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设计】2015-2016学年高二语文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课件:专题一 从军行.pptxVIP

【创新设计】2015-2016学年高二语文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课件:专题一 从军行.ppt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创新设计】2015-2016学年高二语文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课件:专题一 从军行

从军行;知识卡片; 2.文题背景 唐初,突厥等少数民族军事集团对边境地区的不断骚扰,成为我国西北部安全的最大威胁。许多爱国志士为国分忧踊跃从军,加入保疆卫国的战斗行列。据《旧唐书·高宗纪》载:“永隆二年(681),突厥寇原庆等州(今甘肃固原、庆阳一带地区),遣礼部尚书裴行俭率师讨突厥温傅部落。”当时正值杨炯充崇文馆学士,升迁太子詹事司直不久,《从军行》一诗借此抒发了他对温傅部落疯狂进犯唐边疆的愤慨之情,显示出诗人杀敌报国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无畏的英雄气概。; 3.文本赏读; 颔联“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描绘了唐军出发的威武英姿和直捣敌巢的压顶气势,“牙璋”指代携皇帝“牙璋”之令出征的部队,同时,也包含着此次兵发西北,负有保家卫国之重任的意味。一个“辞”字,简洁精当地把将士慷慨激昂的出师阵容再现出来。“铁骑”两字,不仅显示了唐军军力的强大、锐不可当,而且隐含了必胜的自信和藐视敌人所向披靡的大无畏英雄气概;一个“绕”字则形象地刻画了唐军迅猛抄袭顽敌的气势,使人顿觉雄兵有如从天而降,伏兵四起,敌人插翅也难飞越金刚铁桶。这两句看起来好像“景语”,但实际上却饱含感情,读后让人豪气荡然满胸。; 颈联“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重点勾勒的是唐军将士不畏苦寒鏖战疆场的图画。长风急雪的环境中战斗激烈地进行着。大雪飞扬,遮天蔽日,旗帜上的彩画在风雪交加中变得模糊难辨,但是,将士们尽管冰雪凝甲,仍然顶着呼啸的北风擂响战鼓奋力拼杀,勇往直前。诗歌从视听感官两方面来渲染血洒疆场的困苦,来烘托战士高昂的斗志和其激越难抑的报国热情。浅层次来看,这一联的画面似乎有些冰冷,其实,如果拂去外表景色的遮盖物反复咀嚼,我们就会感触到诗人炽烈的赤子之心,凸显出诗人借景喻情的高超手段。; 尾联“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首尾遥相呼应,言志抒怀。本来,诗人少年得志,仕途青云,生活优裕无忧,可是他不以功名利禄之事为己念,而欲展鸿鹄之志,报效国家,脚踏实地干一番保国安邦的赤诚事业。诗人觉得假如???能从戎报国,御险杀敌,即使只让担任一名低级军官,也胜过埋首于故纸之中、老死于蓬窗之下的愚腐儒士。在这个选择中,我们很容易发现,杨炯的人生观比之那些一味投机取巧、舍义逐利、置国家民族利益于己之下的人来说,的确有天壤之别,不可相提并论。尾联是诗人胸臆抒怀的点睛之作,也将全诗感情的高潮推向了极致。至此,在全诗感情洪流的奔泻之中,一个血肉丰满、富于立体感的抒情主人公的形象,随即呼之欲出。;预习作业;合作探究 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有人说“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写战斗场景,是别具机杼。请说说你的看法。 提示 这两句写战斗场景,的确是别具机杼。一是写景有声有色。前句从人的视觉出发:大雪弥漫,遮天蔽日,使军旗上的彩画都显得黯然失色。后句从人的听觉出发:狂风呼啸,与雄壮的进军鼓声交织在一起。二是借景衬人,通过写军队的“旗”和“鼓”,表现出征将士冒雪同敌人搏斗的坚强无畏精神和在战鼓声激励下奋勇杀敌的悲壮激烈的场面。;诗的最后两句“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有人说是议论句,有人说是抒情句,你同意哪一种看法?为什么? 提示 应该是议论,因为有鲜明的观点,观点是“宁愿驰骋沙场,为保卫边疆而战,也不愿作置身书斋的书生”。但这两句议论也间接地抒发了书生投笔从戎保边卫国的壮志豪情。 或者:应该是抒情,因为这首短诗写出书生投笔从戎、出塞参战的全过程的最终目的就是抒发感情,直接抒发了书生投笔从戎保边卫国的壮志豪情。;拓展延伸 力学如力耕,勤惰尔自知;古从军行(节选) [唐]李颀 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 行人刁斗风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 野营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 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 注 ①羌笛:羌族竹制乐器。《关山月》:乐府歌曲名,多描写征戍和离别之苦。②无那:无奈。;(1)从题材上看,这两首诗都属于__________;在意象的运用上,两首诗都采用了_______________意象。 (2)请指出这两首诗共同运用的表现手法,并简析它们情感表达的异同。 答案 这两首诗都运用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手法来表达情感。王昌龄的《从军行》表达了闺中妇女思念戍边丈夫、边疆戍卒怀乡思亲的感情,战争给士兵以及他们的家庭带来深深的痛苦,诗人对此表现了深刻的同情;李颀的《古从军行》,诗人不仅看到了战争给普通士兵带来的痛苦,也看到了战争给少数民族造成的无尽的苦难,诗人对两者都表达了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