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高层管理人员监控的有效性研究》概述.doc

《上市公司高层管理人员监控的有效性研究》概述.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上市公司高层管理人员监控的有效性研究》概述

目 录 1、问题提出 1 2、文献综述 1 3、理论模型与假设 1 3.1 理论模型 1 3.2 理论假设 2 4、测量、数据收集 2 5、 统计分析 4 6、 结论与展望 6 《上市公司高层管理人员监控的有效性研究》概述 1、问题提出 阅读了《上市公司高层管理人员监控的有效性研究》这篇文章,文章中提出了一个问题:通过对政府机构控股和国有企业控股的众多因素比较来判断哪个能更好的对公司进行监控? 2、文献综述 文章介绍了研究背景,我国的上市公司中的国有企业按股东身份不同分为国有股、法人股和个人股。政府为了更好地监控国有上市公司采取了2项重要措施,分别是将国有股的所有权从政府机构直接控股转移给以公司形式存在的国有企业控股;通过法规和准则加强对上市公司的治理机制。研究中使用公司业绩作为上述2项措施发挥监控作用的替代变量,实证分析其对上市公司监控的有效性;根据上市公司高层管理人员(简称高管人员)变更对公司业绩的敏感性,作为国有股股东和公司治理机制对国有上市公司监控作用的替代变量进行有关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国有企业控股公司比政府机构控股公司更能监控高层管理人员;同时,高层管理人员的变更对公司业绩有较高的敏感性,但公司治理机制并没有对公司高层管理人员变更与公司业绩的敏感性产生重大影响。在我国,上市公司由于业绩欠佳而更换高层管管理人员时,对控股股东的激励比公司治理机制更重要。 3、理论模型与假设 3.1 理论模型 本研究通过高管人员的变更对公司业绩的敏感性来测试监控功能,即用更高的灵敏度来表示更好的监控功能。在本研究中,是通过业绩变量系数(b0)来反应敏感性,其他变量对敏感性的影响则通过的相互作用影响系数来反应,回归模型如下: 式中,是对数变换;代表2种股东身份变量:政府机构控股和法人控股;代表3个公司治理变量:董事会主席兼任高管为同一人(C),非执行董事(N)和独立董事(I);代表7个控制变量:股权集中度(H)、高管人员任期(T)、任期内的二次项、外国投资者(F)、高管人员的年龄、董事会规模(B)和总资产的自然对数(S)。年份虚拟变量也包括在回归模型中。 式中包括的7个控制变量如下: 股权集中度:本研究引用HERFINDHAL指数来衡量股权集中度。计算方法采用持股比例前10名股东的平方和的平均值,范围从0到0.1,该值越大表示股权集中度越高。 高管人员任期:该变量用从担任高层管理职位到职位变更的总年数表示。SALANCIK等的研究表明,一个较长的高层管理职位任期可以随着时间的推移建立一个权力基础,这表明,高管人员变更与任期是负相关的。 (3)任期内的二次项:该变量等于的平方,本研究用它来控制高管人员的任期对变更非线性影响的可能性。 (4)外国投资者的所有权:该变量是一个二进制变量。如果企业已发行外币股票就赋值1,否则为0。外国投资者作为外部监督可以提高公司董事会的监督作用。 (5)高管人员的年龄:如果高管人员年龄在60岁以上就赋值为1,否则为0。GOYAL等和WEISBACH发现,高管人员变更和高管人员年龄之间有较强的关联。他们认为高管人员的变更更多的是由于正常退休,而不是被迫离职。 (6)董事会规模:该变量以董事会召开会议的次数来衡量。董事会的规模可能会影响管理人员的监控,精简的董事会可以更有效率地运作。 (7)公司规模(总资产的自然对数):该变量用总资产的自然对数表示。 3.2 理论假设 假设1 以市场为导向的国有企业控股上市公司,其高管人员变更与公司业绩之间的敏感性高于政府机构控股上市公司。 假设2 国有控股上市公司高管人员变更对公司业绩的敏感性受到内部公司治理机制的影响。 4、测量、数据收集 本研究选取了2000-2005年发生高管人员变更的上市公司样本,样本数据的收集来自于公司治理研究数据库(CCER)。为了确保有至少2年的会计数据来计算样本公司业绩的变化,高管人员任期不到2年的企业被排除在外。此外,由于大股东的变化导致变更高管人员的公司也被排除。最后,形成了本研究的841个高管人员变动上市公司的抽样(见表1) 表2显示了2000-2005年期间,3种不同股东身份的上市公司业绩。有关测量方法如下:在A组中列示高管人员变更前1年的行业调整资产收益率(I1);在B组中列示资产收益率(R1)的变化;在C组中列示股票报酬率(S1)。将所有样本公司分成5组,并进行双总体Z 检验,用来测试最坏和最好上市公司业绩之间变更百分比的不同。每组最后一行的Z 检验用来测试政府机构控股公司与国有企业控股公司之间的不同。每一个观测的数量报告在括号中。 表3显示了2000-2005年不同的治理机制下,高管人员变更与上市公司业绩的关系。这些观察是根据上市公司的I1分成1/5组。最低公司

文档评论(0)

2017ll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