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会园夸胜——
應奎收名——文化史札記 1
會園誇勝——
早期的 “師子林”及相關詩、畫
提要:元平江路、明蘇州府城東北隅的 “獅子林”亦 “師子林”,最初 由中峰和尚明本
的徒孫爲其師天如和尚維則所建,以石山的精巧和構築的幽勝,也就是 “自然”與 “人工”
結合的佈局而聞名當世。那以後,菩提正宗寺的主人 “天如則公”和他的繼任 “卓峰立公”、
“如海因公”,一直執行著吸引、友善文士的 “政策”,從而贏得歐陽玄、李祁、張翥、鄭
元祐、高啓、王彜、王行、張適等的題詠、朱德潤、倪瓚、徐賁等的繪畫,成就了一段非常
輝煌的園林 “文化”佳話。特別是關於釋道衍亦姚廣孝的傳聞,更爲這座園林的早期歷史添
上了更多的 “傳奇”色彩。迨明中葉以後, “師子林”雅會不復,人們每從存留的詩、畫中,
懷念和想象過去那段 “不尋常”的日子。
一
今江蘇蘇州市,於元、明代分別爲 “平江路”、 “蘇州府”。《元史》卷六二 〈地理志〉:
1
“平江路。唐初爲蘇州,又改吳郡,又仍爲蘇州。宋爲平江府。元至元十三年,升平江路” 。
2
《明史》卷四○ 〈地理志〉: “蘇州府。元平江路。太祖吳元年,曰蘇州府” 。 “平江路”
亦 “蘇州府”城中,有聞名遐邇的園林 “獅子林”亦 “師子林”。當時,這座園林猶爲佛教
寺院所有,故又名 “獅子林庵”。《正德姑蘇 (蘇州府)志》卷二九:“獅子林庵,在城東北
3
隅” 。 “師子林”園林和建築的經營,實始於 “中峰”和尚明本的高足 “天如”和 尚維則。
《師子林紀勝集》卷上歐陽玄 〈師子林菩提正宗寺記〉: “姑蘇城中有林曰師子,有寺曰菩提
正宗,天如禪師維則之門人爲其師創造者也。林有竹萬個,竹下多怪石,有狀如狻猊者,故
名師子林。且師得法普應國師中峰本公,中峰倡道天 目山之師子巖,又以識其授受原也。寺
名菩提正宗者,帝師法旨請以是額也。其地本前代貴家別業,至正二年壬午,師之門人相率
出資買地,結屋以居其師,而擇勝於斯焉。因地之隆阜者,命之曰山,因山有石而崛起者,
命之曰峰。曰含暉、曰吐月、曰立玉、曰昻霄者,皆峰也,其中最髙、狀如狻猊,是所 {爲 }
4
[謂]師子峰” 。
與其業師 “中峰”和尚相似, “天如”和尚也是一位禪宗高僧。《師子林紀勝集》 卷上 〈師
子林菩提正宗寺記〉:“師俗姓譚氏,吉安之永新人。江浙諸名山,屢請主席,堅卻不受,遁
迹松江之九峰間十有二年,道價 日振,帝師與以佛心普濟文慧大辯禪師之號,兼與金襴僧伽
梨衣”。 “師每說法參問,多至數百,隨其悟解,開導誘掖。有所質疑,剖析至當,莫不虛
往寔歸。至於安衆,必擇法器,不泛然以容。檀施與資,視師意向,亦不強委。師取供具,
財足即止。諸行省平章,若河南之圖魯、江浙之道童、江西之買住,行宣政院使若岳叔木,
肅政使者若普達實立,稽顙問道,執弟子禮彌恭,旁觀異之。師法施平等,官資崇庳,若罔
2 會園誇勝——早期的“師子林”及相關詩、畫
5
知也” 。鄭元祐 《僑吳集》卷九 〈立雪堂記〉: “昔普應國師 (明本)倡道天 目時,予 (買
住)先君秦國公方平章江浙,以其素學參扣于國師。國師之弟子,東殫三韓,南極六詔,西
窮身毒,北彌龍沙,則其近地,槩可知已。今中吳師子林主者天如和尚,在國師之門,尤爲
得法,上首頴異秀出者也”。 “與其徒休止其中,蒲團禪板,如大叢林勘辨根研,以發明國
師之道。名公貴人向師道風,參拜跪跽,獲聞一言,如飲甘露。然師機用險峻,傾企莫及,
6
至乎杜門卻掃,經歲不出” 。
無論 “師子林”之寺院、還是園林,正是緣 “天如”和尚來棲而興築,來居而聞名。《僑
吳集》卷二 〈惟則天如師子林〉: “天如和尚 (維則)上嗣普應國師 (明本),倡道東南。其
謝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