优惠券的价格却没有出现这一现象。这也 印证了文章中的第二种解释,即有他人的败德行为作为先例,自己的逐利行为也会在心理上 得到宽恕。 不过,令人稍感宽慰的是,在市场机制下,每轮实验的交易量都是相同的。这说明,仍 然有一小部分人能够始终抵挡住金钱的诱惑,市场并没有侵蚀每个人的道德。对此,文章引 用了康德的话予以解释:任何事物都有价值或尊严,有价值的事物可以用同等的价值去交换, 但没有什么可以等价于尊严。 至此,我们回到开篇所提出的问题,真正的症结所在或许并不是人们自身道德水平的降 低,而是市场机制的强大力量裹挟着人们有意或无意地投身于损害他人的共谋中。当然,这 种裹挟必然会逐渐侵蚀人们自身的道德水平,但至少这样的思考让我们将目光投向市场机制 的设计,而不仅仅是对道德的宣传教育。这篇文章并没有指出怎样的市场机制能够缓解道德 的败坏,但这将是后续研究以及政府决策在不远的将来必然会面临的重大问题。 (作者单位:浙江大学经济学院,浙江大学跨学科社会科学研究中心)

文档评论(0)

jyf12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53235235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