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台湾社会文化史 - 空大嘉义中心
台灣社會文化史
黃晉芳
第一章 導 論
第一節 研究台灣史的重要史籍與史料
一、方志
明、清代政府從中央到地方都編有方志;在中央者稱一統志,在省者稱通志,在府、州、廳、縣者稱府、州、廳、縣志。台灣雖在明末已經鄭成功開府,設立東都,下轄承天府;天興、萬年兩縣級南、北、澎湖三安撫司,且編修志書,但入清以後,相關志書皆無存。
(一)通志
1.福建通志
清代所修福建通志,共有康熙二十三年版、乾隆二年版、乾隆三十四年版、道光九年版等四種版本。康熙二十三年版《福建通志》,台灣府、縣部份,全無纂修者姓名(因取明鄭時代遺留志書加以刪改而成,故無人掛名),與慣例不合。本版雖篇幅不多,但仍為研究明鄭時代及清初台灣的重要參考史籍。
2.台灣省通志
光緒十三年台灣建省,二十年通令纂修通志,惟志書未成,台灣即於次年割讓日本,留下殘稿38卷。戰後成立台灣省通志館,林獻堂館長帶領修纂《台灣省通志稿》共40冊,內政部改以《台灣省通志》印行,又於民國七十八年重修。
(二)府廳縣志
1.台灣府志
清代所修《台灣府志》,共有康熙三十四年版、康熙四十九年版、乾隆二十六年版等三種。
2、台灣各縣、廳志
台灣在康熙五十六年即開始編修縣志,至清末,各地區都有成書。各書都為研究清代相關地區的重要史書。戰後,台灣省各縣市在政府提倡下,都成立文獻委員會,編修縣志。
3、采訪冊、志稿
古代方志編纂的過程,最基礎的工作即為采訪,通常請資深的貢生為采訪員,以保為單位,按照主修所訂綱目,分類負責采集、撰稿。採訪完成,撰成書稿後再送方志協修人員審定,這種稿件,稱為采訪冊。采訪冊是提供各種方志纂修的主要史源,因此在記述相關事件時,較縣、府志詳細,為研究小區域社會史的重要史籍。
二、史料
(一)荷蘭東印度公司史料
荷蘭脫離西班牙獨立後,商人組遠方貿易公司(The Company of Far Region),1598年改組為東印度公司(The Company of East India),同時政府授予特權:1.從南非的好望角到中國海域的獨家貿易權;2.在上述區域建立殖民地;3.與上述區域內國家或部落簽訂條約、宣戰、媾和等。
東印度公司於1602、1622年兩度進佔澎湖;1624年進入台灣,1636年以後積極經營台灣,至1661年離開台灣。
台灣督辦每月均需向巴達維亞總督報告台灣狀況,巴達維亞也必需定期向荷蘭聯邦會議報告,所以荷蘭阿姆斯特丹的荷蘭國家檔案館,保存許多東印度公司有關台灣的資料,學者們相繼翻譯出《巴達維亞日記》、《熱蘭遮城日記》。
這些資料提供十七世紀台灣平埔族、漢人以及東印度公司與中國、台灣有關資訊,對早期台灣史的了解有相當幫助。
(二)明清史料
1.清代內閣大庫原藏明清檔案
這批檔案在宣統年間,由內閣移交學部,民國後,由歷史博物館保存,但曾被當作廢紙賣掉,後由中央研究院歷史研究所購回,整理出版《明清史料》,民國三十八年遷台後繼續編印,七十年代交由聯經出版公司印行《明清內閣大庫檔》,共十輯,324冊。
2.故宮博物館藏史料
故宮博物館成立於民國十四年,已接管清代宮中所藏文物、檔案。檔案分為:宮中檔、軍機處檔、內閣部院黨、史館檔。
3.清代總理各國事務衙門檔案
這批檔案由外交部移交給中研院近史所,經整理出版《海防黨》、《礦物黨》、《中法越南交涉檔》、《四國新檔》、《清季中日韓關係史料》、《教務黨》為研究清末台灣社會的重要史料。
4.淡新檔案
《淡新檔案》是清代台北府、淡水縣、新竹縣的檔案,典藏於台大圖書館,分為行政、民事、刑事三類,是研究台灣法制、政治及經濟的重要史料。
5.劉銘傳撫台檔案
《劉銘傳撫臺前後檔》是清代恆春、彰化兩縣的部分檔案(光緒二年至二十一年),保存於台灣省立博物館,民國五十八年由台銀經濟研究是印行。
(三)日本統治時期檔案
1.台灣總督府檔案
原名《台灣總督府公文類纂》(1895~1945)共有檔案13,850冊,保存於台灣文獻史料館,內容大都按照年次分類裝訂,是研究日治時期台灣的政治、經濟、軍事、財政、司法、教育、產業、宗教等的重要史料。
民國五十四年開始,將檔案陸續翻譯中文出版,有《羅福星抗日革命全檔》、《台灣先賢先烈專輯》,民國八十年起全面翻譯《台灣總督府檔案中譯本》。
2.台灣總督府檔案特殊永久保存書類
包括《台灣總督府土木局公文類纂》22冊、《台灣總督府糖務局公文類纂》11冊、《台灣總督府高等林野調查委員會公文類纂》92冊、《台灣總督府臨時台灣土地調查局公文類纂》2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