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仁俊的辑佚成就初探.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王仁俊的辑佚成就初探

《有鳳初鳴年刊》 第三期 臺北 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博士班 2007 年 10 月 頁 135~148 王仁俊的輯佚成就初探 * 侯紀萍 提 要 王仁俊( 1866~1913)是清代輯佚學的殿軍,為樸學大師俞樾和雷浚高弟。弱冠即好輯佚之 學,早年治經宗許、鄭,以保粹尊經道為己任,精通考據與目錄之學,撰著之量達百餘卷,著作 甚富。王仁俊在輯佚書的領域極廣,《玉函山房輯佚書續編》、《玉函山房輯佚書補編》和《經籍 佚文》三書是在馬國翰《玉函山房輯佚書》的基礎上增輯而成。又因重視漢學,特別是漢人釋經 舊注,故輯成《十三經漢注四十種輯佚書》。王氏的輯佚特色為詳明輯佚體例、注明出處和廣搜 諸書,符合梁啟超鑑定輯佚標準的優劣-「佚文出自何書,必須注明」。清代輯佚學至王仁俊已 近黃昏,他在晚清輯佚上的貢獻,則更值得吾人深入研究。 關鍵詞 :王仁俊、輯佚、玉函山房輯佚書續編、玉函山房輯佚書補編、經籍佚文、十三經漢 注四十種輯佚書 一、前言 圖書之厄,莫過於文字獄。1康、雍、乾三朝因為大興文字獄,僅見於記載的文字獄就達一 2 百餘次,其中絕大多數都是捕風捉影,株連無辜。知識份子懼於觸犯清廷禁條,只能專事古代 文獻的考證研究,不敢過問政治,乾嘉考據之學於焉興盛。乾隆年間,隨著吳派、皖派治經崇漢, 主張以小學通經學,於是探求古經古義,掇拾漢唐舊說成為學者致力的目標。《四庫全書》的開 館,更促使學者紛紛從事校訂搜輯古書的事業,直至清末,流風仍在。 TAO 輯佚學的繁興肇端於樸學的發達。王仁俊是清代輯佚學的殿軍,在輯佚學上的成就主要是《玉 函山房輯佚書續編》、《玉函山房輯佚書補編》和《經籍佚文》。王氏生值清末朝綱動盪之際,又 體弱早逝,僅其弟子闞鐸作〈吳縣王捍鄭先生略傳〉,後之史傳資料均據以纂鈔,使後人略其成 就,淹沒翰海,實屬可惜。本文將以王氏之生平、著作,與輯佚上之特色、價值略作敘述,以勾 勒王仁俊在清代輯佚學上的貢獻。 二、生平與著述 (一)生平 * 東吳大學中文所碩士班三年級。 1 陳力:《中國圖書史》(臺北:文津出版社,1996 年4 月),頁299 。 2 同前註,301 頁。

文档评论(0)

jyf12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53235235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