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九年级政治教学中要学会运用拿来主义.doc
九年级政治教学中要学会运用拿来主义
九年级政治教学中要学会运用拿来主义 初三政治教学中要学会运用拿来主义
政治教学中有这样一种普遍现象,那就是学生往往只注重机械式记忆,忽视理解基础上的记忆,总以为只要会“背”就行,结果是一背就会,背了就忘,一讲就懂,一做就错,一错再错,于是乎,教师有点灰心,学生也没了信心,教师也就继续以前的陈词滥调,稀里糊涂地照灌不误,学生听得也麻木了,只好迷迷糊糊地装懂,最后只能是事倍功半,没有效果,造成了政治课教师厌教,学生厌学这样一种恶性循环状况。
如何改变这种现状,许多教师都在进行着各种不同的尝试。古人有“借鸡生蛋”之说,今人又有“借腹生子”之法,我国的对外开放也是要靠引进外资,借用外国的先进文明成果来发展自己,那我们的政治课教学中为什么不也实行“借一借”,进行所谓的“拿来主义”呢?
为什么要拿来
初三政治本身讲授的道理抽象又深奥,如果就事论事的话,很难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何让学生“忘不了”,必须先让学生“脑轻松”,也只有让学生的大脑处于积极状态,才能记得快,记得牢。“知识只有当它靠积极的思维得来,而不是凭记忆的时候,才是真正的知识”,针对这种现状,我积极提倡政治课要学会运用拿来主义,拿一切可以为政治课服务的东西为政治所用,我在教学过程中,尝试运用这种拿来主义,效果很好。
怎样拿来
能“取各家所长为我所用”确实是个好 ,但在政治课教学中有哪些东西可以拿来呢?我把近几年来在教学实践中的一些经验说来与大家一起探讨。
1、拿歌曲碰撞学生心灵
音乐能给人以美的享受,陶冶人的性情,歌曲本身也是时代的象征,能展现历史,让人回到从前。如我在讲封建土地所有制是地主发财、农民受苦的总根子时,播放音乐<听妈妈讲那过去的故事>,让学生在欣赏音乐时思绪仿佛回到了封建时代,体会到农民过着悲惨生活的根源是“妈妈没有土地”。在讲到祖国面貌巨变的四个表现时,让学生听<走进新时代>回味新中国的成长过程及成就,谈到共产主义社会时,为了更坚定学生的共产主义信念,我播放了<国际歌>,学生听了这些歌后很受感动,有好几个学生争着向我借磁带听,在歌声中同学们轻轻松松地学到了知识,记得也不容易忘记。
2、用小品再现历史
历史已成为过去,但是通过电视、电影的拍摄却能让人们从前,如身临其境,受条件的限制,我们不一定就好能找到的音像材料,但是中国传统的小品却能自编自演,用小品再现历史情境,不仅能让学生充分地展示自己的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更能寓教于乐,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接受知识,加深印象。如在讲原始社会末期阶级的产生时,学生对“只有生产发展一定程度,才能产生阶级”中的“一定程度”难以理解,针对这一难点,我自编了一段小品,事先找了几个同学扮演,学生积极性很高。现摘选中如下:
旁白:在某部落居住的山洞中,族人正围着一堆火商议着什么。
一氏族成员(非常兴奋):报告首领,今天我们又打了个大胜仗,10近年来名战俘,如何处置?请首领指示!
军事首领:哈哈,太好了,照老规矩,赶紧杀了,给兄弟们庆贺一下!
氏族长(略作深思状):且慢,(问会计)我们今年的收成如何?预算过了吗?
会计:报告族长,今年我们又是大丰收,据我预算,除了大伙的粮食,还有好些剩余呢!
氏族长(非常高兴):好,干得不错,战俘留下来,不杀了,我另有安排。
小品表演至此,给学生留下了一个玄念:战俘为什么不杀了呢?对此,我接连向学生问了几个问题:
最初的奴隶是怎么来的?
为什么以前战俘都被 杀死,而现在不杀战俘了呢?
由此可见,阶级只有在生产发展到什么程度才可能产生呢?
通过三个提问,学生自然得出这里的“一定程度“是指有了剩余产品,学生在看小品后一方面被学生自己的表演逗得哈哈大笑,在笑中又豁然开朗,明白了道理,印象颇深。
3、借辩论之名发散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辩论作为一门古老的艺术,深受人们尤其是青少年的喜爱,因为学生天性就喜爱急诊,在急诊中积极地掌握知识,变枯燥为生动,效果很好。在讲为什么要实行计划生育时,我让几个学生分别充当家长与小孩的角色,让小孩去说服家长,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口才,从计划生育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这一大道理谈起,说到法律知识,再到家长的自身利益,直到抒家长说得心服口服,无言以对为止。出乎意料的是,学生在与“家长“辩论的过程中不仅把书中知识运用得恰到好处,而且从多角度去联系,可谓是现学现用,讲得有理有据,也锻炼了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4、用比喻来加深学生的理解
语文中的比喻这种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如能把它适当地拿到政治课教学中则能化难为是易。如在讲到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和目的时,学生往往把目标和目的一把抓,在做题目时张冠李戴,很容易出错,针对这一难点,我把它们的关系作了一个形象的比喻:体育课上体育老师在进行50米测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3-2024学年浙江省杭州市八区县小升初数学试卷(解析版).docx
- TCECS 1240-2023 弃土场工程技术规程.docx VIP
- 《中国建筑的特征》课件(共47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pdf VIP
- 2025年全国航空航天模型锦标赛竞赛规则.pdf VIP
- 最后一片叶子英文剧本.docx
- 地下铁道施工技术课件:基坑的围护结构-排桩.ppt VIP
- 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2全册各章节课时练习题及章末综合测验 含解析.pdf VIP
- 小时工劳务合同范本(2024版).docx
- 湖北工业大学2023-2024学年第2学期《高等数学(下)》期末试卷(A卷)附标准答案.pdf
- 河道开挖工程施工组织设计(184页).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