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论语》孝敬讲记
《论语》孝敬之道
讲记;大家好!我们都在说,我们这个民族,有一种美德是孝敬。但是,什么是真正的孝呢?可能每一个儿女,可能都有自己的做法。中国民间有个说法,“百善孝为先”一切从孝开始做起。因为这是自己最深刻的亲情,我们人人不可回避。而在孝顺这件事,民间还有一个说法叫“论心不论迹”。因为不一定每一个孝子都有充分的钱财,很高的地位,能够按照他的梦想,把他的爱折合成一种物质条件,给他的父母。有的时候,可能是一个很深刻的心愿,但做出来,却是一件朴朴素素的小事,小到微乎其微。很多学生曾经问过孔子,什么叫做“孝”?;子游问孝。 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子由去问老师,什么叫孝啊?老师说,是谓能养。有很多人说:能养着自己的老人,我们今天经常说赡养自己的老人。这是孝吗?孔子接着反问:说至于犬马,你看动物皆有本心,我们知道羊羔是跪乳的,乌鸦是反哺的。也就是说,所有的动物都有这样的心,犬马也知道养它的长者。那这就叫做孝吗?所以孔子提出一个很深刻的命题:他说不敬,何以别乎?如果你只是让父母做到衣食无忧了,你如果心中对他没有那种深刻的尊敬,没有你的心在里面,这能叫做孝吗?所以中国人一说起来,
“孝敬”“孝敬”, 孝为行,敬为心,关键是在我们心中要有对父母的那份深深的敬意吗 ?;不同的学生问过“孝”。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
子夏问:老师什么叫孝?孔子说:色难,(对父母)和颜悦色,是最难做到啊!有事弟子服其劳,凡是有一些要做的事情,杂务,外在的,能干的事情,孩子们都会抢着去干,晚辈们去做了。有酒食,在一个物质条件不是很丰富的情况下,那有吃的也是一个很重要的标准,“先生馔”,你的长者,比你年长的人,先请他们去吃。说就这样,算孝吗?“曾是以为孝乎?”孔子又反问一句:你觉得这是孝吗?;我们看,子由问孝,子夏问孝,老师都铺陈了一些大家普遍认为是“孝”的行迹:去好好的做事儿,养着父母,有什么好吃的,你礼让父母先吃,有什么劳顿的,自己可以去先担当,这些事情,大家都认为是孝了,但是孔子都要问一句,这是孝吗?我很喜欢论语里面孔子用的这几个反问句。也就是说做到的这些,真的叫孝吗?孔子是个宽和的人,他不是特别的要求所有人必须怎么做?包括他最看重的那些“礼”。;先补充:古代为父母守丧三年之“礼”
在中国古代时期,父亲或母亲在世时要孝敬,父母去世后孩子要服丧三年。这三年里,要清心寡欲,粗茶淡饭,不能嫁娶,不能为官,不能做生意,此为孝道。;宰我问: “三年之丧,期已久矣。君子三年不为礼,礼必坏......?有一次宰我去问他:老师啊,这个守丧一守就是三年,好像太长了吧?说你想想一个君子,难道他三年不为礼乐,他不出去办点儿事儿吗?孔子就问他,如果你服丧一年之后,你就吃精米白面,你就穿绫罗锦缎,你自己觉得心安吗?宰我说我心安,没什么不安的,孔子就告诉他六个字:“今女安,则为之!”你自己觉得心安的话,你就可以这么去做,没有什么,不必特别的刻意。;宰我就走了,他出去以后老师就很感慨,孔子说:一个孩子,他出生以后要三年才能免于父母之怀,对吧!一个小孩子出生以后,父母长辈啊,都手里头抱着,抱到三岁时候,还有些父母很惆怅,说孩子要长大了,以后我就抱不着他了。很少有父母说抱到孩子一周岁就烦了,说我抱你什么时候到头啊?我还要抱你三年吗?那太烦了吧!这种父母亲很少,都是抱不够。所以孔子说,这个天下通丧都是三年呀!他也是有一定道理的。因为孩子要三年,才能免于父母怀抱!; 我们今天总在说,孝敬是一种美德,但是它不是一种本能。但是我们反过来说一个命题,就是父母对孩子的爱,有人说过那是美德吗?那是本能。
故事《大树和小男孩》;有这样一个故事,说有一个小男孩儿,他从小就在一棵大树底下玩儿。这个大树长得很高,硕果累累的,又漂亮又有很多甜美的果子,是一棵大苹果树。这孩子就天天围着树玩,有时爬到树上去摘果子, 有时在树底下睡觉,有时候捡树叶,有时也用刀片瓦片在树身上乱刻乱划。大树特别爱这个孩子,从来也不埋怨他,就天天陪着他玩。;玩着玩着呢,孩子就长大了,有一段时间他就不来了。过了很久,等他再来的时候,已经是一个少年了。大树很想他,就说:“孩子,你怎么不来跟我玩了?”这个孩子脸上就开始有了一点忧伤,而且很冷漠,他有点不耐烦了,说:“我已经长大了,我不想跟你玩了,我现在需要更多的高级玩具。我还得要念书,我还得要学费呢!”大树说:“真对不起你,孩子,我也变不出玩具。这样吧,你就把我所有的果子都摘了,拿去卖了,你就可以去买高级玩具,你就可以交学费,你就有学上了。”;孩子一听,就高兴坏了,他就把树上的果子全都摘了,欢欢喜喜地走了。这样每年呢,他就只有到摘果子的时候才匆匆忙忙地来,平时都也没有时间来玩。等他读书上学了以后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