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名花欣赏·梅花.ppt

  1. 1、本文档共2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传统名花欣赏·梅花

中国传统名花欣赏 中国名花 《中国花经》 中国花卉有2354种,分属188科、722属。 从中选出“重点花卉”24种,即中国名花。 梅花、牡丹、菊花、兰花 月季、杜鹃花、山茶、荷花 桂花、水仙、竹、铁线莲 扶桑、紫薇、百合、玉兰 海棠、香石竹、芍药、石榴 报春、丁香、紫藤、蜡梅 十大传统名花 1984年,中国园艺学会建议评选“十大传统名花”。 1986年,天津园林学会《大众花卉》杂志组织评选结果为:牡丹、菊花、梅花、杜鹃、山茶花、荷花、水仙、兰花、芍药、桂花。 1987年,上海文艺出版社和上海园林学会、《园林》杂志编辑部、上海电视台“生活之友”专栏联合主办“中国十大传统名花”评选,经海内外约15万人的投票推选,全国100多位园林花卉专家评定,结果为: 梅花、牡丹、菊花、兰花、月季 杜鹃、山茶、荷花、桂花、水仙 十大传统名花 梅 花 牡 丹 菊 花 兰 花 月 季 杜 鹃 山 茶 荷 花 桂 花 水 仙 梅花:一树独先天下春 梅 花 蔷薇科,李属 梅花原产我国。 野梅首先演化成果梅,观赏梅为果梅的一个分支。 有梅之记,始见于《西京杂记》汉初修上林苑,远方各献名果异树,有‘朱梅’‘胭脂梅’,迄今2000年矣。 梅在我国的栽培历史已有3000多年。现有栽培品种300多个。 梅 花 摽有梅,其实七兮!求我庶士,迨其吉兮! 摽有梅,其实三兮!求我庶士,迨其今兮! 摽有梅,顷筐塈之!求我庶士,迨其谓之! ——诗经·召南 梅 花 南北朝以前,栽培梅树只为收成果实 水火醯醢盐梅,,以烹鱼肉——左传  赏梅大抵始于汉代,但直到宋代观赏梅花的地位才得以确立 梅 花 花期独早,二十四番花信之首 冰枝嫩绿,疏影清雅,花色美秀,幽香宜人,被誉为花魁 崇高品格和坚贞气节象征龙的传人之精神 与松,竹并称为“岁寒三友” 梅 花 梅具四德,初生为元,开花为亨,结子为利,成熟为贞。 梅花五瓣,象征五福——快乐、幸福、长寿、顺利、和平, 寿联常有“梅开五福,竹报三多”,寓意吉祥 常被民间作为传春报喜的吉祥象征 梅 花 迎雪吐艳,凌寒飘香,铁骨冰心 梅花象征坚韧不拔,百折不挠,奋勇当先,自强不息的精神品质 梅花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具有强大而普遍的感染力和推动力 全国上至显达,下至布衣,几千年来对梅花深爱有加 文学艺术史上,梅诗、梅画数量之多,足以令任何一种花卉都望尘莫及 梅 花 卜算子·咏梅 毛泽东 风雨送春归 飞雪迎春到 已是悬崖百丈冰 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 只把春来报 待到山花烂漫时 她在丛中笑 梅 花 至晋,有咏梅诗现,相陆凯有“折梅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句。 南北朝时,关梅诗文、韵事益盛。 唐相宋璟、杜甫、白居易、柳宗元、张九龄、李白、韩愈、李商隐、杜枚等皆有诗作传世。 宋林逋(和靖)、苏轼、秦观、王安石、陆游、范成大等,亦有甚多咏梅诗词名世。 梅 花 咏梅 王冕 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 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 梅花 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梅 王琪 不受尘埃半点侵,竹篱茅舍自甘心。 只因误识林和靖,惹得诗人说到今。 梅 花 红 梅 苏轼 怕愁贪睡独开迟,自恐冰容不入时。 故作小红桃杏色,尚余孤瘦雪霜姿。 寒心未肯随春态,酒晕无端上玉肌。 诗老不知梅格在,更看绿叶与青枝。 红 梅 王十朋 桃李莫相妒,夭姿元不同。 犹余雪霜态,未肯十分红。 岭上红梅 范大成 雾雨胭脂照松竹,江面春风一枝足。 满城桃李各焉然,寂寞倾城在空谷。 梅 花 梅入画,有史载始于南北朝,至宋僧仲仁方盛,称“墨梅始祖”。 中国历代具有代表性的画梅名家有: 南宋:扬无咎 元代:王元章(王冕) 明代:陈宪章、王谦、盛行之 清代:罗聘、金农、 李方膺、汪士慎 现代:齐白石、关山月、朱宣咸、 董寿平、王成喜 梅 花 梅 花 梅 花 梅 花 梅妻鹤子 典出——宋.沈括.《梦溪笔谈》.卷十.人事。后比喻清高或隐居时也作:梅鹤因缘、妻梅子。 北宋处士林逋(和靖),隐居杭州孤山,不娶无子,而植梅放鹤,称“梅妻鹤子”,被传为千古佳话。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山园小梅》 梅 花 《金陵志》载“宋武帝女寿阳公主日卧于含章殿檐下,梅花落于额上,成五出花,拂之不去,宫人皆效之”。 此梅花图案用于美化之始,称“梅花妆”或“寿阳妆”。 梅 花 若缀寿阳公主额,六宫争肯学梅妆——红蔷薇·牛峤 小舟帘隙,佳人半露梅妆额,绿云低映花如刻——醉花魄·汪藻 梅 花 观梅胜地:中国四大梅园 南京梅花山梅园 武汉东湖磨山梅园 上海淀山湖梅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