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研组建设案例分析.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教研组建设案例分析

教研组建设案例分析 案例一:善于在“执行”与“创新”之间寻找衔接,积极注入个人思想和研究成分   以下是一位教研组长的工作记录与反思:   ?通常,教研活动中传达布置完工作后,由分管教导总结,老师们做记录。但我想,教研活动难道就是这样的?一个大胆的想法冒了出来:何不做到教研活动既有上情下达,同时又留出时间给老师们交流。在一次大组教研活动中,我向大家袒露了我的想法。不料话音刚落,一向平静的会议室有些骚动,有的老师说:“没什么可交流的,浪费时间,还不如批批本子的好。”有的说:“教研活动就是组长讲,我们又能讲什么呢?”还有的干脆说:“我们不会讲,以前从来没有这样做过。”当时,在座的分管教导并没有做任何反应。这可怎么办?在大家你一句、我一句的话语中,我觉得很难收场!第二天一早,我调整了自己的安排,抽时间去听一位备课组长的课。听完课,我认真地和这位备课组长展开交流,对她这节课中几处成功的地方进行了表扬,然后,请她说说自己对这节课的想法。我们交谈得很愉快。最后,我请她将我们探讨的内容,在下次大组活动中向大伙讲讲。她听了后,有些为难。经过再三的做工作,她勉强同意了。   那次的活动,在完成必要的工作布置后,我用掌声请出了这位老师谈一谈上次听课后的感想,期间,我及时为她补充……就这样,一次有一点探讨和研究味道的教研活动在你推我助中开始了。这或许是一次转型和突破,以此为起点,日后的“主题式教研系列活动”、“关键教学事件研讨与叙事撰写活动”等纷纷应运而生。   由上面的片段不难发现,在处理好“执行”同“创新”之间的关系时,其中的关键是抓住这么几个环节:一是“确认”,即确切理解学校或教导处教学工作的内容和标准要求,不曲解甚至误解;二是“对比”,就是基于学校的工作要求,同本组的教研需求、自己的想法等作比较,建立质性联系;三是“活化”,就是找准行动抓手,使教研内容具体化、可操作;四是“提升”,即不断实践,在新的循环中总结提升,形成自己的教研风格和套路。   案例二.敏锐地捕捉教学中的关键“小事”,将细节合理放大,形成载体或抓手,连续驱动教研   确立合适的教研专题和内容,历来是教研组有效开展工作的重要前提和操作环节,教研组长应该发挥实质性的引领作用。   下面是两个有关的片段:   我发现有几位老师批改作文特别用心,写的眉批、总评真让我拍手称好。忽然,一个念头在我的脑海闪现,何不利用此机会让大家探讨探讨?于是,利用教研活动时间,我搞了一次作文批改的展示。当大家看完作文本围坐下来后,我还没说开场白,老师们已开始大发感慨:“她们批得真好!我自叹不如!”“沈老师两句总评的话怎么写得那么好?这是基本功哦!”“她们这两个班的作文篇篇都挺好的,老师平时确实是花了大力气的。”……一番感慨之后,我请两位老师谈了自己批作文的心得。她们都讲到批改作文没有固定模式,全凭一颗欣赏的心。大家又接着她们的话题对比起自己的批改情况,并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果然不出所料,原本安排的一次作文批改交流观摩成了作文批改的专题研讨活动。   由于经常听老师们的课,参与各年级的语文教研活动,我渐渐发现各备课组都在有意识地扩充学生的阅读量,在想方设法补充阅读篇目。由此,我想是否可以在这方面做些文章呢?于是召集各教研组长开会,把我的想法告诉大家。我的设想得到了大家的响应和支持,原来大家都感到我们在这方面做了很多,却没有及时总结、归纳,有必要整理一下思路,总结出一些规律。经过商讨后,我们定出了“我阅读我快乐”的专题研究主题,并围绕专题,各年级分别制定出子课题,围绕子课题在一学期中上一堂研讨课,开展一次语文阅读活动,写出一篇经验总结。   三年级老师围绕组内的“课外阅读实效性初探”课题,上了《松鼠的尾巴》一课;四年级老师通过实践总结出不同教学时间扩大学生阅读量会取得不同的效果;二年级老师的研究课《壶盖为什么会跳》,反映了低年级课堂改革现状,学生在课内习得的基础上再阅读有关的课外读物,将课内得到的学法进行迁移运用,逐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各个年级的论坛形式不尽相同,或谈、或听课、或辩论……与此同步,每个备课组都自编了配套阅读材料,这为学校开发相应的校本教材打下了基础。   显然,敏感捕捉自身或同伴教学中的关键“小事”,对教研组长有效开展工作,具有奠基作用。其中需要关注几个操作:第一是“感知”,就是在众多教学现象中,及时感知某些“异常”;第二是“转换”,即把值得关注的现象转化成教学问题或经验;第三是“引申”,即把问题或经验通过拓展旁通,使其具有一定的覆盖性,进而形成带有启发性的引领问题。这些环节可以发生在某一次教研活动及时调控的过程中,也可以是对一个阶段系列教研活动的整体策划与组织。   案例三.主动地在同伴或上下级之间担当“润滑剂”,化解矛盾,提升组员的归宿感   ?去年,安排初三备课组长的时候,我从给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shenlan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