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浅论长乐午山风电场工程风机基础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工艺及养护措施.doc

浅论长乐午山风电场工程风机基础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工艺及养护措施.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浅论长乐午山风电场工程风机基础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工艺及养护措施

浅论长乐午山风电场工程风机基础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工艺及养护措施【摘 要】文章针对长乐午山风电场一期工程风机基础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特点,论述了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材料的选择、浇筑工艺要求,以及所采取的养护措施。从实际浇筑效果看,该工程大体积混凝土在高温条件下施工,混凝土的绝热温升、混凝土内外温差,均得到了有效控制。 【关键词】风电场工程;大体积;混凝土; 浇筑工艺;温控;措施 概述 长乐午山风电场一期工程位于长乐市松下镇,该地区多年平均气温19.3℃,历史最高气温38.7℃,最低气温-1.2℃。该风电场一期工程总装机容量28MW,共安装14台湘电风能单机2MW机组。风机基础厚度为3.0~3.5m,单个基础混凝土方量:561~635m3,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5,属于高强度、大体积混凝土,因此必须控制混凝内外温差不超过25℃,防止产生温度裂缝。 1、砼施工材料的选择 由于本工程风机基础为大体积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5,水泥水化所释放的热量很大,随着水泥水化热的产生,内部混凝土温度与外界相差悬殊,当内外温差较大时,就容易在混凝土表面产生巨大拉应力,当拉应力超过混凝土的极限抗拉强度时,就会导致混凝土产生裂缝。因此,如何有效的降低混凝土内部温升,在混凝土材料的选用上尤为关键。 1.1材料的选用 (1)水泥:水泥品种及用量直接影响水化热的高低,本工程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强度等级42.5,加适量粉煤灰,目的是降低水泥的水化热。 (2)骨料:根据当地骨料生产现状,粗骨料采用粒径16~31.5mm碎石,采用粒径大的粗骨料,可减少水泥用量,最终减少水泥水化热。碎石含泥量要求小于1%。细骨料采用中砂,含泥量要求小于3%。 (3)外加剂:采用缓凝高效减水剂,由于缓凝高效减水剂具有较高的减水率,在水灰比不变的情况下,可降低水泥用量,最终降低水泥水化热。其缓凝作用在满足施工工艺的同时,可延缓水泥的水化,从而推迟水化热峰值,有利于温升控制。其缓凝作用还有利于避免出现施工冷缝。 2、砼浇筑工艺要求 (1)采用“斜面分层”即采用“一个坡度、循推进、一次到顶”的浇筑方法。 (2)混凝土在振捣时,分层厚度控制在400mm左右,振捣棒直上直下,快插慢拔、插点均匀,插点形式为行列式,插点距离600mm左右,上下层振动搭接50—100mm,并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始终保持每个斜面的上下都各布设一道振捣器,上面的一道振捣器布置在混凝土卸料处,保证上部的混凝土振捣密实,下面的一道布置在近坡脚处,确保下部混凝土密实,随着混凝土浇筑方向推进,振捣器也应相应跟上。 (3)混凝土浇筑从低处开始,从一端向另一端推进,保持混凝土沿基础全高均匀逐层上升。为保证在下一层混凝土初凝之前,将上一层混凝土灌下,要求每次浇灌的宽度不超过l米。浇筑混凝上要连续进行。斜面分层浇灌时,要保证在下一层混凝土初凝之前,将上一层混凝土灌下,并捣实完毕,使上、下两层混凝土能结合良好,避免产生施工冷缝。上、下两层时间间隔一般要求不超过2小时。如必须间歇,其间歇时间要尽量缩短,并在前层混凝上凝结之前,将次层混凝土浇筑完毕。 (4)应特别注意钢筋密集处混凝土振捣要振实,尽量避免浇灌时段在此停歇或交接班。 (5)按交底要求控制好浇筑面的高程和平整度。 (6)浇筑混凝土时,应经常观察模板、支架、钢筋、预埋件的情况,当发现变形或位移时,应立即停止浇筑,并应在已浇筑的混凝土初凝前修整好。 (7)振捣时、移动间距不宜大于振捣作用半径的1.5倍,振捣时应做到快插慢拔,插点要均匀排列,逐点移动,顺序进行,不得遗漏,做到均匀振实。振点成行列式或梅花式排列,振点间距不大于振捣棒作用半径的1.5倍(一般为30-40cm)。振捣上层混凝上时,振动棒必须插入下层混凝上表面3-5cm,以消除两层间的接缝,使上、下层紧密结合。每点振动时间10一15S以混凝土泛浆不再溢出气泡为准,不可过振。振捣时应避免碰撞钢筋、模板、预埋件。 (8)夜间浇捣混凝土要保证有足够的照明,以便观察混凝土浇捣状况,确保不蜂窝,不麻面。 (9)混凝土表面处理:经振捣后的大体积混凝土为保证不因表面温度散失而造成砼内外温差过大形成温度裂缝,在面层振捣完后,按标高要求,一次性用长尺刮平,压实,然后覆盖保温材料。 3、大混凝土温度控制及养护措施 大体积混凝土应由专人进行养护,采用蓄热法养护混凝土,混凝土浇筑完毕后的12小时以内,对混凝土表面加以覆盖塑料膜和保温麻袋保湿养护,持续养护时间以温度监测结果为准。当温度监测显示内外温差小于25℃时,撤除薄膜,混凝土表面加5cm细砂,浇水养护,保持混凝土表面处于湿润状态。养护期内(含撤除保温层后)混凝土表面应始终保持温热潮湿状态(塑料膜内应有凝结水)。 混凝土浇筑后做好测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