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跳骤停和心肺脑复苏预防和处理标准操作规程.doc

心跳骤停和心肺脑复苏预防和处理标准操作规程.doc

  1. 1、本文档共2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心跳骤停和心肺脑复苏预防和处理标准操作规程

心跳骤停与心肺脑复苏的预防及处理标准操作规程 分类编号:E- = 2 \* ROMAN II-028-01 第 1 页(共 2 页) 心跳骤停与心肺脑复苏的预防及处理标准操作规程 1 目的 预防及处理麻醉期间可能发生的急性心跳骤停,降低死亡率。 2 应用范围 各种原因引起的心跳骤停。 3手术室内发生心跳停止的诱发因素 3.1.疾病本身原因; 3.2.各种原因(手术、麻醉操作,体位改变)所致的神经反射; 3.3 内环境紊乱(水电、酸碱失衡); 4.预防手段: 4.1 术前准备充分(包括病人、医生及设备); 4.2 术中严密观察并及时发现和处理诱发因素; 5.治疗措施: A维持气道通畅:气管插管,有困难时可用面罩或喉罩 B人工呼吸:用氧气机控或手控 C 人工循环:心脏按压(胸外或胸内) 胸外心脏按压注意点: 5.1.背后垫一块硬板(如在车上的话) 5.2.合适的体位: 5.3.正确的按压部位:胸骨中下1/3 5.4.合适的按压力度和频率:两臂伸直,上身前倾,使两臂与前胸壁呈900角,利用上身的重量,通过两臂垂直地有节奏地下压,胸骨下陷的幅度为3.8-5.0cm,然后立即放松,任胸廓自行回弹(两手勿离开按压部位),按压、放松的时间比为1:1,100次/min。 胸内按压在已开胸病人或经胸外按压无效采用,由外科医师操作。 D 除颤(心电图示室颤时应用): 200J或300J非同步电击除颤,除颤电极分别置于心尖部和右胸骨旁第二肋间,同时结合药物治疗。 D药物:肾上腺素1.0mg,无效可重复。以后根据复苏情况选用其它心血管药物(如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硝酸甘油等等),并根据血气分析应用碳酸氢钠、钙剂等。如室颤,给予利多卡因1-1.5mg/kg静脉注射。 P起搏(心电图示停搏或房室机械分离时采用):在开胸的情况下由外科医生将起搏导线缝于心外膜表面,采用心室起搏100次/分,以后根据情况调整。 6.勿忘!!!复苏开始就应进行脑复苏: 6.1 局部降温(大动脉周围尤其是颈动脉周围) 6.2 激素:地塞米松10mg,甲基强的松龙500mg 6.3 降低脑代谢 6.4 防治高血糖 过敏及类过敏反应预防及处理标准操作规程 1 目的: 正确防治麻醉期间可能发生的过敏及类过敏反应,降低死亡率。 2 应用范围: 局麻、神经阻滞、椎管内麻醉及全麻患者围术期间的过敏及类过敏反应。 3诱发因素 过敏是一种危及生命的病态反应,过敏反应或类过敏反应的临床表现包括: 3.1荨麻疹和潮红; 3.2支气管痉挛或气道水肿,导致呼吸受累或萎陷; 3.3外周血管扩张和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强所致的低血压和休克; 3.4肺水肿; 4 预防手段: 4.1. 组胺(H1)拮抗药; 4.2. 皮质类固醇类; 5处理措施: 5.1在循环虚脱时,立即停用麻醉药; 5.2吸入纯氧,估计是否需要气管插管和机械通气; 5.3应用血管内扩容治疗低血压; 5.4应用肾上腺素50~100ug静注; 5.5甾体类药物; 5.6组胺拮抗药物。 张力性气胸预防及处理标准操作规程 1 目的: 预防及处理麻醉期间可能发生的张力性气胸,降低死亡率及不良反应。 2 应用范围: 全麻患者围术期发生的张力性气胸。 3诱发因素: 在麻醉过程和手术后发生张力性气胸,多与有创性监测,手术麻醉的操作不当有关。 4预防措施: 4.1下列情况容易引发气胸,应该高度重视: 4.1.1肺大泡自发破裂。 4.1.2钝性和穿透性胸部伤。 4.1.3在胸部、上腹部和腹膜后手术、气管造口术或胸壁和颈部手术中剖破入胸膜腔。 4.1.4颈内或锁骨上、下静脉、胸腔穿刺术、心包穿刺术、或肋间神经阻滞使发生的并发症。 4.1.5在正压通气中引用高气压和高容量,造成气压伤和肺泡破裂。 4.1.6胸腔引流管的功能障碍。 4.2气胸的诊断可能有困难。体征包括:呼吸音减弱、肺顺应性降低、吸气峰压升高、低氧血症、喘鸣。 5处理措施: 5.1给予必要的呼吸循环支持。 5.2应在无菌条件下,用粗径针头对患侧经锁骨中线第2或第3肋间进行穿刺抽气。 5.3如果抽气后症状仍不缓解或需多次抽气时,则应在胸腔内置管进行闭式胸腔负压吸引,以促进萎陷肺的复张。 张力性气胸的预防及处理标准操作规程 分类编号:E- = 2 \* ROMAN II-028-03 第 1 页(共 2 页) 5.4同时应积极预防感染。 张力性气胸的预防及处理标准操作规程 分类编号:E- = 2 \* ROMAN II-028-03 第 2 页(共 2 页) 支气管痉挛的预防及处理标准操作规程 分类编号:E- = 2 \* ROMAN II-028-04 第 1 页(共 2 页) 支气管痉挛预

文档评论(0)

htfyzc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