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悠往事无恨意 一片丹心向将来.docVIP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悠悠往事无恨意 一片丹心向将来《幽径悲剧》是季羡林先生的一篇带有悲情色彩的凄美的抒情散文。作者通过北大随园中的一棵古藤的命运,折射出特定历史背景下的时代悲剧、社会悲剧,表达作者永不放弃揭露假恶丑、维护真善美的决心。《紫藤萝瀑布》是散文家宗璞的一篇内涵丰富、借物抒情的优美散文。作者通过描述紫藤萝,由物及人,从紫藤萝的命运联想到人的命运、生命的价值,引发生命的思考。将《幽径悲剧》与《紫藤萝瀑布》两篇文章比较阅读,可以得到很多收获。 一、比较物象意蕴 文章本天成,万物皆有情。两篇文章都是选取北大燕园中的“藤萝”这一物象,运用“以小见大”、“借物抒情”的手法,将一个大命题寓于微小事物之中。“紫藤萝又称藤萝、朱藤。木质茎粗壮,干皮灰白色,蔓左旋缠绕,呈逆时针方向旋转生长,因而呈现出螺旋状沟槽,表面皮孔明显。花蝶形,紫色,有芳香。有很强的气候适应能力。” 《幽径悲剧》中提到:“藤萝是一种受人喜爱的植物。清代笔记中有不少关于北京藤萝的记述。在古庙中,在名园中,往往都有几棵寿达数百年的藤萝,许多神话故事也往往涉及藤萝。北大现在的燕园,是清代名园,有几棵古老的藤萝,自是意中事。”作者历经文革十年浩劫,“不但人遭劫,花木也不能幸免。”“每到春天,我在悲愤、惆怅之余,惟一的一点安慰就是幽径中的这棵古藤。”作者把古藤作为自己精神世界中的一种寄托。文章不仅写出了紫藤的外在美,更揭示了古藤的内在美:“它虽阅尽人间沧桑,却从无害人之意。”而就是这样美好的事物,却惨遭“愚氓之手”。美的毁灭就是悲剧,在作者心目中,古藤的毁灭意味着精神支柱的倒塌、真善美的毁灭、良知的缺失。 《紫藤萝瀑布》通过园中散步,偶见紫藤萝姹紫嫣红、生机盎然之景,由蓬勃盛开的紫藤萝花,感悟到生命的顽强与美好,通过10多年前紫藤萝花的不幸与眼前胜景对比,由花及人进行类比。文章说:“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被紫藤萝顽强的生命力所感染,心中的悲痛和焦虑化为了精神的宁静。 在生活中,要学会用敏锐的目光去发现生活,用敏感的心灵去体验生活,捕捉瞬间的灵感,从而阐发一段情愫,抒发一点哲思。 二、比较写作背景与写作目的 《紫藤萝瀑布》与《幽径悲剧》都写于文革之后。《紫藤萝瀑布》与《幽径悲剧》写作时间前后相距10年。 一篇文章的背后,总是伴随着一定的时代背景和个人境遇与情感体验。《紫藤萝瀑布》的背景是:十年文革浩劫,使许多知识分子迷茫与沉沦,备受打击,宗璞一家也在其中,作者说那段时光,“焦虑和悲痛”的阴霾一直压在心头。这篇文章写于文革结束后的1982年5月,作者的弟弟冯钟越时年51周岁、正值事业巅峰,为国家航空科学技术现代化出力之际,却不幸身患绝症,宗璞对弟弟的不幸命运非常悲痛。5个月后其弟去世,丧失亲人之痛,抑郁心间。作者徘徊于庭院中,见一树盛开的紫藤萝花,顿觉心中释然,感悟到人生的美好和生命的永恒,于是写成此文。 《幽径悲剧》写于1992年9月。此时,距离文革结束已经十几年了。文革中,季羡林先生饱受“游街、批斗、挂牌、住牛棚”等非人折磨,“他独自望着楼前落尽叶子的白杨,想到荷花也蜷缩在淤泥中,与自己在严寒中的处境何等相似!”但是,他坚信:“池塘池塘里的荷花,会重新冒出淡绿色的大叶子,春天终会回到大地。”他历尽磨难终于获得了新生。作者敏锐地发现人们思想意识深处的毒瘤,极力对造成“悲剧”的恶行进行揭露与批判、呼吁对“真善美”进行捍卫。由此可见,两篇文章同是描写藤萝,但写作目的不一样:《紫藤萝瀑布》通过一树紫藤萝由衰到盛,折射出生命的意义,作者关注的是生命;而《幽径悲剧》是通过古藤的毁灭,揭露了毁灭真善美的罪恶,表达作者维护真善美的决心,作者关注的是社会。 三、比较描写特色 《紫藤萝瀑布》中的文字隽永、清新、灵动、形象,作者通过比喻、拟人、通感等手法赋予紫藤萝以性灵,构建出诗般的充满生命与情感的意境。文字给人以画面的动感:“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的生长。”又赋予紫藤萝以人的性灵:“花朵儿一串挨着一串,一朵接着一朵,彼此推着挤着,好不活泼热闹!”以及每一朵花在和阳光挑逗、它们在笑、它们嚷嚷;“每一朵盛开的花像是一个张满了的小小的帆”,那船舱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这样,给紫藤萝以动态美、形象美、色彩美,顿生可爱、生机勃勃之感。 紫藤萝的动态美不仅给人形象之感,还让我们的心灵有所触动:“觉得这一条紫藤萝瀑布不只在我眼前,也在我心上缓缓流过,带走了这些时一直压在我心上的关于生死的疑惑,关于疾病的痛楚。”“紫色的瀑布遮住了粗壮的盘虬卧龙般的枝干,不断地流着,流着,流向人的心底。” 作者又通过通感的修辞手法,赋予紫藤萝的香气以浅紫色的色彩。“这里除了光彩,还有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