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修耕植,蓄军资——曹魏财政建设基本方针述论.doc

修耕植,蓄军资——曹魏财政建设基本方针述论.doc

  1.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修耕植,蓄军资——曹魏财政建设基本方针述论.doc

  “修耕植,蓄军资”——曹魏财政建设基本方针述论 关键词 曹魏;军粮;屯田;租调;节俭 一、曹魏确立“修耕植。蓄军资”为财政建设基本方针的原因 曹魏财政在发展过程中,以什么作为指导财政收支活动的基本方针?或者说其财政收支活动要处理的核心问题的是什么?对此史无明文。不过,我们分析有关资料之后认为,初平三年(公元192年)十二月,毛玠向曹操提出的“修耕植,蓄军资”,后来成为曹魏财政建设的基本方针。也就是说,曹魏财政收支活动要处理的核心问题,是发展农业种植经济,保障军粮供给。这是曹魏财政不同于孙吴财政、蜀汉财政的特色之一。 这一财政建设基本方针的确定,有其客观的经济和军事背景。从经济背景来看,曹魏逐鹿中原,以黄河中下游为其基本经济区①。而这一基本经济区又是以农业种植经济为主,也就是说,立足于黄河中下游基本经济区的曹魏政权,其财源主要依赖农业经济,“修耕植”即是培养财源。当然,曹魏财源也包括部分盐利,但在其财政收入中不占重要地位。而吴、蜀除了以农业经济为财源之外,孙吴“铸山为铜,煮海为盐,境内富饶”②。蜀汉也可“煮盐兴冶,为军农要用”③。因此,曹魏的财政建设以“修耕植,蓄军资”为基本方针,其实是黄河中下游经济区的经济特色反映。再从当时的现实财政需要来看,则是军粮极度匮乏,事关曹魏政权的生死存亡。汉末战祸严重破坏了黄河中下游地区的社会经济,战乱所及之处,民众或死或逃,田地荒芜,加上自然灾害肆虐,粮价飞涨,粮食供应普遍发生危机。汉献帝与一批朝臣被董卓部将挟持至洛阳,陷入饥荒,狼狈不堪。史载:“是时,蝗虫起,岁旱无谷,从官食枣菜。……天子入洛阳,宫室烧尽,街陌荒芜,百官披荆棘,依丘墙间。州郡各拥兵自为,莫有至者。饥穷稍甚,尚书郎以下,自出樵采,或饥死墙壁间。”④而各路军阀依仗武力立身,能否有稳定、持续的军粮供给,就成为决定其兴败的基本财政问题。如袁绍起兵之初缺乏根据地,逢纪对他说:“将军举大事而仰人资给,不据一州,无以自全。”而冀州刺史韩馥迫于公孙瓒的威胁,欲举州以让之,治中李历则谏曰:“冀州虽鄙,带甲百万,谷支十年。袁绍孤客穷车,仰我鼻息,譬如婴儿在股掌之上,绝其哺乳,立可饿杀。奈何乃欲以州与之?”⑤可见袁、韩双方谋士都把军粮视为生死存亡的关键所在。史称:“自遭荒乱,率乏粮谷,诸军并起,无终岁之计,饥则寇略,饱则弃余,瓦解流离,无敌自破者不可胜数。袁绍之在河北,军人仰食桑椹。袁术在江、淮,取给蒲蠃。民人相食,州里萧条。”⑥ 曹操率军初起,如何筹措军粮同样是生死攸关。所以,还在初平三年(公元192年)十二月,毛玠就向曹操建言: 今天下分崩,国主迁移,生民废业,饥馑流亡,公家无经岁之储,百姓无安固之志,难以持久。今袁绍、刘表,虽士民众强,皆无经远之虑,未有树基建本者也。夫兵义者胜,守位以财,宜奉天子以令不臣,修耕植,蓄军资,如此则霸王之业可成也。 毛玠根据当时的社会经济状况和军事形势,为曹操建立“霸王之业”制定“修耕植,蓄军资”作为财政建设基本方针,的确有过人的见识。史称曹操“敬纳其言”⑦,不过由于缺乏必要的条件,并未立即付诸行动。 元年(公元194年),曹操与多数军阀一样,面临军粮极其匮乏的严峻局面,甚至几乎为此付出重大的政治代价。当年夏天,曹操与吕布争战兖州大败,“于是,袁绍使人说太祖连和,欲使太祖遣家居邺。太祖新失兖州,军食尽,将许之。”后听从程昱劝说,才放弃送家属为人质以联合袁绍的打算⑧。史称:“是岁谷一斛五十余万钱,人相食,(曹操)乃罢吏兵新募者。”⑨可见军粮匮乏大大削弱了曹操的实力。《三国志》卷十《魏书·荀彧传》载:“兴平二年,夏,太祖军乘氏,大饥,人相食。陶谦死,太祖欲遂取徐州,还乃定布。”荀彧则认为:“河、济,天下之要地也,今虽残坏,犹易以自保,是亦将军之关中、河内也,不可以不先定。今以破李封、薜兰,若分兵东击陈宫,宫必不敢西顾,以其间勒兵收熟麦,约食畜谷,一举而布可破也。”曹操采纳他的建议,“大收麦,复与布战,分兵平诸县。布败走,兖州遂平。”可见军粮几成影响曹操此次战略决策的关键。军粮匮乏还加重了曹操“奸诈”的性格色彩,如《三国志·魏书·武帝纪》裴松之注引《曹瞒传》载:“尝讨贼,廪谷不足,私谓主者曰:‘如何?’主者曰:‘可以小斛以足之。’太祖曰:‘善。’后军中言太祖欺众,太祖谓主者曰:‘特当借君死以厌众,不然事不解。’乃斩之,取首题徇曰:‘行小斛,盗官谷,斩之军门。’” 建安元年(公元196年)七月,曹操亲自带兵至残破的洛阳迎接汉献帝定都许昌,途中不免“仰食桑椹”⑩。不过,就在当年,在取得“奉天子以令不臣”的政治优势,并且获得青州黄巾军降众的人力物力之后,曹操着手实施“修耕植,蓄军资”的财政建设基本方针,逐步建立以屯田收入和田租户调收入为基本财源,以军费特别是军粮为支出重点的财政收支结构。 我们认为,自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ggkkppp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