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培养幼儿运用肢体进行美术活动..doc
培养幼儿运用肢体进行美术活动.
培养幼儿运用肢体进行美术活动 正文:
美术教育是人类社会一种重要的文化教育活动,它以独特的方式发展和完善了人的精神和身体,同时,其自身也在这一过程中得以发展和完善。
在幼儿园中,美术教育作为一种艺术教育形式被广大的幼教工接受并运用。通过对幼儿进行美术教育,培养他们对美术活动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和对美的感受力。
进行美术活动的方法多种多样:有教师出示范画后请幼儿临摩,并添画上与所画内容有关的一些景物;或是由教师命题,幼儿根据以往的绘画经验和生活经验来进行主题创作。所采用的工具也是种类繁多,有水粉笔、油画棒、水粉、铅画纸、毛边纸等等。这些绘画形式都是请幼儿将作品反映在纸上,运用一些绘画工具来进行的美术创作。
在区角活动的美术角里,我经常会看到有些小朋友将自己的手印留在纸上,然后在手印里面涂上各种颜色画成一只只小手套。这让我想起,孩子们是不是可以通过手的变化来塑造出更多的内容呢?
在实践过程中,我发现孩子们不仅可以手拿笔来画,而且还可以利用手脚及其他身体部位的变化来进行美术创作。因为孩子是喜欢动的,将比较枯燥的美术活动与游戏、肢体动作结合起来,更会引起孩子们的兴趣。
通过实践,我觉得在实际的指导过程中,要遵循以下几条原则:
1、循序渐进性原则。
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生活经验的日益丰富,幼儿美术的表现能力也在不断提高。由此出现了各阶段不同的低起点,同时要设定与之想适应的高落点,每个活动的高落点都应该成为下个活动的低起点。幼儿的新一轮学习都要在上一轮学习的基础上进行,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教师在组织幼儿活动
时要充分考虑到幼儿现有的发展水平。在让幼儿进行肢体创作时,我先从手的变化开始,再延伸至手臂、脚等,步步深入;在绘画工具的选用上,我先让幼儿用油画棒或水彩笔画在纸上,再让他们在手臂上着色,最后直接在地面上作画。教学内容的逐渐深入,不仅符合了幼儿的学习特点,而且还能让他们一直保持“新鲜度”,提高对学习的积极性。但要值得注意的是,幼儿的低起点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与之相适应的高落点也会随着低起点的不断变化而变化。教师要充分把握不同阶段幼儿的低起点,并根据幼儿的发展状况及时作出调整。
2、内容的多样性原则。
内容是为目标服务的。有了适合幼儿发展特点的目标,那么选择内容就显得极为重要。如果说老师给幼儿的创作内容、所提的要求限制了幼儿可能有的想象,幼儿的创造力便无从发挥。在让幼儿进行肢体创作的时候,我选择了手、手臂、脚等几样幼儿熟悉且容易表现的身体部位,并提供了多种绘画工具,如;纸、油画棒、水粉、水彩笔等,根据季节特点安排幼儿在不同的场地上进行绘画。可以直接画在纸上,也可以直接画在手上,更可以光脚丫在地上作画。让幼儿进行作画的内容也很广泛,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幼儿的想象力,给幼儿尽可能少一点的束缚。
3、游戏性原则。
为了摆脱旧的教学模式的束缚,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发挥幼儿的创造力,根据“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一种活动”这个宗旨,我将游戏融入美术活动之中,使游戏与美术创作紧密结合起来。皮亚杰曾说过:“儿童不能像成年人那样有效的满足他个人情感上的,甚至智慧上的平
衡,他具有一个可以利用的活动领域,在这个领域中,他的动机并非为了适应现实。恰恰相反,却使现实被他同化,这样的活动领域便是游戏。儿童进行的游戏很多,绘画也是这种游戏的一种方式。”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教师出示范画请幼儿跟学。而在让幼儿进行肢体创作的时
候,我让他们先自己操作,在操作过程中逐渐地启发和引导他们,这样孩子们头脑中的形态也会随之清晰起来。孩子们在创作过程中有时是很盲目的,他们不知道自己到底要画什么或者画的东西象什么,教师的参与可以帮助幼儿的创作更具有目的性,也更能够促进他们想象力的发挥。
4、正面评价性原则。
当幼儿在创作完一样作品后,其心中的得意溢于言表,他希望与他人共同分享喜悦,也希望得到老师和同伴的赞许。“补强法则”的及时运用在这里显得极为重要。什么是补强法则呢?美国加州大学的哲学博士詹姆斯。多伯森作了这样的解释:当一个人的行为得到满意的结果时,这种行为就会重复出现。多伯森认为语言补强可以成为促进人格发展的最有力的原动力。
我认为将“补强法则”运用于创造性美术活动,能极大地保护幼儿的创作欲望,激发幼儿创作热情,树立自信,为造就独立健全的人格铺平道路。当孩子们用自己的身体创造出与别人不同的形态时,我会用比较夸张的语调和体态动作对其加以肯定,同时再提出他的不足之处,让他的作品更加完美。孩子在得到了教师的肯定之后,创作的积极性会大大提高,也为下一次的创作埋下了伏笔。
但要注意的是,滥用“补强”则会使“补强”贬值。无论在活动进行过程中
还是最后的讲评中;无论幼儿画得怎样都采用“补强”的方法:“你瞧,画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商务谈判的五种意识.doc
- 商标抢注之正当性研究——以樊记商标抢注为例.doc
- 商法公法化之不合理性分析.doc
- 喀斯特贫困的原因与对策分析.doc
- 善于提取-有效信息-压缩语段技巧例谈.doc
- 善意取得在中国:价值定位 制度构想 立法反思.doc
- 善意取得在中国:价值定位#8226;制度构想#8226;立法反思.doc
- 善用触发器,让服务器系统自动报警.doc
- 喉疾灵口含片质量标准研究.doc
- 喹硫平对小鼠脑缺血后胶质增生及IL1β表达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doc
- 科技创新券资金申请2025年政策调整与应对策略报告.docx
- 二零二五摩托车维修工聘用合同范例.docx
- 未来五年智能仓储分拣设备市场应用案例分析报告.docx
- 基于物联网的可穿戴医疗器械市场规模预测与行业应用拓展分析报告.docx
- 乘用车车载能源消耗量监测技术要求.pdf
- 聚焦2025:交通基础设施投融资模式创新案例深度解析报告.docx
- 物流信息物流工程36课件.pptx
- 2025年口腔医疗服务市场规模扩张路径分析:竞争格局演变深度报告.docx
- 2024-2025学年小学英语北师大版(三起)四年级上册教学设计合集.docx
- 2025年第三方医学检验市场服务模式创新与行业变革趋势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