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让爱渗透到每一名学生心田.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让爱渗透到每一名学生心田

让爱渗透到每一名学生心田作为一名有十几年工作经验的教师,笔者认为教育的真谛是把爱渗透到每一名学生的心田。 孔子认为:“有教无类。”教育对所有的孩子都是平等的。可遗憾的是,教学中我们往往主观地将学生分成“好生”和“差生”,加以区别对待。在课堂提问题时,对“好生”,教师不厌其烦地解答,而对于“差生”,则往往失去耐心,严厉斥责。“只爱优生”是许多老师的通病,其实每一名学生都是家庭的希望,祖国的花朵,一样需要阳光和雨露。 苏联教育家苏霍林姆斯基曾经说过:“教育技巧的全部奥妙在于如何欣赏和爱护学生。”心理学家盖茨也说过:“没有什么比成功更能激起人的满足感和上进心。”是的,有哪个学生自甘落后?有哪个学生不渴望成功?但是由于各种原因,有些学生确实未曾体验过成功的快乐。因此,他会悲观、失望、没有上进心。其实,只要我们愿意关注每一名学生,给每一名学生多创造一些体验成功的机会,就可以激起他们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勇气。 大多数情况下,我们的教育往往倾向于喜欢那些成绩、性格乖、表现好的学生,对那些成绩差、性格怪、表现差的学生,不是给予忽视、冷漠,就是批评甚至打骂,动不动就以带家长或开除来威胁他们,也许这在一定程度一定时期内确实解决了教师教学中遇到的难题,可事实上却埋下了教育的隐患。时间一长,不仅会养成一些优生的骄傲心理而放松自己在纪律方面的要求,更重要的是,那些成绩差、性格怪、表现差的学生就此将对教师原本信任的那扇心窗彻底关闭了,甚至出现逆反心理,处处作对,不时惹点小麻烦,成为“问题学生”或堕落为社会不良少年。此时,再想教育挽救他们就很不容易了。这些学生的心灵比起那些优生往往更显脆弱,更需要教师的精心呵护,需要我们的爱。在实际教学中,这些学生需要的也许只是教师一个关爱的眼神,一句鼓励的话语,一次真诚的促膝交谈,一次善意的当众表扬……做到这些,对于教师来说并不难,但也许正因为不难而被教师忽视,或者不能有耐心地坚持下去。教师常常因为一种定性思维而不能静下心来细心观察这部分学生,了解他们,从而发现他们的长处,挖掘他们身上的闪光点,给予他们最真诚的帮助和欣赏,让他们充分发挥自己所长,一步步体验成功的快乐,帮助他们走出自卑、自闭、自弃的阴影,让他们真切地感受到来自教师的温暖,从而“亲其师,信其道”。诸多实践证明,关爱、呵护、欣赏远比批评、漠视、责骂来得有效得多。 笔者记得在读初中时的一节语文课上,教师播放了一首赞美母爱的歌曲,一个平时最调皮捣蛋的男同学居然被感动哭了,语文教师因势利导,及时和他谈心,了解了他的家庭情况,并给予这名学生无微不至的关心,还动员一些日常表现好的学生和他交朋友,结果,这名学生不仅不再调皮捣蛋,而且变得认真学习,关心他人。姑且不论这位学生日后有多大出息,至少当他回想起初中的这一段生活时,内心是温暖的,这难道不是教育成功的表现吗?现在再去反思自己以前的教育,对后进生的关怀和爱护显然是不够的。为了少操心,经常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或者将他们找来一阵暴风骤雨式的批评;有时找他们谈心,也缺乏必要的耐心和细心,起码很少能触动他们的心灵,很少激发起他们向往真善美的情感。 常言道: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动之以情”的前提条件是对学生的爱,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由此可见,教师的爱多么重要!师爱是一种力量、一种品质,是教育成功的秘诀。可以说,没有爱就没有学生的一切;没有爱,教师的工作也就失去了意义和价值。有句话说得好:爱自己的孩子是人,爱别人的孩子是神。我们也许达不到那样高的思想境界,但可以把它当做自己追求的目标,不要吝啬自己的爱,将它无私地献给学生,滋润正在成长中的心灵,潜移默化中他们会把这份爱传承下去,这个社会不是会更加和谐吗? 如果教师讨厌学生,那么教育还没有开始,实质上就已经结束了。爱学生就必须善于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就必须把自己当做学生的朋友,去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以心灵感受心灵,以感情赢得感情。 在学生们的心中,一个富于爱心的教师远比一个知识渊博的教师更具教师的魅力。调查结果表明:学生对有爱心的教师,他们会自觉尊重教师的劳动,十分愿意接近教师,希望与教师合作,把教师看成是父母般的亲人。他们愿意向老师袒露内心世界,分享自己的喜怒哀乐。 孔子云:“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学生不是完人,更不是超人,犯错误是学生的特权,是他们成长过程中必然会出现的正常现象,因此,不必对犯了一点小错误的学生横眉竖眼、冷嘲热讽甚至恶语相向。相反只有对他们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严中有爱,严而有度,爱而有方,才会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实现教育的目标。 因此,在教育过程中,无私地奉献师爱,既是教育成功的关键,又是衡量一位教师素质的重要表现。 “情在左,爱在右,走在生命的两旁,随时播种,随时开花。”这是笔者最喜欢的冰心老师的一句话。每当默念它,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