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如何通过灵活闪存技术确保业务稳定,加速业务创新
演讲提纲
“互联网+” 性能和效率的业务价值
“互联网+” 对IT战略重点影响
传统磁盘存储给业务带来挑战
闪存市场和技术趋势
用户评估闪存技术重点考核因素
闪存保证业务稳定和加速业务创新
“互联网+” 带来的是机会还是挑战
Company Logo
机会?
挑战?
速度和效率决定着数字化经济企业核心竞争力
稳定
安全
市场
响应
利润
增长
优质
客户
商业
智能
IT创造价值的关键
迅捷
创新
活性数据
网上交易
平均交易值:100元
反映时间;3秒-0.3秒
小时交易量:180 – 371
平均交易时间:10小时
每年增长:6800万
低延迟
OLTP
高频交易
1 微妙提升
$100万
历史数据
智能分析
快速响应
OLAP
高并发
5
数字化经济,磁盘成为提高IT效率和业务创新瓶颈
时间
性能
多核
强大处
理器
虚拟服务器
桌面
资源
优化
应用
创新
大数据
分析
IOPs/Spindle
成本/TB
磁盘相对CPU
性能降幅
存储量成本下降
IOPs成本
数字化经济未来就绪IT:业务稳定,加速创新,
持续发展
Company Logo
在线交易处理
业务处理能力
传输和BI
协作和智能决策
应用响应
用户体验
动态扩展
业务发展风险
灵活闪存选择,融合技术平台,集中统一管理
传统存储如何在”互联网+” 成为业务发展创新瓶颈
Company Logo
万亿交易核心系统死机;互联网金融挑战传统银行
电商数据和创新驱动增长,挑战传统零售规模和品牌
启动风暴导致移动办公性能不稳定和扩展成本高
传统存储无法满足BI的ETL和OLTP,OLAP性能需求
应用多元化数据分离限制通过大数据实现业务创新
闪存阵列的市场趋势
数据来源:中桥调研咨询,2015年8月
使用闪存替代15Krpm磁盘的市场趋势
数据来源:中桥调研咨询,2015年8月
65%企业级
用闪存取代15Krpm
成本是限制闪存普及使用最关键因素
数据来源:中桥调研咨询,2015年8月
选择闪存技术的重要评估因素
数据来源:中桥调研咨询,2015年7月
服务器PCIe闪存的市场趋势
数据来源:中桥调研咨询,2015年7月
隆重推出英特尔® 至强™处理器 E7-8800/4800/2800 v2 产品家族
英特尔® 至强™ 处理器 E7 v2 产品家族的优势
内核增加多达 50%,高速缓存增加多达 25%,实现了多达 2 倍的平均性能提升
性能提升
利用新的可靠性功能提高了系统正常运行时间和数据的完整性,这对处理关键业务应用尤为重要
可靠性
功能
最高的内存容量特别适合对数据要求较高的事务密集型工作负载,诸如 ERP、CRM、HPC 和内存数据库系统
最高的内存
容量
更高的可扩展性可帮助我们处理任何工作负载,进而有助于实现更强大的商业智能和分析功能
改进的
可扩展性
一种闪存无法有效解决所有性能问题
Company Logo
不同应用
不同负载
不同阶段
数字化经济需要流动闪存技术
闪存灵活、融合、统一、流动
服务器闪存
应用加速
SLC闪存
闪存层
eMLC闪存
TLC闪存
TLC 3D NAND市场和技术趋势
Company Logo
超高密度
成本下降
TLC 3D NAND
企业用户大数据闪存首选
TLC企业级用量推动TLC占闪存市场比率从40%(2015)上升到65%(2018)
加速闪存普及
性能
成本
企业用不同闪存解决不同工作复杂性能问题
高OLTP
低延迟
分离闪存技术弊端
生命周期使用率
IT集中自动化水平
业务升级扩展效率
工作负载部署管理
应用和数据整合
性价比
高容量
性能提高24倍
跨服务器,磁盘和不同闪存存储分级智能流动
TLC加速闪存取代15Krpm速度
灵活闪存平台,保证业务稳定,加速业务创新
Company Logo
数据库
性能稳定
高可扩展
核心系统
动态加速
虚拟化和
云计算
业务稳定性
应用
多元化
高可扩展
业务
融合创新
大数据分析
物联网
灵活
融合
智能
流动
业务持续
稳定安全
应用驱动
突破创新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