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试论当代艺术及动画结合
试论当代艺术及动画结合[摘要]在中国当代艺术发展得如火如荼的今天,当代艺术以各种形式出现在观众面前:行为艺术、裸体作画、头发书写、拼贴、现成品、影像、装置等,艺术家们调用了各种能想到的媒介来满足其观念的表达。但动画这种形式是最近几年才开始运用到当代艺术中的。近几年随着电脑动画软件的普及,为一个人完成一部动画短片提供了技术保障。一些敏感的艺术家开始尝试使用动画这种表现形式进行艺术创作,并以其独特的表现力,成为当代艺术中又一朵奇葩。
[关键词]当代艺术;影像;动画
“85”新潮打开了中国当代艺术之门,这之后的中国艺术形式也发生了截然不同的变化,一改过去单一的架上绘画形态。在这个激荡的时代,一种新的媒介——影像,也随之进入了当代艺术的作品中。
在中国的20世纪90年代末,特别是21世纪初的几年里,一种古老的艺术形式——动画,突然获得了新的生命力!一些敏感的艺术家开始尝试把这种艺术形式融入自己创作中,很快就有了一些艺术家把自己的主要创作方式改成了艺术“动画”。他们把自己的艺术动画作品与其他画家的绘画同样在画廊或是博物馆里进行展出、出售以及被人收藏,等等。一种介于传统“动画”与艺术之间的一种新的——艺术动画,在中国悄然兴起,它缺少传统动画的叙事性,但又比绘画更能叙事!这种新的艺术形式,值得我们去了解、研究。
一、20世纪20年代的先锋艺术与动画、影像结合的尝试
20世纪末21世纪初,在欧洲的美术界掀起了一场现代艺术的革命,从印象派开始到后面的野兽派、未来派、达达派、超现实主义等许许多多画派相继产生。在这之后,很多的电影人也在进行一次重要的探索,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1)电影的表现形式;(2)电影的叙事形式,进行了大量的探索并取得了相当的成绩。在电影界派生出来的学派,与美术界有很深的渊源,这也是先锋艺术(美术)与先锋影像最接近、融合得最好的一次。
第一,“纯电影”形式的实验:一些从事绘画的画家参与到了电影的创作,如法国立体主义画家费尔南·莱谢尔,他一开始从事电影创作的意图是要以电影的手段来进行他在绘画方面的研究,所以他在创作中自然地意识到电影完全可以摆脱叙事和演出的桎梏。他在《机器的舞蹈》(1923年)中,将日常生活中自然运动的物象,如:钟摆、女孩儿荡秋千、上楼梯的妇女和活动的木马,等等,同以电影手段使之运动起来。并和招贴画和报纸的标题等一些立体派画家所喜爱的造型物体加以并列,形成了一幕的确富有电影化运动效果的“机器的舞蹈”。
在这部影片中,使用了很多偶动画片的技巧和动画片的构成元素,所以这部影片也是导演有意识地将动画、影像结合的一次标志性的综合运用。当然在这之前的早期电影的重要代表——法国的乔治·梅里爱,这位天才的导演发明了很多拍摄技巧,如:两次曝光、多次曝光、合成照相、画托、移动摄影,等等。在他创造的世界第一部科幻片《月球旅行记》(1902年)里,也大量用到动画的技巧(逐格拍摄),创造出了惊人的、超现实的登月效果,可以说乔治·梅里爱是最早把动画引入电影的人。
另外还有法国“纯电影”的倡导者亨利·希美特拍摄了《纯电影的5分钟》(1926年),谢尔曼·杜拉克被肖邦的音乐所启发创作了《957号唱片》(1928年),也曾被德彪西音乐所启发创作了《阿拉伯花市》(1929年)等。
第二,达达主义无理性的电影实验:达达主义的艺术主张,被看做是荒谬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产物。达达主义的艺术家们以无政府主义者巴枯宁的“破坏就是创造”的政治口号作为自己的美学信条,以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杰作作为讽刺的对象,向传统艺术观进行挑战。最具有代表意义的是杜桑的《带胡须的蒙娜丽莎》。这一反艺术的艺术流派与20年代超现实倾向的电影美学相吻合,并在实验电影中找到了自己的位置。曼·雷伊的《回到理性》(1923年),是达达主义的第一部作品。而翌年,由雷内·克莱尔拍摄的《幕间休息》,则成为达达主义最为杰出的一部代表作品。
第三,超现实主义电影追求的绝对现实:达达主义电影中的超现实性的美学追求,最终导致超现实主义电影的诞生。正如文学和绘画从达达主义演变到超现实主义一样。超现实主义的电影制作者们,在达达主义电影的无逻辑无理性的美学基础上“试图把梦境、心理变化、无意识或潜意识过程(主要是受弗洛伊德的影响,小部分是受马克思主义的影响)搬上银幕”。创造出一种存在于艺术家内心的、超越梦幻与现实的绝对现实的电影作品。
超现实主义成为许多先锋派电影艺术的最终归宿。谢尔曼·杜拉克拍摄的《贝壳与僧侣》(1927年),刘易士·布努艾尔拍摄的《一条安达鲁狗》(1928年),加斯东·拉韦尔拍摄的《珍珠项链》(1929年)以及曼·雷伊拍摄的《海之星》(1929年),等等,都成为这一时期超现实主义的代表作品。在这些具有戏剧因素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