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岭南草药黄鹌菜研究概况.doc
岭南草药黄鹌菜研究概况
:李桃,崔雪仪,袁品贤,黎金凤,马骥
【关键词】 黄鹌菜;岭南草药;综述
黄鹌菜属约有40种,我国分布有37种,日本、朝鲜、蒙古及俄罗斯(西伯利亚、远东地区)有少数种数。模式种为黄鹌菜Youngia japonica (L.) DC.,据记载,该属有8种供药用,其中以黄鹌菜最为常见。黄鹌菜分布于我国河北、陕西、甘肃、山东、河南、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云南、西藏等地,日本、印度、菲律宾、马来半岛、朝鲜亦有分布,生于路旁、溪边、草丛及林缘。黄鹌菜系岭南民间常用草药,味淡,性凉,有消肿止痛、清热利湿、凉血解毒之功效,主治感冒、痢疾等[1]。同属植物红果黄鹌菜(Y.erythrocarpa)、广西黄鹌菜(Y.guangxiensis)、异叶黄鹌菜(Y.heterophylla)、川西黄鹌菜(Y.pratti)、碱黄鹌菜(Y.stenoma)、细茎黄鹌菜(Y.tenuicaulis)、细叶黄鹌菜(Y.temuifolia)等亦入药[2]。现将其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民间药用方面的研究综述如下。
1 化学成分研究
1.1 萜类化合物
Lee egastigmane)型及桉叶烯(Eudesmane)型,即:3-氧代-8α-(4-羟基苯基)乙酰氧基- 10(14),11(13)-愈创木二烯-12,6-内酯(Ⅰ)、3β-[3-(4-羟基苯基)乙酰-β-D-吡喃葡萄糖基]-8α-羟基-4(15),10(14), 11(13)-guaiatrien-12,6-内酯(Ⅱ)、3β-[3-(4-羟基苯基)乙酰-β-D-吡喃葡萄糖基]-4(15),10(14),11(13)-guaiatrien- 12,6-内酯(Ⅲ)、3α,5β,6α-三羟基-4α-(β-D-吡喃葡萄糖基)-7-megastigmen-9-酮(Ⅳ)、3α-(β-D-吡喃葡萄糖基)- 4(15),11(13)-桉叶二烯-12-甲酸(Ⅴ)、3β-(β-D-吡喃葡萄糖基)-8α-(4-羟基苯基)乙酰氧基-4(15),10(14),11(13)- guaiatrien-12,6-内酯(Ⅷ)、3β-(β-D-吡喃葡萄糖基)- 4(15),10(14),11(13)-guaiatrien-12,6-内酯(Ⅸ)、3α-羟基- 4α-(β-D-吡喃葡萄糖基)-5,7-megastigmadien-9-酮(Ⅺ)。以上化合物中,Ⅰ~Ⅴ均为新化合物。
1.2 黄酮(苷)类化合物
国内外均有从黄鹌菜中提取出黄酮(苷)类化合物的报道。廖氏等[5]采用超声波乙醇浸提法从黄鹌菜中提取出黄酮类物质,并对所提取的黄酮类物质进行了验证;谢氏等[6]采用硅胶柱色谱分离的方法首次从黄鹌菜乙酸乙酯萃取物中分离得到芹菜素;Ooi等[7]从黄鹌菜的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一种黄酮苷类物质:木犀草素-7-O-葡萄糖苷。
1.3 甾醇类化合物
谢氏等[6]从黄鹌菜石油醚萃取部位分离得到蒲公英甾醇乙酸酯及β-谷甾醇、豆甾醇的混合物,从乙酸乙酯萃取部位分离得到β-胡萝卜甘,3种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得到。
1.4 酚酸类化合物
Ooi等[7]从黄鹌菜的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3,4-二咖啡酰奎尼酸和3,5-二咖啡酰奎尼酸。
1.5 其他成分
黄鹌菜石油醚萃取部位经硅胶柱色谱分离得到正二十二烷醇和二十二烷酸[6]。张氏[8]等利用中性洗涤剂法、微量凯氏定氮法、索氏提取法等方法对黄鹌菜进行营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黄鹌菜中富含膳食纤维、粗蛋白、粗脂肪、维生素C、常量元素钾、钙、钠、镁、磷及铁、锌、铜等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
2 药理作用
2.1 抗菌作用
Ooi等[7]利用琼脂扩散法对黄鹌菜中的木犀草素- 7-O-葡萄糖苷、3,4-二咖啡酰奎尼酸及3,5-二咖啡酰奎尼酸进行了抗菌活性的研究,结果表明,3种化合物的DMSO溶液(2 mg/mL)对霍乱弧菌和副溶血性弧菌具有协同抑制作用,抑菌圈直径为0.6~0.9 cm。此外,3,4-二咖啡酰奎尼酸及3,5-二咖啡酰奎尼酸DMSO溶液(2 mg/mL)对嗜热芽孢杆菌也有抑制作用,抑菌圈直径为0.7 cm,但3种化合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沙门氏菌、酵母菌及曲霉菌均未表现出明显抑制作用。
2.2 抗炎及免疫抑制作用
陈氏等[4]研究发现,黄鹌菜提取物中的萜类成分3β-(β- D-吡喃葡萄糖基)-8α-(4-羟基苯基)乙酰氧基-4(15), 10(14)、11(13)-guaiatrien-12,6-内酯、3β-(β-D-吡喃葡萄糖基)-4(15),10(14),11(13)-guaiatrien-12,6-内酯及3α-羟基-4α-(β-D-吡喃葡萄糖基)-5,7-megastig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对文学经典问题的诊治.doc
- 对新时期加强国企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几点探讨.doc
- 对新时期电力企业工会劳动保护工作的思考.doc
- 对日托幼儿交往心理的调查..doc
- 对日本产业空洞化的冷思考.doc
- 对易翻供一对一贩毒案件证据收集的思考.doc
- 对本市杨浦区中学体育双语教学情况的调查与分析.doc
- 对母女共生现象的审视——近年部分影视剧中之母女关系分析.doc
- 对民事案件执行难的再思考.doc
- 对江苏省丹阳市污水厂排出口污水管道顶管工程施工的探讨分析.doc
- 福莱特玻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海外监管公告 - 福莱特玻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度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pdf
- 广哈通信:2024年度环境、社会及治理(ESG)报告.pdf
- 招商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招商证券2024年度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pdf
- 宏信建设发展有限公司2024 可持续发展暨环境、社会及管治(ESG)报告.pdf
- 品创控股有限公司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 2024.pdf
- 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2024可持续发展暨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pdf
- 洛阳栾川钼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pdf
- 361度国际有限公司二零二四年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pdf
- 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度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pdf
- 广西能源:2024年环境、社会及治理(ESG)报告.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