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排除幼儿忧虑 培养健康心理.doc
排除幼儿忧虑 培养健康心理
排除幼儿忧虑 培养健康心理 所谓“分离忧虑”是指幼儿与他所依附的人或最初照顾他的人分离时,所表现出来的忧虑情绪。《幼儿心理学》中指出:消极的情绪会降低活动效率,导致各种消极行为,并对心理活动起破坏、瓦解作用。为了避免这种消极情绪的产生对幼儿心理造成的危害,我主要采取了以下几种方法:
一、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创设和谐的心理环境,避免忧虑的产生。
陈鹤琴说:“大家都知道,幼稚园的环境跟家庭环境是不相同的,因而,当一个小孩来到幼稚园的时候,在他心理上就发生问题了。”确实,孩子从一个原本熟悉的环境来到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离开自己所依恋的亲人,不能满足自己的欲望,这在他心理上很自然的就会产生一种陌生的惧怕的情感。幼儿失去原来的舒适与满意,表现出苦恼的情绪和不安定的行为,也就是本文所说的“分离焦虑”。这种现象在新入园幼儿身上表现尤为突出,而当幼儿后来所面临的环境、事件越来越熟悉,分离的忧虑就越弱,所以在中班后期和大班幼儿身上这种分离忧虑现象较少见。
我们经常看到一些新入园的孩子在刚开学的几天或几周里哭哭闹闹,不愿理睬别人,甚至因为老师把他带进教室离开亲人而用踢、打、咬的方式发泄心中的不满与紧张不安。
那怎样才能使幼儿不依恋原先的照顾者,减轻幼儿的分离忧虑呢?
1、用爱打动幼儿,改变心理状态。
爱是幼儿精神需要中最珍贵的部分,心理研究表明,爱能使幼儿获得安全感、满足感,而剥夺了爱会严重影响幼儿身心发展。幼儿入园的第一天所接触的第一个人就是老师,这第一个人给幼儿留下的印象无疑是最深的。在工作中,我深深体会到教师的爱能使幼儿产生积极的情绪体验,从而能使幼儿尽快适应新环境,消除分离所产生的不安心理。
从多年的工作经验中得出幼儿年龄越小,就越需要得到成人的爱抚。如果老师不爱这些年幼的孩子,他们就无法适应冷漠的幼儿园环境与温馨的家庭环境间的距离,大反差,就会怕上幼儿园,在与亲人分离时产生更多的忧虑。
我在教小班、新中班幼儿时,更注重爱心的投入。在新生来园时,我拉拉他们的小手,抚摸他们的头,微笑着同幼儿道早安,努力与他们亲近,缩短与幼儿心理上的距离,让他们觉得老师可亲,像妈妈一样。我班以前有个男孩名叫巢袆小朋友,是个外地生,他胆子特别小。在军营里每个士兵都爱他、关心他,一下子来到一个陌生的环境,面对那么多完全不同的人,他心理上有很大的压力。我向他的父母了解情况后,知道他能听懂普通话,但要慢慢地说,于是每当他来园时,我就手拉手或抱他用普通话慢慢地安慰他,说一些孩子们感兴趣的事,然后陪他搭积木。在进行各类游戏中带着他玩,比如我做妈妈,他做我的孩子带他去“看病”、“理发”、等。慢慢地,他开始和我说早,能较响亮地在点名时说“到”,有什么要求能对我表达了,并且和旁边的几个小伙伴开始说笑了。而后来园时就不象刚来时那么担心、忧虑了。
老师对幼儿的爱要公正,不能只偏爱那些聪明、漂亮或老实听话的孩子,对相貌、智力平平的幼儿也要付出同等的爱心,不然这些幼儿就会感到自卑、胆怯。
幼儿在离园时也会表现出一种忧虑状态,他们与亲人分别了一天,就盼着大人早上来接他们了。这时候就会看到有的小朋友们总是张望着窗外,有的则围在老师身边问个不停:“老师,我爸爸妈妈怎么还不来接我?”这时候千万不能戏言,“你爸爸妈妈不来接你了,他们不要你啦。”这会使幼儿信以为真的。刚入园的幼儿精神上本来就很紧张、忧虑,老师千万不能再给他们的心理施加压力。我在离园前经常组织幼儿进行一些有趣的游戏,如“听铃声与椅子”,“听铃做动作”,“猜猜谁没了”等游戏,
2、创设和谐的心理环境、消除忧虑。
《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指出:要创设和谐的环境,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所谓平等和谐的环境,是指在这样的环境下,幼儿能够
123下一页 ——感谢阅读这篇文章,..,自由表达自己的见解而不受老师或同伴的驯笑,能够充分表达自己的兴趣和爱好,表现出自己与别人的不同之处。新精神分析学家卡伦·霍妮认为,心理症--源自于某些尚未解决的潜意识冲突中的忧虑,主要是由环境因素造成的,心理症所表现的忧虑,是孤立无助的幼儿采取有效安全的措施而造成的。
我在教育过程中努力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平等、民主地对待幼儿、尊重幼儿。如果一个老师常常以长者自居,力求“师尊”的刻板形象,随便批评、惩罚幼儿都无助于幼儿的身心发展,只会使幼儿与老师产生隔阂,面对教师有一种忧虑情绪。我在进行教学和游戏活动时,每当发现幼儿有不同见解,独创意识就特别高兴,及时地鼓励、表扬这让敢于发表自己独特见解的幼儿树立他们的创造意识。消除有些
幼儿“我这样做老师会批评我吗?小朋友们会笑话我吗?”的顾虑,形成乐观的、积极的对自我的态度和信念。
文档评论(0)