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09届高考历史2轮专题复习测试:古今中外国家行政制度(旧人教版)
本资料来源于《七彩教育网》
2009届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测试
古今中外国家行政制度专题
(60分钟完卷,总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个3分,共20小题60分)
中国古代中央官制和地方行政制度的演变,鲜明地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的时代特征。据此回答1—10题:
1.西周用鼎陪葬的制度规定,天子九鼎诸侯七鼎。据最新考古发掘表明,春秋时期诸侯墓葬中也有用九鼎的现象。这种情况体现的本质特点是
A.春秋时冶铸业有了进一步发展 B.奴隶主的生活日益奢侈
C.春秋时期社会制度发生了根本变化 D.天子与诸侯地位发生了重大变化
2.《荀子·君道》:“墙之外,目不见也;里之前,耳不闻也;而人主(君主)之守司(官吏),远者天下,近者境内,不可不略知也”。引文认为,君主应当
A.建立上传下达的邮驿制度 B.经常巡游天下
C.深入民间体察民情 D.加强对中央与地方官员的监察
3.中国古代有一位大臣向皇帝进言:“臣闻殷、周之王千馀岁,封子弟功臣,自为枝辅。今陛下有海内,而子弟为匹夫,卒有田常、六卿之臣,无辅拂,何以相救哉?事不归古而能长久者,非所闻也。”此大臣的主张
A.反对郡县制 B.主张郡县制 C.反对中央集权 D.主张中央集权
4.《汉书》记载:“汉因循(秦制)而不革,明简易,随时宜也。……其后颇有所改”。两汉政治经济制度“颇有所改”表现在
①实行郡国并行制 ②三公九卿制
③实行察举制 ④思想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④ D.①③
5.秦朝与隋朝的相同点不包括
A.结合分裂,实现统一 B.存在时间不足半个世纪
C.承前启后,继往开来 D.北方民族的骚扰构成威胁
6.自秦始皇建立君主专制制度后,历代王朝一方面设置宰相作为皇帝的助手参与国家大事的决策,另一方面又想方设法削弱宰相的权力。下列与之有关的措施是
①西汉设置“中朝” ②唐朝实行三省制 ③明朝设立内阁 ④清朝设置军机处
A.② B.①② C.①②③ D.③④
7.下列封建皇帝中改革吏制、精简官吏、定期考核官吏的是
A.隋文帝 B.唐太宗 C.武则天 D.唐玄宗
8.“一国两制”是一项伟大的构想,成功解决了港澳问题。其实,在中国历史上就有这样的的先例,如辽统治者在其统治区内实行“蕃汉分治”的政治制度。其积极意义不包括
A.有利于缓和契丹与汉族的矛盾 B.有利于适用契丹控制的不同地区的统治需要
C.使契丹族各部得以统一 D.有利于辽的统治巩固
9.据说明太祖曾经写诗一首描述自己的辛劳:“百僚未起朕先起,百僚已睡朕未睡。不如江南富足翁,日高太五犹拥被。”为解决上述问题,明太祖
A.设置殿阁大学士以备顾问 B.选拔翰林院官员入值文渊阁
C.授予内阁大学生以票拟权 D.设六部分理全国政务
10.元朝为有效地吸取宋朝地方无权、人浮于事的教训,地方上以行中书省总揽“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国重事”等大权。明太祖认为元朝的这种制度不利于皇权的高度集中,为此
A.废除丞相,以六部分理全国政务
B.设三司使管理财政,分割宰相的财权
C.设立三司分管地方行政、军政和监察
D.设五军都督府和兵部,以相互制约
中国近现代国家行政制度的变化,其阶级性和时代性都很强。据此回答11—15题:
11.康有为奏章中往往采取在“中体”中借用西学的“移花接木”之法,给光绪帝讲“心当变法”的道理,顽固派指责他“其貌则孔也,其心则夷也”。康有为这样做的目的是
A.在儒学的基础上吸收西方政治学说 B.为变法披上传统文化价值的理论
C.将西方的政治理论和实践中国化 D.用儒家经典解释西方政治学说
12.1912年,五色旗被定为中华民国国旗。五色旗的寓意是
A.天下为公,共建民国 B.弘扬传统,共创共和
C.民族团结,实现共和 D.各界联合,维护民国
13.一个剧团在排练有关辛亥革命的剧目时,有如下几个场景,其中与史实不符的是
A.街头上出现“民主共和”的标语 B.孙中山在灯下阅读《民报》
C.几艘外国军舰在长江上航行向革命党施压 D.报刊登出孙中山就任正式大总统的消息
14.二次革命与护国运动的反袁斗争一败一胜,造成这种不同结局的主要原因是
A.孙中山是否直接参与领导 B.帝国主义是否支持袁世凯
C.人民群众是否广泛参与 D.革命党人是否武力讨伐
15.中国近代史上曾经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