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从钢琴热看钢琴文化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doc
从“钢琴热”看钢琴文化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
教师来到中国后都有一个共同的感受:无论北京、上海、广州、沈阳等大城市,还是较为边远的新疆、西藏等城市,到处都有学琴的孩子,到处都能听到优美的钢琴声,钢琴艺术已成为改革开放后中国民众的时尚追求。在全世界,学钢琴的热度、发展态势,中国名列前茅。
有关方面的调查显示,目前在中国接受钢琴艺术教育的不仅是少年儿童,很多中老年人也开始加入这一行列。在中国各大城市的一些艺术学校的教室里,中老年人学习钢琴的人数已经占到学习钢琴总人数的30%,并有不断上升的趋势。学钢琴已经成了中老年人业余学习的大热门,老年人学习钢琴的人数正逐年增多。福州市老年大学和福建老年大学钢琴班招生常常爆满,而且老年人也成为二手钢琴的主要消费对象。福州地区每年钢琴销售量为三千至五千台。2004年全球乐器网公布的数据显示,成都市民家庭的钢琴拥有量为10万台,近5年来成都每年钢琴销售量基本保持在5000台左右,以价格在1万元左右的中低档练习琴为主,5万至6万元的高档琴销售量也在逐年增长,甚至一些世界名牌钢琴,如斯坦威、亚马哈、卡瓦依等在成都也有四五十台。在一所小学四年级一个班50名学生中,有20多人在学习各种乐器,其中学钢琴的有12名。从这些数据显示,中国大中城市的钢琴传播速度正在迅速地提高,传播的范围正在加大。不仅如此,远在海外的华人后代也每每在当地的大小钢琴比赛和考试中频频获得优异成绩。
从这些数据和资料显示,这门艰深复杂、技艺高难的外来文化艺术已经深深地扎根于中国文化的土地上。钢琴艺术作为一门西方文化艺术在中国的迅速传播和发展,是由历史上几次在社会上形成的学钢琴的热潮贯穿而来。正是一次次的钢琴热,使来自西方沙龙里的高贵神秘的高雅音乐,走入更多普通大众的视野和生活,恰如诗中所云:“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中国的第一次钢琴热发生在上世纪初期。随着鸦片战争的结束,钢琴随同着西方宗教文化被传入中国。最初钢琴传播的范围很小,钢琴音乐爱好者和学习者局限在很小的圈子。他们都于家庭经济条件良好、文化素质良好的知识分子家庭,对西方文化艺术和宗教有一定的喜爱之情。他们由于基督教会的宗教活动接触到钢琴,跟随一些有些钢琴音乐知识的外国基督教传教者学习钢琴。虽然教授钢琴并不是传教者的初衷,但就是这些宗教活动,使钢琴在中国的民众当中悄悄地传播了开来。
钢琴传入中国的时候,恰逢西方浪漫主义钢琴音乐发展到了黄金鼎盛阶段。作为西方浪漫主义钢琴音乐的代表性人物——“钢琴诗人”肖邦,他的作品里所蕴含的丰富而深刻的民族性和摆脱了庸俗个人主义人的文精神与其特有的高贵、华丽、深沉的钢琴音乐语言,使他的音乐富有极其特殊的沙龙文化气息。这不仅吸引和弥漫了整个欧洲的贵族沙龙,也吸引了中国最早接触到西方文化艺术的知识分子。而早先以贵族的身份在中国末代皇宫出现的末代皇后婉容的那架钢琴,和她在宫中弹奏的钢琴曲,也使钢琴这个西洋的乐器在中国绝对地标上了“高贵”的标签,弹钢琴也成为当时最高贵的时尚之举。在随之而来的一二十年里,学习弹钢琴逐渐成为当时经济条件优越的崇尚西方文化的知识分子家庭的时尚文化风气。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在中国经济条件尚佳的知识分子家庭纷纷让子女学习钢琴,成为当时的时尚之风,形成了当时的一股钢琴热。
就在这股逐渐形成的时尚风气当中,也出现了一些热爱钢琴文化艺术的佼佼者。他们热爱文化艺术,热爱钢琴音乐,不是把弹钢琴当做附庸风雅的时尚文明的举止,而是深入地学习、了解和掌握钢琴音乐文化的精髓。这些人不满足于当时国内的钢琴音乐教学水平,纷纷出国留学或者跟随因为二战的影响流亡到中国的外国钢琴家学习,真正地学习和掌握钢琴音乐的高超技艺和文化内涵,成为一代钢琴演奏家和教育家,对钢琴音乐文化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中国老一辈钢琴家朱工一、周广仁、巫漪丽、傅聪等就是跟随1905年最早来到中国的俄国钢琴演奏家梅帕契学习的。还有美国钢琴家Ruth Stah和Graham s等人在燕京大学任教。1910年前后,史凤珠、王瑞娴、李恩科等人去美国专修钢琴,学成回国后成为当时具有很高水平的钢琴教师。这些中国最早的钢琴教师,成为钢琴音乐这门艺术在中国最直接最有力的传播者。刚开始,中国人的钢琴水平还很有限。据丁善德老先生回忆,在1920年以前,中国人还没有开独奏音乐会的,当时仅有的最高独奏水平就是莫扎特的《土耳其进行曲》。1929年俄罗斯钢琴家查哈洛夫在上海定居后的教学使中国的钢琴水平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教出了一代钢琴名师李献敏、丁善德、吴乐懿和李翠贞。当时因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有不少音乐家流亡或旅行到中国的上海,钢琴家的演出日益增多,世界著名的钢琴家安东尼上海等地举行音乐演奏会。当时在上海、厦门等地形成了钢琴艺术爱好者的圈子和团体。就这样,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