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玉米分蘖现象原因及防治方法
玉米分蘖现象原因及防治方法分蘖是禾谷类作物中存在的普遍现象,但是在生产实践中玉米分蘖不仅不能增加产量,反而要消耗水分和养分,影响主茎生长,导致产量下降。所以玉米分蘖在大田栽培上毫无意义,需要根据发生的原因进行预防和清除。玉米分蘖发生的时间和分蘖是禾谷类作物中存在的普遍现象,但是在生产实践中玉米分蘖不仅不能增加产量,反而要消耗水分和养分,影响主茎生长,导致产量下降。所以玉米分蘖在大田栽培上毫无意义,需要根据发生的原因进行预防和清除。
一、玉米分蘖发生的时间和部位
分蘖时间
在长年玉米发芽试验观察中,本人曾有两次发现,在1粒种子上,有两个幼芽自胚轴以上长出。据此,可以说玉米分蘖最早可能发生在发芽出苗期;在穗花期以后发生的分蘖一般不会对产量造成太大影响,可不必防治。大多数情况下玉米分蘖发生在苗期和大喇叭口期左右,正是玉米对水肥敏感的生长时期,所以对玉米以后的生长和产量的形成十分不利。
分蘖部位
玉米分蘖一般发生在根茎部,也就是临界土面或土面略下部的地方,中耕培土对这一部位的分蘖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因病害而导致的分蘖或分枝表现为全株性症状,即在大部分节上都长出分蘖,个别还表现整株矮化和分蘖丛生现象。因病害而致的分蘖只能通过预防病害而加以防治。
二、玉米分蘖现象发生的原因
1、品种特性玉米分蘖是禾谷类作物的固有特性之一,不同品种在相同栽培条件下,表现出不同的分蘖特性。
2、干旱影响
玉米生长期严重干旱,造成主茎上部生长发育障碍,往往就会出现分蘖现象。如肇州县大面积种植的东农玉米在干旱严重时,就会长出分蘖,而在正常年份,则不会长出分蘖。
3、群体密度的影响
群体密度过小,容易发生分蘖现象,这在分蘖性强的品种栽培上,表现最为明显。分蘖性不强的品种在密度太小时,也会出现分蘖。所以合理的群体密度有利于控制分蘖的发生。
4、病害的影响
玉米遭受某些病害时,也会发生分蘖现象。如遭到霜霉病的为害时,玉米地上部茎节上长出许多不孕侧枝,主茎高大,茎杆较细易于倒状,完全没有经济产量。玉米霜霉病发生的原因主要是在生长期间遭受低温阴雨,或玉米地发生涝害,以及田间郁闭、日照不足、通风不畅等综合条件所致。
5、养分不平衡导致分蘖发生
据调查结果表明,玉米分蘖现象以前虽偶有发现,但对生产并未造成影响,近几年以来,这一问题已明显对当地玉米生产造成了影响。影响比较严重的地块,主要是半山干旱区隔年地膜覆盖玉米地块。据对这些地块施肥情况和土地肥力的了解,发现这些地块多因交通不便,多年不施或少施农家肥。当地农户一般也不施底肥,只以尿素等单一的氮素化肥作为追肥施用。追肥期一般在苗期中后期至大喇叭口期间。这种施肥方式,不仅不利于提高土壤的综合肥力,而且在玉米生长苗期的中期,形成养分“断档”。同时从上年地膜覆盖地块轮作的冬小麦苗情明显的带条状缺绿症状,可以推断,玉米幼苗期“三素”供给不平衡,氮素缺乏,是这些地块的共同特点。通过对比分析可以断定,养分不平衡也是造成这些地块玉米苗期分蘖的原因之一。
三、玉米分蘖的防治
1、品种选择通过试验种植或比较,选择分蘖性弱或不分蘖的品种。
2、合理密植
根据品种特性,如株高、叶片夹角大小等,确定合理的群体密度。防止因密度太高造成田间郁闭或因过度稀落导致分蘖发生。一个品种合理的株行距,只能通过试验比较,才能确定。
3、结合中耕培土人工除去
玉米在苗期和大喇叭口期产生的分蘖,只能结合中耕利用人工除去。方法是先拔除分蘖,然后进行中耕培土。一般在苗期结合中耕进行高培土可有效抑制分蘖。
4、改善田间灌排水条件,防止霜霉病等病害发生
种植玉米需注意避开严重遮阴地块或洼地死角,改一般种植为大小行种植,保持合理株行距,确定合理行向,可有效改善田间通风透光状况,预防病害及分蘖发生。
5、采取抗旱措施预防干旱威胁
如山地采取全地膜覆盖栽培、地膜露垄覆沟栽培及人工集雨浇灌或利用抗旱剂等措施预防干旱,可有效防止因干旱而产生的分蘖现象发生,有效提高玉米产量。
6、科学施肥
不仅要采取测土配方施肥和看苗追肥,而且还要注重施肥对土壤肥力的整体影响和长期改良提高,增加土壤对固态养分、水分、气体的调节及供给能力,以增加农作物的抗逆能力,减轻因肥分不平衡引起的分蘖现象的发生。在这一点上应当首推重施农家肥,把施放农家肥作为施用化学肥料及其更好地发挥肥效的基础。在此前提下,按作物需肥特性和土壤养分状况合理施用化肥,在苗期应当提前增施追肥,追肥种类以磷酸二氨和尿素为主。
(作者单位:166400黑龙江省肇州县二井镇农业综合服务站、150000哈尔滨市道外区农林畜牧兽医局)
1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校园文化建设中面临主要问题及对策.doc
- 校园网络通信安全策略探究.doc
- 校外实训基地人才培养模式探析.doc
- 校舍建设中工程造价控制.doc
- 校外实践教学下实习改革及思索.doc
- 校漂族、蚁族等毕业生群体对高校稳定影响及对策.doc
- 校车安全政策体系制定主体、依据及原则.doc
- 校长小助理,推开及学生交流另一扇窗.doc
- 校舍安全工程建筑物抗震检测及安全性评价探究.doc
- 校舍抗震加固工程项目特点及质量控制研究.doc
- 数据仓库:Redshift:Redshift与BI工具集成.docx
- 数据仓库:Redshift:数据仓库原理与设计.docx
- 数据仓库:Snowflake:数据仓库成本控制与Snowflake定价策略.docx
- 大数据基础:大数据概述:大数据处理框架MapReduce.docx
- 实时计算:GoogleDataflow服务架构解析.docx
- 分布式存储系统:HDFS与MapReduce集成教程.docx
- 实时计算:Azure Stream Analytics:数据流窗口与聚合操作.docx
- 实时计算:Kafka Streams:Kafka Streams架构与原理.docx
- 实时计算:Kafka Streams:Kafka Streams连接器开发与使用.docx
- 数据仓库:BigQuery:BigQuery数据分区与索引优化.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