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学年高中语文《登岳阳楼》作品赏析-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登岳阳楼》
■傅庚生\《登岳阳楼》赏析
这首诗的意境是十分宽阔宏伟的。
诗的颔联“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是说广阔无边的洞庭湖水,划分开吴国和楚国的疆界,日月星辰都像是整个地飘浮在湖水之中一般。只用了十个字,就把洞庭湖水势浩瀚无边无际的巨大形象特别逼真地描画出来了。
杜甫到了晚年,已经是“漂泊西南天地间”,没有一个定居之所,只好“以舟为家”了。所以下边接着写:“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亲戚朋友们这时连音信都没有了,只有年老多病的诗人泛着一叶扁舟到处漂泊!从这里就可以领会到开头的两句“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本来含有一个什么样的意境了。
这两句诗,从表面上看来,意境像是很简单:诗人说他在若干年前就听得人家说洞庭湖的名胜,今天居然能够登上岳阳楼,亲眼看到这一片山色湖光的美景。因此清人仇兆鳌就认为:“‘昔闻’‘今上’,喜初登也。”(《杜诗详注》)但仅这样理解,就把杜诗原来的意境领会得太浅了。这里并不是写登临的喜悦;而是在这平平的叙述中,寄寓着漂泊天涯,怀才不遇,桑田沧海,壮气蒿莱……许许多多的感触,才写出这么两句:过去只是耳朵里听到有这么一片洞庭水,哪想到迟暮之年真个就上了这岳阳楼?本来是沉郁之感,不该是喜悦之情;若是喜悦之情,就和结句的“凭轩涕泗流”连不到一起了。我们知道,杜甫在当时的政治生活是坎坷的,不得意的,然而他从来没有放弃“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抱负。哪里想到一事无成,昔日的抱负,今朝都成了泡影!诗里的“今”“昔”两个字有深深的含意。因此在这一首诗的结句才写出“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眼望着万里关山,天下到处还动荡在兵荒马乱里,诗人倚定了阑干,北望长安,不禁涕泗滂沱,声泪俱下了。
这首诗,以其意境的开阔宏丽为人称道,而这意境是从诗人的抱负中来,是从诗人的生活思想中来,也有时代背景的作用。清初黄生对这一首诗有一段议论,大意说:这首诗的前四句写景,写得那么宽阔广大,五、六两句叙述自己的身世,又是写得这么凄凉落寞,诗的意境由广阔到狭窄,忽然来了一个极大的转变;这样,七、八两句就很难安排了。哪想到诗人忽然把笔力一转,写出“戎马关山北”五个字,这样的胸襟,和上面“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一联写自然界宏奇伟丽的气象,就能够很好地上下衬托起来,斤两相称。这样创造的天才,当然就压倒了后人,谁也不敢再写岳阳楼的诗了。
黄生这一段话是从作诗的方法去论杜诗的,把杜诗的意境说成是诗笔一纵一收的产物,说意境的结构是从创作手法的变换中来。这不是探本求源的说法。我们说,诗的意境是诗人的生活思想从各方面凝结而成的,至于创作方法和艺术加工,炼字炼句等等,只能更准确地把意境表达出来,并不能以这些形式上的条件为基础从而酝酿成诗词的意境。昔人探讨创作问题,偏偏不从生活实践这方面去考虑,当然就不免倒果为因了。(选自《唐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年版)
■刘开扬\杂谈杜诗《登岳阳楼》
宋人方回曾上岳阳楼,见右壁写杜甫的《登岳阳楼》,左壁写孟浩然的《临洞庭湖》诗,他说:“岳阳楼天下壮观,孟杜二诗尽之矣。”又说:“后人不敢复题矣”。(《瀛奎律髓》卷一批)元人赵汸也有类似的说法,他还引陈与义(简斋)的《渡江》诗和朱熹的《登定王台》诗,说是二诗“最近似之”(《杜律赵注》卷三)。但其实他们只重视这几首诗的写景壮阔,而没有对其思想性和艺术性作全面的深入分析,区别其差异,评定其高下。认真说来,陈、朱的诗和杜甫的诗是距离得很远的,就是孟浩然的那首诗,也不如杜甫的这诗深厚、艺术性高而思想性强,这是由于诗人们的艺术修养有差异,而政治认识和生活体验更有浅深正误的不同。这一些,历来的论家是注意得不够或者根本忽略了的。
陈与义的诗写景并非不好,“摇楫天平渡,迎人树欲来,雨余吴岫立,日照海门开,虽异中原险,方隅亦壮哉”,这里表现了他对江南(指今湖南一带地方)的山川的热爱,并不下于对他的故乡中原之地(他是洛阳人),但“江南非不好,楚客自生哀”,屈原、庾信,各有所哀,陈与义哀的是什么呢?诗里没有表现出来。朱熹的那首诗前半怀古,写得平常,五六两句“日月东西见,湖山表里开”,虽然壮阔,但较为板滞,不够生动。结尾说:“从知爽鸠(鹰)乐,莫作雍门哀”(用《说苑》雍门子周鼓琴事),也很泛泛。陈与义、朱熹的诗都不如孟浩然的“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称天),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写洞庭湖景极其生动,读后如见浩渺的湖水及其冲激之状。且后半“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也较陈与义的诗为显豁。然而即此也有缺点,诚如王夫之所说:“以舟楫、垂钓钩锁合题,却自全无干涉。”(《姜斋诗话》卷下)更重要的是他只为个人的失意悲叹,虽然也反映了“圣明”的封建时代士人同样没有政治出路的社会现实,他从前在长安不为皇帝所用,如今只有上书给州郡长官(原题下有“献张相公”,指荆州长史张九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四年级语文上册《观潮》教案-冀教版.doc
- 四年级语文上册《落花生》课件3-北师大版.ppt
- 四年级语文上册《草原》课件4-北师大版.ppt
- 四年级语文上册《草原》课件3-北师大版.ppt
- 四年级语文上册《落花生》课件2-北师大版.ppt
- 四年级语文上册《记金华的双龙洞》教案-鲁教版.doc
- 四年级语文上册《触摸春天》教案-鲁教版.doc
- 四年级语文上册《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学实录-鲁教版.doc
- 四年级语文上册《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案-鲁教版.doc
- 四年级语文上册《落花生》课件1-北师大版.ppt
- 学年高中语文《祭十二郎文》作品赏析-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doc
- 学年高中语文《种树郭橐驼传》作品赏析-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doc
- 学年高中语文《虞美人》作品赏析-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doc
- 学年高中语文《苏幕遮》作品赏析-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doc
- 学年高中语文《蜀相》作品赏析-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doc
- 学年高中语文《越中览古》作品赏析-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doc
- 学年高中语文《长恨歌》作品赏析-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doc
- 学年高中语文-第四单元-第16课-段太尉逸事状课件-粤教版必修5.ppt
- 学年高中语文-第四单元-第17课-游褒禅山记课件-粤教版必修5.ppt
- 学年高中语文-第四单元-第18课-郑伯克段于鄢课件-粤教版必修5.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