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控制二氧化碳排放量对我国GDP增长影响.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控制二氧化碳排放量对我国GDP增长影响

控制二氧化碳排放量对我国GDP增长影响摘要:被誉为“拯救人类的最后一次机会”的哥本哈根会议于2009年12月7日到18日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此次大会共有192个国家的代表出席,各国围绕责任共担的焦点问题,对控制温室气体排放量表明了立场并作出了相应的承诺。作为二氧化碳排放量仅次于美国的中国,义不容辞地在会议上表明了自己减排的决心。但是,这对正在逐渐起步的中国经济来说,是一次灾难性的打击,还是一次潜藏的机遇?我认为,经济与生态是可以携手并进的。只要控制二氧化碳排放量选择以科学、合理的方式进行,从长远看,将会给我国GDP带来广阔发展空间和强劲增长动力。 关键词:减排 必要性 方式 GDP 影响 一、控制二氧化碳排放量势在必行 当人类正在享受着工业革命的成果,过着与以前相比极端丰富的物质生活的同时,有没有想过,此时的地球,有多少冰川在融化,有多少岛屿被淹没,有多少动物被迫迁徙,又有多少物种正在灭绝的边缘挣扎。而这种种,都将会给人类自身带来毁灭性的打击。把控制二氧化碳排放量提上历史进程,已经刻不容缓。 1、生态环境恶化,人类生存面临严重威胁 二氧化碳是一种无色、透光、阻热的气体。当太阳光能量以光线形态射进地球时,因为二氧化碳会透光,便透过二氧化碳射到地球表面;当地球表面吸收光线产生热能时,因为二氧化碳会阻热,便无法将热散到太空中。如果大气二氧化碳含量太多,地球就变成一个大温室,温度会因为二氧化碳的效应而升高,这就是所谓的全球变暖。全球变暖的发生会导致海平面升高,预计从1900年至2100年地球的平均海平面上升幅度将介于0.09米至0.88米之间。世界银行的一份报告显示,即使海平面只小幅上升1米,也足以导致5600万发展中国家人民沦为难民。全球变暖的发生还会导致病虫害的增加。美国科学家近日发出警告,由于全球气温上升令北极冰层溶化,被冰封十几万年的史前致命病毒可能会重见天日,导致全球陷入疫症恐慌,人类生命受到严重威胁。另外,全球变暖还会造成气候反常,海洋风暴增多,土地干旱,沙漠化面积增大。人们若连生存环境都失去了,还谈经济发展又有什么意义呢? 2、大国的责任,哥本哈根会议的承诺 在哥本哈根会议上,中国以一个负责人的大国形象,承诺在2012年前共同削减温室气体排放并帮助脆弱地区应对变暖带来的灾害。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领导人会议上发表了题为《凝聚共识 加强合作 推进应对气候变化历史进程》的重要讲话,表明中国始终把应对气候变化作为重要战略任务。1990至2005年,中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强度下降46%;在此基础上,中国又提出,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如此一来,从国际责任与义务的角度来看,中国控制二氧化碳排放量也是必须的。 3、中国自身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飞速发展,中国正面临着来自能源、资源以及环境方面的巨大挑战,并逐渐成为国家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重大瓶颈。调整产业结构,抓住机遇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真正实现节能减排已成为中国经济的必然选择。通过控制二氧化碳排放量的方式来推动中国经济的发展,正是如今与中国经济形势相适应的一种发展方式。 二、适应经济发展的科学、合理的减排方式 当我们意识到肆无忌惮地排放二氧化碳将会给整个地球和人类带来毁灭性的影响的时候,要实现经济与生态的携手并进,能够选择科学、合理的方式来减排就显得尤为重要了。若是方式选择不当,比如操之过急或是持一种科学决定论(认为人类陷入生态灾难时,科学大军将会及时解救我们),不仅不能起到保护地球生态环境的作用,而且还会使我国GDP的增长陷入窘境,甚至倒退。相反,若是选择了科学、合理的减排方式,不仅能够遏制过多的二氧化碳对我们生存环境的威胁,而且还会给我国GDP增长带来契机。 1、“循序渐进式”减排 中国有13亿人口,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刚刚超过3000美元,按照联合国标准,还有1.5亿人生活在贫困线以下,发展经济、改善民生的任务十分艰巨。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的关键阶段,能源结构以煤为主,降低排放存在特殊困难。如果片面强调减排的绝对数量,将会给正在处于发展关键阶段的中国经济带来沉重打击,使中国经济陷入困境,导致中国经济发展停滞甚至倒退。更为明智的做法,便正如中国政府于哥本哈根会议上所作出的承诺:争取到2020年中国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将比2005年下降40%~45%。“单位GDP”意味着减排质的提高而非单纯依靠绝对量的增长,这便为中国在控制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同时发展相关低碳产业提供了一个广阔的空间和发展前景。 2、优化产业结构,逐步淘汰能源利用率低的企业 中国经济发展目前存在的问题主要就是结构不合理,特别是产业结构不合理,主要是两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