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四本英文期刊新闻业之未来专辑的启示.doc

四本英文期刊新闻业之未来专辑的启示.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四本英文期刊新闻业之未来专辑的启示.doc

  四本英文期刊“新闻业之未来”专辑的启示   【关键词】新闻业之未来 英文期刊 综述2009年以来,全球性金融危机给新闻业带来的阴霾尚未散去,自媒体的兴盛又让越来越多的人对作为职业的新闻业存在的必要性忧心忡忡。被视为西方民主制度的重要基石的新闻业该向何处去?新闻学界和业界都不乏热心人士积极作答。2009年6月、2010年7月和2011年7月,在英国新闻业界享有盛誉的期刊《新闻学》(Journalism)《新闻实务》(Journalism Practice)和《新闻学研究》(Journalism Studies)分别推出了“新闻业之未来”同题专辑,汇集了库兰(Curran)、格拉斯(Glasser)、哈林(Hallin)、莫斯可(Mosco)等学界宿儒对新闻业的诤言。2010年秋,美国艺术与科学院主办的跨学科顶尖期刊《代达罗斯》(Daedalus)也自创刊以来首次出版了“新闻业之未来”专辑,甘斯(Gans)、舒德森(Schudson)、富勒(Fuller)等一流新闻学者和《纽约时报》总编阿布姆森(Abramson)、哈佛尼曼新闻基金监管人吉乐斯(Giles)等资深新闻人一道,围绕新闻业的未来各抒己见。本文期待着通过对以上专辑中相关内容的剖析,提示我国新闻业界对将来可能的遭遇早作准备,并为我国新闻学界的知识生产提供镜鉴。   一、 明天的早餐在哪里?:   未来新闻业除广告以外的新财源   全球性金融危机给英美新闻业带来的最直接的负面影响,就是行业规模的精简。美国最大的连锁报团甘乃特(Gan)集团在2008年裁员3000人;最新资料表明,该集团在2011年6月21日宣布再度裁员700人,以应对因地产广告和汽车广告持续低迷而导致的预算不足。来自英国报业协会的数字显示,在2008年1月至2009年9月期间,全英约有106家地方报纸关张。而《华盛顿邮报》前主编唐尼尔和哥伦比亚新闻学院教授舒德森在《美国新闻业的重组》一文中也指出,因为财务压力,越来越多美国地方电视台开始压缩本土新闻节目比例;一些地方电视台把新闻节目交给同城的其他台制作,一些地方台甚至完全取消了本土新闻节目。?   新闻业单靠广告已越来越难以为继,那又该到何处新辟财源以保障其未来发展呢?这四期专辑中的主要意见有以下三种:   其一,从基金会获得赞助,支撑以调查性报道为代表的严肃新闻。西北大学新闻学院前院长吉利奥尼声称,“民主的基础,是那些因‘严肃新闻的自由流动’及‘持续拷问权力并提供原创的可信报道的独立新闻业’而耳聪目明的公民”,这承袭了美国新闻观里对严肃新闻业与民主之关联的一贯理解。既然广告不足以支撑作为民主之基的严肃新闻,那把目光投向美国多如牛毛的基金会好了。据全美慈善统计中心统计,2008年全美仅私人基金会就有11.5万家,这一数字比1998年增长了64%。不少近年来在美国声名鹊起的新闻机构都受到了基金会资助,如因深入细致的调查性报道而在2010年和2011年连获普利策奖的非盈利网站Propublica的启动基金就来自Sandler基金会。该基金会每年为Propublica注资1000万美元,还赞助了总部位于华盛顿的“公正中心”(the Center for Public Integrity)和波士顿大学“新英格兰调查性报道中心”等机构。但是,学人们对基金会赞助下的严肃新闻业也非一味叫好。哈佛大学研究员祖克曼就指出,基金终归有限,一些接受赞助的新闻机构难免受出资者影响。如Kaiser家族基金资助了一家声称“编辑独立”的跨媒体新闻网站,可是该网站只报道Kaiser基金会主席本人关注的健康政策问题。   其二,拥抱新媒体,依托互联网积极开拓广告以外的财源。吉乐斯总结了互联网时代维系高品质新闻业可能的新经济模式:   一为“自己做大蛋糕”,推进报纸网络版收费,使报纸营收重心从广告向受众转移。从当前的情况看,大多数报纸网络版在网上铺天盖地的免费信息面前对设置收费门槛顾虑重重。但是,《华尔街日报》等专业报纸网络版收费政策的成功还是让赞同报纸网络版收费者心生希望。《时代》周刊前总编伊萨克森曾倡导微利(micro-payment)模式,即浏览单篇文章1美分、浏览当天所有内容10美分、浏览当月所有内容2美元;甘斯建议报纸网络版试验新闻产品的层次化,向那些因工作而亟需更详尽、更专业报道的职场人士收费。?   二为“追讨自己应得的蛋糕”,向Google、Yahoo等靠整合二手信息带动巨大访问量而获得不菲收益的网络公司要分成。美联社已经开始行动了:继迫使Google Nes)博士所撰《记者信条》的第一条“我们相信新闻业为专业”奉为圭臬,坚守新闻业的专业性。“传媒发展全球论坛”主席彼得斯直陈,自媒体时代的专业记者还是拥有业余记者无法比拟的优势,追踪重大公共事件需要时间成本和知识积累,“独立

文档评论(0)

ggkkppp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