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试论以诗写史的创作特质---以清代台湾贞孝节烈诗歌为例 - 昆山电子历程
試論以詩寫史的創作特質---以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為例
摘要
自晚唐詩家頌稱杜甫為「詩史」,「詩」與「史」兩種文類的結合與分歧,歷朝各有不同的詮釋。現代學者或從歷代詩評家的評論,剖析「詩史」內涵的演變,或以詩歌為文本以探討「詩史」實踐成果,然其研究多集中於明清兩代,且多以特定詩家作品為範圍。本文以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為研究主題,析出文本大都表現出「以詩寫史」的創作企圖,其題詠的人事有確切的時空座標,創作手法傾向以評論與營造意象為重點,利用象徵性的景象、事物及大量典故,以比擬譬況,借物起興,最終目的為傳達道德化的價值判斷。
關鍵詞:清代、臺灣、詩史、創作特質
一、前言
關於詩與史的本義,《說文解字》云:「詩,志也。」段注引〈毛詩序〉云:「詩者,志之所之也。在心為志,發言為詩。」可知詩歌為作者心志的傳達,以之抒情傳義。而史呢?《說文解字》云:「史,記事者也。」可知史最初乃指記錄事情的動作,故詩與史在創作之初顯有不同。至先秦《孟子》:「王者之跡熄而《詩》亡,《詩》亡而後《春秋》作。」將《詩經》與《春秋》連結起來,並有了前後傳承的關係。然而先秦兩大名著,又如何聯繫起來呢?清錢謙益針對《孟子》內容提出說明,以為孔子扮演著關鍵角色:
孟子曰:『《詩》亡然後《春秋》作。』《春秋》未作以前之詩,皆國史也。人知夫子之刪詩,不知其定史;人知夫子之作《春秋》,不知其為續《詩》。《詩》也,《書》也,《春秋》也,首尾為一書,離而三之者也。
錢氏視孔子「刪詩」為「定史」,定「作《春秋》」為「續《詩》」,將詩與史混為一體,將《詩經》、《春秋》、《尚書》三書視為一體,並認為自《詩經》以下的詩作都有詩史的功能,詩與史發生密切的關係。
我們從實際創作中觀察,《詩經》中的《雅》、《頌》,如《文王有聲》、《公劉》、《大明》、《文王》、《生民》、《玄鳥》、《殷武》等,記述了周始祖后稷建國至武王滅商的過程,摻雜揉合神話與傳說,生動記錄著中原華夏民族上古生活的真實情形,學者並推崇為信史,成為了解那個時代重要的依據。而洪順隆教授更認為這些作品具備西方「史詩」的內涵,標舉為周民族的開國史詩。
洪教授雖沒有對「史詩」做出定義,但龔鵬程教授則曾就西方「史詩」進行內涵的分析,綜合而言,他認為「史詩」是以超凡英雄事蹟為內容,其表現手法乃超越寫實範疇,充滿了作意好奇的幻設、揉合大量神話、民間故事、民俗與傳統的材料,其目的是娛樂聽眾,提高其興趣。龔教授以為「史詩」體裁近於戲劇,與後世的講唱文學較為接近。我們姑且拋開西方「史詩」是否可以拿來解析中國古典詩歌,但我們可以將《詩經》中這一類作品,定義為詩歌呈現史實的第一種方式。
至漢代,樂府詩歌「感於哀樂,緣事而發」,深刻的反映漢代的社會生活,如《東門行》寫主人翁為窮困所逼,挺而走險的過程,刻劃出貧民在殘酷的現實壓力下,起而反抗的無奈抉擇。這類作品歷史材料乃經過高度濃縮處理,人物與事蹟具典型性,能反映時代的精神。我們引清初吳偉業「史外傳心之史」說法加以參照解釋:
古者詩與史通,故天子采詩,其有關世運升降、時政得失者,雖也夫游女之詩,必宜付史館,不必其為士大夫之詩也;太史陳詩,其有關世運升降、時政得失者,雖也夫游女之詩,必入貢天子,不必其為朝廷邦國之史也。
吳氏「詩與史通」承認詩歌與歷史的相同功能,在於能具陳「世運升降、時政得失」,著重於政治意義與價值,並將民間歌謠、士人之詩、官方制定史書等一視同仁。其所謂「史外」,明確指出詩不同於史,而「傳心之史」,兩者記錄的形式與內容皆有差異,所呈現出歷史面貌亦有層次上之差別。
吳氏以為詩歌記錄同一時代世人的心態、歷史文化轉變傳承的痕跡,是超越真實的歷史。我們可以將吳氏所提出的「史外傳心之史」,視為詩歌呈現史實的第二種方式。
但漢代同樣出現詩歌結合歷史的新體裁,即由班固發其端的「詠史詩」,詩題也定名為「詠史」。據許鋼的釋義,詠史詩具備某些特定的內涵,包括其創作群僅限於文化精英群體,即「詠史詩」有別於民間歌謠,其作者本身具備傳統社會「讀書人」、「文人」的身份。第二,以歷史做為主要題材,但詩中的歷史事件與人物,必須在詩人創作其作品時已經成為歷史。第三,且有強烈的道德意識,即以儒家的道德規範標準加以評判歷史。雖然許氏主張「詠史詩」創作群資格是有限定的,但文人詩與民間歌謠的交流情形,從先秦就存在,漢魏晉時期文人也會依樂府舊題而進行擬作,如陳琳〈飲馬長城窟為我們可以將「詠史詩」,視為詩歌呈現史實的第三種方式。
至唐代,杜甫被尊為 「詩史」,「詩史」觀念之發軔見於孟棨《本事詩》,附記於李白之條:「杜逢祿山之難,流離隴蜀,畢陳於詩,推見至隱,殆無遺事,故當時號為『詩史』。」可知「詩史」之稱原本只是指杜甫記述其在安史之亂期間,流浪於隴蜀一帶,困頓流離的作品而言,並非指杜甫所有的作品。至《新唐書》則進一步說明:「杜又善陳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表86教授实证医学的自我评估.ppt
- 补写语句题.ppt
- 表一: 瑞安市马鞍山实验小学教师小课题申报表 课题名称 《根据段的 .doc
- 表2 北京交通大学基本科研业务费资助项目研究 - 北京交通大学法学院.doc
- 补习生活感想.ppt
- 蛋白质 α,β—结构.ppt
- 补气健脾.ppt
- 街道防灾部门共同确定重点防御区域,明确灾害阈值 - 深圳市气象局.ppt
- 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答.ppt
- 装配系统设计问题系统设计的基本因素.pdf
- 2025年智能家居市场可行性分析及竞争格局报告.docx
- 工业互联网平台安全标准制定与网络安全防护体系建设报告.docx
- 金融机构理财产品创新与金融产品创新市场机遇与挑战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移动医疗平台服务流程创新与商业模式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农村地区分布式储能系统建设与优化策略分析.docx
- 2025年移动医疗APP患者粘性提升与用户增长策略.docx
- 2025年医疗设备采购市场用户行为研究报告:决策要素与供应商评价.docx
- 元宇宙教育平台虚拟现实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案例解析.docx
- 2025年露营地智慧化服务系统在露营旅游行业人力资源配置中的应用报告.docx
- 跨境电商2025年物流安全风险评估与应急响应策略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