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急性脑血管病恢复期死亡51例临床研究
急性脑血管病恢复期死亡51例临床研究摘要:目的:观察临床上导致急性脑血管病恢复期患者死亡的主要和常见原因,并对其进行分析。方法:选择 2010至 2011年,在我院死于恢复期的脑血管病住院患者51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该类患者的死亡因素。结果:625例急性脑血管病患者,恢复期中死亡51例,死亡原因分别是: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多器官功能衰竭(MOF)、心功能衰竭、呼吸功能衰竭、肺部感染等。结论:急性脑血管病在恢复期常见的死亡原因与急性期有一定的差异,但还是有相同一致的因素,急性脑血管病恢复期患者应密切观察患者心肺功能、控制好肺部感染,预防脏器衰竭,以减少该类患者的死亡率。
关键词:急性脑血管病恢复期 死亡 临床分析
【中图分类号】R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879(2012)02-0256-01
1 资料与方法
临床资料。
患者是2010至 2011年,在我院患有急性脑血管病住院患者进行预后观察,其中恢复期的急性脑血管病患者625例,死亡51例。
1.1 一般资料。
死亡患者51例,其中男38例,女13例;年龄59~81岁,平均年龄69±12岁; 51例患者中有如下的疾病史:高血压病史13例,糖尿病史19例,心脏病2例,共济失调患者1例,气管炎、支气管炎患者3例,脑血管病3例。51例患者患病至稳定时间为9±4.7(d),病情稳定后再次恶化的时间间隔为21±9(d),再次发病至死亡的时间为17±9(d)。
1.2 症状及体征。
将51例恢复期死亡患者治疗前主要临床症状和体征进行统计,统计结果详见表1。
经过对上述患者进行治疗,51例均有较好改善,肺部感染、心脏功能、肾功能、糖尿病、高血压、意识障碍等均得到了良好的控制,肌力在一定程度上有所提高。
1.3 影像学检查。
51例患者入院时均对其进行了头部影像学检查,对其患病部位进行了分类统计,统计结果见表2。
51例患者经过治疗,21例脑出血患者病灶减小或者出血吸收者16例,其他患者头部检查未见明显改善。
2 结果
对以下出现因不同原因出现死亡的患者进行统计分析:51例患者死亡以肺部感染为第一要素,其次是心血管系统疾患,以下依次是消化道出血、糖尿病、其他继发感染等,详细统计见表3。
2.1 肺部感染。
该因素是急性脑血管病恢复期患者死亡的主要因素之一,本病患者自身状态差,免疫力低下,病情恶化后[1],部分患者明显出现高热、呼吸不畅、肺部罗音等呼吸系统症状,最终引发呼吸衰竭而死亡。2例患者无明显体温升高,血常规检查,白细胞升高,中性粒细胞增多,诊断肺部感染后,死亡。
2.2 心血管系统疾病。
本研究组内心脏功能异常患者为6例,但最终死亡与心血管系统疾病的患者数量为12例。其中8例死亡于心肌梗死,8例患者为入院时均为检测出异常情况,另外4例死于心力衰竭,入院时检测心电图均有改变,心脏功能明显较差。
2.3 消化道出血。
急性消化道出血是本病的另一主要死亡因素。临床上急性脑血管病患者常会伴有消化道出血症状,当患者长期处于疾病状态下时,自身饮食状态下降,可诱发消化系统疾病进展,导致消化道出血[2],本组有5例患者均出现大量消化道出血死亡。
2.4 其他继发性性感染。
除肺部感染外,仍有一些感染是该类患者不能避免的,如尿路感染、褥疮、坠积性肺炎等[3]。2例患者入院时既有肾功能损伤,入院后继发尿路感染,最终引发急性肾功能衰竭,死亡。1例因患者长期卧床,护理不当,导致褥疮的产生,最终导致血液感染,死亡。这些因素均可引发患者某个器官或者多器官衰竭,造成患者死亡。
3 总结
临床上,急性脑血管病患者常伴有肺部感染、急性肺损伤、消化道出血、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多器官功能衰竭(MOF)。某些因素在患者恢复期直接影响了预后,如器官功能障碍、脏器功能衰竭、肺部感染等。本病患者在年龄上很大一部分是年龄偏大的患者,该类患者整体功能较差,常伴有高血压、冠心病或糖尿病等基础疾病。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脑血管的储备、反应能力,脑的代谢能力及神经元对缺血的耐受能力下降[3]。对待这样的患者,临床上应该密切关注患者轻微的症状,都会影响到全身重要组织,甚至出现功能衰竭。在对患者护理方面应该对家属护理常识的教育及管理,对预防褥疮、呼吸道及泌尿道感染等疾病有着重要作用。此外,还应该密切观察患者的意识、面色、呼吸、脉搏、血压、体温等。
本研究通过对51例急性脑血管病恢复期死亡患者病例,从患者入院、治疗到恢复期死亡分析,我们应充分认识患者自身差异、年龄、既往史,密切观察临床变化情况,做到早预防、早控制、早治疗,降低患者病死率。
参考文献
[1]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建筑物渗漏原因及防治方法.doc
- 建筑物墙体裂缝原因及防治.doc
- 建筑物渗漏原因研究及控制技术探究.doc
- 建筑物砖混结构加固设计及施工.doc
- 建筑电气安装及相关专业配合施工问题探析.doc
- 建筑电气及智能化专业实践教学改革及实践.doc
- 建筑电气安装工程施工方法及安全技术措施探析.doc
- 建筑电气安装技术要求及质量控制.doc
- 建筑电气施工中问题及对策探究.doc
- 建筑电气绿色照明系统节能设计探究.doc
- GB/T 45498.2-2025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障卡一卡通规范 第2部分:应用规范.pdf
- GB/T 37507-2025项目、项目群和项目组合管理项目管理指南.pdf
- 《GB/T 45498.3-2025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障卡一卡通规范 第3部分:安全规范》.pdf
- 中国国家标准 GB/T 37507-2025项目、项目群和项目组合管理项目管理指南.pdf
- 中国国家标准 GB/T 20236-2025非金属材料的聚光加速户外暴露试验方法.pdf
- 《GB/T 20236-2025非金属材料的聚光加速户外暴露试验方法》.pdf
- 《GB/T 9065.2-2025液压传动连接 软管接头 第2部分:24°锥形》.pdf
- 中国国家标准 GB/T 33523.600-2025产品几何技术规范(GPS) 表面结构:区域法 第600部分:区域形貌测量方法的计量特性.pdf
- 《GB/T 33523.600-2025产品几何技术规范(GPS) 表面结构:区域法 第600部分:区域形貌测量方法的计量特性》.pdf
- GB/T 33523.600-2025产品几何技术规范(GPS) 表面结构:区域法 第600部分:区域形貌测量方法的计量特性.pdf
最近下载
- 大数据环境下电商用户行为分析与预测论文.docx VIP
- 《光纤温度传感器》.ppt
-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护理.pptx VIP
- Python编程基础与应用--课件0103使用PIP管理Python库.pptx VIP
- (2025春新教材)外研版三年级英语下册Unit 3 Yummy food 教学设计.docx VIP
- WH∕T 65-2014 电子图书元数据规范.pdf
- 汕头职业技术学院消防维保服务项目需求书.docx
- J B∕T 8856-2018 -溶解乙炔设备.pdf
- 毕业论文(设计)济宁三号煤矿7.0Mt-a新井设计.docx VIP
- 2024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英语测试卷+听力(原卷+解析).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