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小学高年级教学案一体化探索.doc
小学高年级教学案一体化探索
一、创设情境,激起学习动机
1.《二泉映月》是一首名曲,(播放乐曲)你们会欣赏吗?请听一听,试着用一些词语表达你此时的感受好吗?(多数学生虽不能欣赏,但可促进学生形成阅读期待。)
2.此曲的是 ,江苏 人。你对曲有哪些了解?大家一起来交流自己搜集到的资料信息。
3.《二泉映月》是阿炳全部才智和几十年心血的结晶,如今它已成千古绝唱,享誉世界。同学们要想真正欣赏这首驰名中外的二胡曲的丰富内涵,必须深刻理解乐曲背后的故事。
二、交流预习情况,初步感知课文
1.字词识记:在正确的读音和用字下面画--:
富饶(raacute;o naacute;o) 搀扶(chān cān)
(生 升)腾 (胜 盛)誉
2.你认为还有哪些生字词的读音、字形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的请写下来。
3.朗读课文:
(1)自由读,练习读通读顺。长句子朗读时该怎样停顿,请用/标记。
(2)小组读,把自己想读的、自认为难读的段落读给小组同学听。
(3)集体读,分小节连读课文。评价、正音、相互鼓励。
4.课文主要写了哪些内容?选一选,下列哪些表述符合文章的意思:
(1)课文主要写了盲人阿炳创作二胡名曲的艰辛历程。( )
(2)文章重点写了阿炳生活的贫困和受疾病的折磨。( )
(3)文章还写了这首曲子所表达的丰富内涵。( )
三、研读课文,体会阿炳创作的艰辛和乐曲的丰富内涵
1.你认为可以设计哪些问题,最能帮助我们进一步学习课文?
问题一: 问题二:
(学生整理、筛选提出的问题,确定一两个问题重点探究。)
2.切入重点,深刻领会文章内容,体会表达的情感。
(课件显示)问题一:《二泉映月》这首名曲表现了怎样的内容和情感?为什么取名为二泉映月?
问题二:阿炳是在什么情况下创作出这首曲子的?
(1)自主学习:要求自选一个问题重点探究,根据下列提示理解课文。
* 用~~画出表现琴声的句子;用--标出琴声所表达的内容?
* 默读这些句子,结合课文其他语段理解句子,并把自己的理解和感受写在文中相关句子旁边。
(2)研读交流:(问题二的理解,可以与问题一中乐曲包含的丰富内涵相机结合,从中寻求突破。)
(3)深化理解:
* 读一读:朗读画出的语段,用你的朗读把你的理解告诉大家。
* 议一议:(课件显示)就对这似乎是阿炳在思索等语段的理解(联系1~3小节思考),将自己的感受说给大家听听!
* 选一选:(课件显示)月光似水,静影沉璧,阿炳抚琴在 (演奏 弹奏 倾诉)。他要通过琴声把积淀已久的情怀倾吐给这茫茫月夜。阿炳心中那积淀已久的情怀是 (叹息?眼略?演)为什么这样选?说说理由。
* 理一理:(课件显示)那是一个怎样的意境啊!那是在(地点),那一天(环境),?眼略?演一个个音符在跳动,那是阿炳的(心)在唱;一句句乐曲在激荡,那是阿炳的(血)在流淌;一个个段落在跌宕,那是阿炳的(灵魂)在飞扬,整首乐曲是阿炳(灵感)的升华,(精神)的畅想啊!那是阿炳心中的(歌)!
* 你认为刚才研读的章节和填空,哪些最使你感动或写得最美,请选一两处再次品读、体会、背诵、铭记。
四、观看录像,欣赏乐曲,拓展延伸
1. 播放录像:(人们凭吊阿炳塑像的情景,伴以《二泉映月》那灵动的声音!)
* 再次欣赏乐曲,请用词或句写下此时的感受:乐曲 情感 (此时学生写下了一连串的词句,与课始相比,学生尝到了成功的乐趣!)
(根据讨论生成板书:乐曲:委婉rarr; 跌宕rarr;舒缓 情怀:思念rarr;抗争rarr;向往)
*(课件显示):此曲只应天上有。《二泉映月》流芳百世,瞎子阿炳永垂不朽。
2.补充阅读:(略)(可作机动)
3.写一段话,描写月夜的优美景色,书后题4的词语可供选用。
4.你还想设计什么作业?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还想探究什么?
专题访谈
问:什么是教学案一体化?
答:它是将教师的教学活动与学生的学习活动有机整合的一种教学设计。从本案看,它既显示了教师的教的过程,更能展示学生学的过程,师生目标追求明确,共同活动,共同发展,共同生成。
问:您是怎么想到要这样设计的?最初的灵感是怎么生成的?
答: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普遍存在这样的现象:一种是整堂课教师、学生都在读书、讨论、交流,可谓是热热闹闹的(常见的公开课便是如此),可是课后书面检测的效果并不好!存在读、说与听、写的明显脱节现象。不少教师感到困惑:课上讨论明明是这样理解的,为何一做就错?第二种情况是书面作业放在课后做,加重了学生的负担,学生很反感!加上层层级级的评价机制不改,对教师、学生的评价不解放,各种练习册屡禁不止,学生苦啊!怎样使新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宽货币、紧信贷政策的经济影响分析.doc
- 密度知识的应用1..doc
- 寰枢椎不稳围手术期危险因素分析及治疗策略.doc
- 对 GPFS 集群进行基于 SNMP 的监视.doc
- 对20世纪上半期以农立国思想的再审视.doc
- 对2型男性糖尿病人家庭成员饮食指导与患者血糖控制效果的观察.doc
- 对Linux服务器四种级别攻击的概述.doc
- 对一事不再罚原则中不再罚之含义与适用的再认识.doc
- 对一名中班幼儿在美术主题活动中表的观察与解读..doc
- 对一家FLASH网站进行SEO优化的心得--..doc
- 中考语文复习专题二整本书阅读课件.ppt
- 中考语文复习积累与运用课件.ppt
- 2025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模拟试题(二)课件.ppt
- 四川省2015届理科综合试题48套第12套.pdf
- 【课件】战争与和平—美术作品反映战争+课件-2024-2025学年高中美术湘美版(2019)美术鉴赏.pptx
- 【课件】青春牢筑国家安全防线 课件 2024-2025学年高中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主题班会.pptx
- 【课件】原始人的创造+课件高中美术湘美版(2019)美术鉴赏.pptx
- 上海证券-美容护理行业周报:流量加快去中心化,强运营头部品牌影响较小 -2024-.pdf
- T_CSEIA 1005—2023_能源工业互联网平台数据治理要求.pdf
- T_CDSA 504.16-2023_急流救援技术培训与考核要求.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