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九年级上册人教版语文练习题 聚贤中学2010学年上学期期中初三语文科测试试题
聚贤中学2010学年上学期期中初三语文科测试试题
考试时间: 120 分钟 满分:150分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在答卷上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填写自己的考生号、姓名;同时填写考场试室号、座位号。
2.所有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写在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改动后的答案也不能超出指定的区域;不准使用铅笔、圆珠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3. 考生必须保持答卷的整洁。
第一部分 积累与运用(共33分)
一、(6小题,18分)
1.下面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 (3分)
A.孜孜不倦(zī) 重蹈覆辙(zhé)廓然无累(lèi) 气吞牛斗(dǒu)
B.唯唯连声(wéi)吹毛求疵(cī) 味同嚼蜡(jiáo)格物致知(gé)
C.锲而不舍(qì) 歇斯底里(xiē)涕泗横流(sì) 恪尽职守(kè)
D.恼羞成怒(xiū)弥留之际(mí) 不二法门(fǎ) 强聒不舍(guā)
2.下面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3分)
A.敬业乐群 媚上欺下 无与伦比 鸦鹊无声
B.忐忑不安 与日俱增 持之以恒 根深蒂固
C.不求甚解 豁然开朗 唇枪舌箭 狂妄自大
D.袖手旁观 仗义直言 言行相顾 红装素裹
3.下面句中加点的成语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凭借雄厚的经济实力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南京首当其冲地获得青奥会主办权。
B.对各种自然灾害不能麻痹大意,必须运筹帷幄,防患于未然。
C.李老师授课的最大特点是善于旁征博引,单是“莲花”一词就引用了十多条材料。
D.在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中,同学们既体验到合作之趣,又享受了天伦之乐。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目前,各地中小学、幼儿园建立并完善了校园安全管理工作机制。
B.高速公路上,南来北往的汽车滔滔不绝。
C.窗外的暴风雨突然渐渐地停下来。
D.正确的认读、书写汉字,是每一个公民应该遵守的标准。
5.下面句子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3分)
A.回望兰亭,难忘残园雨锁,难忘清波泛舟,难忘竹林漫步……
B.这条百年老街在初夏的阳光中,愈发显出一种历史的沧桑感。
C.林子里很多地方还积着厚厚的雪,高山杜鹃花却等不及,径自开了起来。
D.每到冬季,流动的飞瀑凝固成一根根冰柱,仿佛一把巨大的竖琴,奏出美妙的乐章。6.请选取《西游记》《水浒》《童年》《鲁宾逊漂流记》《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五部名著中的人物和相关内容,为给出的上联拟写下联。(3分)
上联:贝多芬呕心沥血谱名曲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
二、(2小题,15分)
7.古诗文默写(10 分)
(1)根据课本,下列古诗文默写正确的两项是: (4分)
A.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
B.为报倾城随太守,西北望,射天狼。
C.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D.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番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E.至今遗恨迷烟树。列国周期秦汉楚。赢,百姓苦;输,百姓苦。
F.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池上碧苔三五点,叶底黄鹂一两声。
(2)根据课本,给下列古诗文补写上句或下句。(六题只选四题作答。) (4分)
A.这首词的上片描写词人身临目见的景物,下片直接抒发作者对朝廷腐朽、软弱的不满。
B.“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是全词的核心部分,揭示词人和征人们的矛盾心理:思乡而不能回,因为尚未达到建立军功、勒石燕然的目的。
C.“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指士兵久戍不归,伤心落泪,使白发的将军无计可施。
D.全词意境豪放、壮阔,人物形象鲜明、生动。
(2)“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描写了什么景色?在词中起到什么作用? (4分)
四、(10小题,38分)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13—14题。
古人的环保意识
环境污染或许是近代工业文明的产物,环境保护则是古往今来永恒的话题。中国古代就十分重视环境保护,很多方面都体现出古人强烈的环保意识。
传说从五帝时起,国家就设置了虞、衡机构。虞、衡就是专门负责环保工作的。据史料记载,舜帝时代,为了国家机器的正常运转,舜任命了九官二十二人,其中之一便是虞官伯益。伯益负责管理草木,治理山泽。这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